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宏 張青蓮
摘要:森林資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對社會經濟環境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林業經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壯大,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會由于利用不當而對森林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對林業資源造成嚴重的破壞,嚴重制約了我國森林資源和林業經濟的經營與發展。近些年來,隨著自然環境問題的不斷增加,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社會各界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國家也制定了相關政策,加強恢復和保護森林資源,推動實現森林可持續發展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針對這一問題,探討森林可持續經營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意義,以及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森林可持續經營;林業可持續發展;重要性;措施
1? 森林可持續經營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1.1? 森林可持續經營
森林可持續經營主要是保證森林資源再生能力和產能的情況下,協調發展生態環境和社會效益的同時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想要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就需要在保證森林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運用科學的經營管理方法提高森林資源的自我調節能力和生產能力,避免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滿足社會發展進程中對森林資源的需求。
1.2? 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林業資源在發展進程中具有多個方面的作用和效益,就經濟效益而言,為了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強化林業資源的優化配置,發展經濟林,生態林和功能林的同時也要加強彼此之間的協同發展,加強建立良好的林業資源生態體系,保證林業資源的產能可以滿足社會發展過程中對其的需求。就生態效益而言,需要充分考慮林造林地和周圍環境,在維護原有林業生態系統平衡的情況下,促進構建發展林業資源,提高林業資源的產量,充分滿足社會發展對林木產品的需求。就社會效益而言,需要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前提下發展林業資源,避免為了追求林業的發展而破壞自然環境,影響人類生活質量。
1.3? 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林木產品被廣泛應用于城市化建設和社會工業化發展進程中,其中部分企業或個人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而嚴重砍伐深藍資源,導致森林資源不斷減少,產生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現象,違背社會發展可持續戰略。森林資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保護自然環境和促進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對森林資源的利用已超出其所承受能力,將可能引發多種自然災害,如,沙塵暴或泥石流等等,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其次,森林資源中的多種植被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有效抑制溫室效應的同時為人類生存提供充足的氧氣,森林中的樹木也可以阻礙聲音的傳播,降低噪音污染。第三,森林資源對洪澇災害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降水量過大使森林資源可以吸收雨水,有效預防洪水災害,利用自身作用促進水分的循環,改善空氣濕度。最后,森林資源可以為動植物提供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
2? 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2.1? 構建完善的林業管理體系
為了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對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進行約束。《森林法》及相關條例構建,為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但是在實際的實施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需要改善的部分。因此,需要家庭建立完善的林業管理體系,通過多種方式強化林業相關工作人員的思想認識和專業技術水平,使其充分認識到森林資源遭到破壞后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危害,以及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提升林業工作人員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更有效的推進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林業相關部門也應該對森林資源的功能價值及潛在能力進行深入挖掘,進一步研究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傳統的森林經營方式可能存在的問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經營策略,從而促進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重視林業生態效益
森林資源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都是非常重要的,彼此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當過于重視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效益時,將會導致森林資源經營不合理現象。所以,在進行森林經營時,要協調統一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生態效益的同時獲取經濟效益,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另外,也需要不斷調整優化林業經濟結構,使林業生產經營充分滿足當前市場發展需求,加強用于工業方面的林業管理,重視開發林木新產品和新技術,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業和花卉產業,以及區域的優勢林業產品,拓展林業經濟增長渠道,增加林業產品的市場份額。
2.3? 不重視林業科學技術的應用
想要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業可持續發展,首先,需要加強應用林業科學技術,轉變傳統林業經營管理模式,運用新的林業經營和發展理念,不斷優化創新林業經營方式和模式,使其滿足當前社會發展對林木產品的需求,從而推動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業可持續發展。其次,以我國的基本國情為基礎,客觀分析我國林業經營管理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運用先進的林業科學技術優勢和節約型發展模式,促進實現科技興林,加強優化利用森林資源,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最后,可以運用林業科學技術建立動態監測系統,對森林資源的經營發展動態進行監測,確保對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可超出其所能承受的范圍,并且可以及時解決在森林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促進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學軍.森林可持續經營與林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20,11(3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