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要:辣椒是大家生活中時常食用的蔬菜種類,伴隨棚室蔬菜種植的逐步發展,辣椒種植面積逐漸擴大,辣椒的經濟效益及其生產量獲得較大程度提升。鑒于溫室蔬菜種植的逐步發展,辣椒病蟲害發病率也隨之增多,栽培技術也越來越規范。為此,文中就辣椒設施栽培技術實施具體分析,確保辣椒種植的良性、持久發展,符合廣大辣椒種植戶需求。
關鍵詞:辣椒;設施;栽培技術
辣椒屬于茄科類蔬菜,備受大家認可。辣椒是主要的經濟作物,辣椒適宜在土壤肥沃、氣候涼爽、土層深厚、陽光充足、晝夜溫差較大地域生長。辣椒食用范圍很寬泛,在國際市場及我國北方市場銷量前景不錯。
1? 育苗
1.1? 選擇播種期
辣椒在播種期選擇上,首先需要按照當地氣侯狀況、栽培模式、品種特性、栽培設施、育苗辦法等實際狀況來確立。
1.2? 育苗辦法
一般育苗是在播種前把苗床實施整頓,苗床上需鋪5cm左右厚度的營養土,將水澆足,而后實施撒播。播種后需覆蓋1cm厚的疏松營養土,應用溫室或大棚內構建小拱棚育苗。
1.3? 苗期管理
首先,在種子播種后7d左右,正是幼苗在拱土期間,需從苗床一頭揭去覆蓋物;其次,當辣椒苗有3個真葉時需隨時實施分苗處理,每個營養缽均需留一顆苗。在分苗時需選在晴天操作,一邊栽一邊澆水,倘若分苗過程中天氣呈現溫度過高狀況時,需適當遮陽降溫。或者利用小拱實施5d左右的棚覆蓋保溫,要令棚內溫度持續在28℃最為適宜[1]。分苗后地溫應確保在18℃以上,日溫需求應達到25℃,以此有利于緩苗。
2? 溫度管理
辣椒適合生長在25℃左右環境下,高于36℃或低于15℃對辣椒生長十分不利。辣椒出苗前,夜晚溫度應控制在13℃左右,白天溫度應控制l5℃左右最為適宜。待有七成辣椒苗出土時需揭去覆蓋物。若中午溫度發生變化時應控制好棚內溫度與濕度,以免辣椒苗有燒苗狀況出現。在出苗中,3~5d內夜晚溫度需控制在19℃,白天溫度需控制在28℃,若地溫迅速提升會影響辣椒幼苗發根;待五天過,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6℃左右,晚間需控制在16℃。另外,應高度關注通風問題。通風降溫時,對溫度也有要求,白天不得超30℃,以24~27℃為宜,夜間需以l7~24℃為宜。若溫度呈現穩定上升趨勢,夜間可不蓋草連。室外最低溫度達到15℃以上時,應掀開棚膜,晝夜通風定植后要閉棚5d,以此提升棚溫。等到幼苗成活后,需要根據天氣狀況按時給棚內通風換氣。辣椒在開花結果時期時,應多揭膜強化通風量,通過風力幫助辣椒花粉傳播,待棚外溫度持續在25℃以上時,需以把棚膜全掀開,以此推動花粉傳播及降低棚內溫度,提高座果率[2]。每次花前為了提升授粉質量需噴施適量微肥,以此促使細胞分裂,端正果型,降低果子畸形率。
3? 定植
首先,起壟、鋪管及蓋膜。起壟壟高需在20~30cm間、壟寬需在60~80cm間、廂溝寬53~60cm、廂溝深20~30cm,廂面的土壤應呈現疏松平整狀態、略為北高南低。另外,也可在廂上鋪設并固定1道或2道塑料滴灌軟管,再用厚度為>0.01mm的地膜覆蓋壓嚴。
然后,整地施肥。定植前一個月時間,需清理棚內之前余留下的枯葉或雜物,并進行深翻地,棚子周圍需破溝或開溝,待到整頓完好后,需以閉棚高溫滅菌10d左右時間。其中可采用過氧化物類或含氯類消毒劑加以消毒。比如: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過氧乙酸、二氧化氯等消毒液[3]。另外,在深翻地前需施加適量農家肥,需施加1500~2500kg/667m2熟糞肥,同時也需加750~2250kg/667m2腐殖酸,加25~30kg/667m2三元素復合肥,此外還要施加適量的氮磷鉀肥,以作基肥。
最后,定植辦法。在定植中需在苗對應的膜上打孔,澆定根水,之后利用細土將定植孔封好。
4? 病蟲害防治
辣椒在綜合生育成長過程中,病蟲害呈現的種類很多,如:蚜蟲、煙青蟲、病毒病、炭疽病、軟腐病等。根據相應病蟲害給予相應干預,如:針對軟腐病,可用一定濃度的農用鏈霉素加以防治;針對煙青蟲病,需用一定濃度的阿維菌素加以防治等等。
5? 辣椒栽培技術運用的作用
辣椒作為一種備受大眾愛戴的食材,它能夠助消化、增進食欲、開胃健脾,附有超高營養價值。另外,辣椒也是一種重要醫藥用品,附有祛風散寒及舒血活絡作用。所以,辣椒目前在市場上應求量逐步擴增。而根據辣椒辛辣程度能把辣椒分為辛辣和微辣兩種。鑒于這兩種辣椒栽培種植模式附有較大區別。因此,我們在栽培時,應采用不同栽培技術進行種植[4]。所以,為了科學提高辣椒產量,擴大辣椒種植規模,應采用高效的辣椒栽培技術,以此推動辣椒種植業迅速持久發展,擴大辣椒種植戶經濟效益。
6? 結語
在辣椒種植中,合理采用栽培技術,能高效提升辣椒早上市時間,提高辣椒質量及產量,讓廣大種植戶有較大收益。所以,在棚室中有效實施辣椒栽培技術,是一項真實可行的前衛技術,有助于辣椒增產增收。為此,合理運用辣椒栽培技術,可為廣大種植戶有效杜絕病蟲害危害,達到增產增收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奕.辣椒新品種37-89設施大棚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熱作科技,2020,45(1):33-34.
[2] 張雙雙.棗莊地區設施辣椒秋延遲豐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模式[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20,32(5):79-80.
[3] 徐建光,李曦陽,徐少鋒.張家港地區設施辣椒綠色高效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20(5):44-45.
[4] 王秋君,郭德杰,馬艷,等.不同化肥減施技術對設施辣椒產量及養分吸收利用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20,36(17):9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