李敏 陳芹 汪洪洋 李璐璐 夏正鳳



摘要:花生是世界范圍內廣泛栽培的油料作物,是21世紀全球最重要的四大油料作物之一,花生在江蘇省更是不可缺少的油料作物。東海縣是花生大縣,常年種植面積在25萬畝左右,是江蘇省花生重點產區,面積和總產量在全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東海縣大力發展秸稈還田、地膜覆蓋技術,花生產量逐年增加,種植面積也隨之增加,加上最近幾年花生價格偏高,農戶種植花生熱情高漲。本試驗以新型花生降解膜、配方肥物化產品為基礎,探討東海縣花生高產增效機制,為東海縣花生高產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花生;東海縣;降解膜;配方肥;高產栽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田位于東海縣農科所試驗基地(石榴街道浦西村),前茬小麥,小麥畝產500kg/667m2,地勢平坦,土壤為沙姜黑土,肥力中上等。試驗前化驗土壤養分為全氮1.21~1.36g/kg,有效磷18.9~22.3mg/kg,速效鉀88.6~112.4mg/kg,有機質18.2~21.4g/kg,pH值6.8。
花生品種為花育22。
1.2? 試驗處理
1.2.1? 降解地膜試驗
試驗設5個處理,分別為A1:DBAT,A2:PLA,A3:PPC,A4:強候耐膜材料,A5:常規對照(ck),普通農膜。
6月2日整地、施肥、起壟,壟距85㎝,壟面45㎝,雙行種植,播種后覆膜。平均種植行距42㎝,穴距18㎝。種植密度8700穴/667m2,每穴點播2粒。
1.2.2? 花生配方肥示范
試驗設3個處理,分別為B1:花生專用配方肥35%(15-8-12),40kg/667m2,全部用作底肥,一次基施;B2:常規施肥處理 45%(15-15-15)40kg/667m2,一次性基施;B3:空白對照(ck),全程不施肥。
6月2日整地、施肥、起壟,壟距85㎝,壟面45㎝,雙行種植。平均種植行距42㎝,穴距18㎝。種植密度8700穴/667m2,每穴點播2粒。
1.3? 田間管理
生長期間進行正常的田間管理,成熟收獲并取樣考種。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2.1? 降解地膜試驗
從表1可以看出:抗倒性和抗旱性之間沒有差異,均表現為中等,在葉斑病和銹病方面,前3個處理均較后2個處理表現較輕,主莖高方面差距不大,最矮的處理較最高的處理相差4.2cm,側枝長方面亦表現差距小,最多差3.4cm,總分枝數之間差距較大,最多相差2.8個,結果支數最多相差2個。
從表2看出:莢果數方面A3處理較對照多40個,飽果重A2處理較對照重99g,籽仁總重方面,A2處理較對照重70g,飽仁重方面,A2處理較對照重59g,百果重從145.12~218.71g,相差72.49g,百仁重從55.92~80.92g,之間相差35.00g,出仁率之間相差9.68%。
從表3看出:A1、A2、A3較對照均增產,且增產達極顯著水平,而A4處理較對照表現減產,說明A4處理不具備推廣價值。
從表4看出:A1、A2、A3處理均能降解,而A4和對照均不能降解,且到成熟收獲期只是達到開裂1期,也不具備推廣意義。
2.2? 配方肥試驗
從表5可以看出:單株有效果數B1處理最多,為24.6個,B3處理最少15.6個,之間相差9個;1kg果數B3處理最多,為452個,B2處理最少406個,之間相差46個;百粒重B1處理最高,為168g,B3處理最低108g,之間相差60g;產量方面,B1處理最高,為446.34kg/667m2,B3處理最低181.96 kg/667m2,之間相差264.38kg/667m2。
3? 小結與討論
3.1? 小結
3.1.1? 降解膜試驗
在農藝性狀和莢果數、飽果重、籽仁總重、飽仁重、百果重從145.12-218.71g,相差72.49g,百仁重、出仁率之間相差不大。
A1、A2、A3較對照均增產,增產達極顯著水平且均能降解,具有推廣價值。而A4處理較對照表現減產且不能降解,說明A4處理不具備推廣價值。
3.1.2? 配方肥試驗
單株有效果數B1處理最多,為24.6個,B3處理最少15.6個,之間相差9個;kg果數B3處理最多,為452個,B2處理最少406個,之間相差46個;百粒重B1處理最高,為168g,B3處理最低108g,之間相差60g;產量方面,B1處理最高,為446.34kg/667m2,B3處理最低181.96 kg/667m2,之間相差264.38kg/667m2。
3.2? 討論
3.2.1? 天氣影響較大
花生生長前期,從6月21日至9月2日,東海縣陰雨天氣較多,溫度、光照較常年明顯不足,低溫寡照,對花生生長和地膜降解產生一定影響。特殊年份對花生產量和地膜降解的影響需要作進一步的研究
3.2.2? 推廣前景路較長
前3個處理降解地膜(A1:DBAT,A2:PLA,A3:PPC)具有推廣價值,新型降解地膜在推廣過程中受到價格、市場占有率、廣告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想要在東海縣推廣開來,需要有一個較長的過程。
3.2.3? 農戶對降解地膜的認識有待提高
廣大對地膜的認識,依然停留在傳統地膜降解難度大,殘留時間長的印象上。長期以來,重使用,輕回收,地膜殘留已成為嚴峻的環境問題,在影響土壤本身的結構的同時,還會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和產量造成不良的影響。對于新型降解地膜的認識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宇,王海新,張鑫,等.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花生栽培上的應用及其降解性能[J].遼寧農業科學,2018(4):13-16.
[2] 劉敏.可生物降解地膜的應用效果及其降解機理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