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阿卜杜克熱木
摘要:在當前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的安全監督管理已經成為杜絕安全隱患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深入分析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再對安全監督管理的強化措施進行分析,提出了堅持服務創新、做好安全宣傳等措施。
關鍵詞: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措施
0? 引言
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其發展水平對國家與社會的穩定產生直接影響,在我國現代化農業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下,我國農業機械化生產水平不斷提升,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是透過農業繁榮的背后,依然可以發現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中存在諸多不足,值得關注。
1? 農業機械生產安全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農機安全管理基礎薄弱
現階段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機安全問題,并推出了一系列農業機械安全技術檢驗條例,但是對于廣大農戶而言,部分檢驗條例的門檻過高,農機在檢測過程中難以達到標準,最終導致農機手喪失了年檢的積極性,這是造成地區農業機械年檢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同時對于廣大基層而言,在農業機械管理中也存在設備性能不達標的問題,年檢率下降,更多的安全監督管理是依靠手摸、眼看等基礎形式進行的,難以真正識別農機存在的安全隱患。
1.2? 農機安全生產觀念滯后
目前農村地區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為老年人,此類人群的安全意識淡薄,再加之留守青壯年的大量流失,老年人缺乏有效接收農機安全信息的渠道,在使用農機時缺乏自我管理意識,危險操作的情況時有發生。同時,農業生產具有鮮明的季節性,在農忙季節,大部分農機手以高負荷的狀態參與農業生產,疲勞駕駛嚴重。也有研究認為,結合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而言,功率大、價格低廉的農機往往對農戶的吸引力很大,但是這些設備的性能與安全技術難以得到保障;部分農機手認為農機就是自家農具,不需要辦理駕駛證[1]。
2? 農業機械生產安全監督管理的開展對策分析
2.1? 強化農業機械管理服務模式創新
目前各地區應積極開展誠信服務模式,在黨中央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加快市縣村三級服務模式的構建,強化上級農機管理部門的輻射作用,最終推動整個地區的農機服務模式變革。
在實施階段,應該“三點法”(全員蹲點、專家指點與團隊建點)與地區的“平安農機”活動結合在一起,實現對當前服務模式的創新。在該模式的基礎上,以農村為單位完善農機服務制度,針對農機安全事故頻發的地區由行業專家直接掛鉤負責指導與技術援助。農技站工作人員掛鉤到合作社、農村實施蹲點服務,保證每月的服務時間大于10d;針對地區農機安全管理效果理想的家庭農場、農機合作社等建立示范區域,并通過營造農機安全文化、完善農業機械安全管理制度等方法進行創新,強化地區的安全示范作用,強化農機安全管理的輻射效果。
同時要進一步優化農機安全窗口服務模式,工作人員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落實“一次告知、兩次辦結、三次上門”的服務模式,通過集約化工作模式提高效率,并且考慮到農機手的特殊需求,可考慮在節假日等時期提供服務。
2.2? 做好安全宣傳
實現農機生產安全管理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農機手的傳統觀念,使其能夠樹立正確的安全使用農機的觀念,這樣才能有效的實現安全生產目的。而考慮到農村地區的農機手普遍存在受教育時間短、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差等,因此在安全宣教中,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1)全面開展針對農機問題的“安全生產咨詢日”活動,以村為單位,在農閑時期開展多樣化的農機安全文化活動,積極推廣農機生產安全操作知識,介紹農機操作的注意事項、農機維護保養的小技巧等。(2)在安全宣傳中,工作人員合理利用農機生產的典型安全事故進行警示教育,并詳細闡述農機安檢工作對于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的重要意義。(3)配合上級部門開展的“送檢下鄉”活動,現場為農機手提供農機保養的相關資料;通過集體宣教法,利用微視頻播放與農機安全使用有關的資料,相關人員之間簽訂責任書與承諾書,將農機安全生產理念落到實處。
2.3? 強化農機隱患排查與整治工作
為切實貫徹安全生產目標,需要針對農機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進行管理,其中農機安全檢查的主要時間段可集中在夏秋兩個季節,分別為5-6月、10-11月,將上述時間段作為預防安全事故發生的關鍵時期,重點檢查可能引起農機安全事故的危險操作行為,通過橫向推進安全檢查工作,做到事無巨細,擴大農機檢查的覆蓋面[2]。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與考核的檢驗程序,確保全體農機手具有操作農機、發現農機潛在安全隱患的能力,這是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有效措施;落實本地區農機登記政策,詳細記錄每臺農機的購買、使用、擁有者以及日常保養情況,對于保養不及時的農機手可通過電話提醒。
3? 結語
農用機械的安全管理對當地農業發展產生直接影響,所以為了能夠有效降低相關安全事件的發生率,則需要相關人員正視本地區農機安全管理現狀,完善管理制度,強化宣傳,最終為保障農機手安全、推動農業生產穩步進行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昌日.鄉鎮農業機械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3):163,165.
[2] 陳智保.現農村農業機械作業安全事故問題探究[J].湖北農機化,2019(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