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霽虹
摘要:語文老師要善于引導孩子把所學語文知識、能力運用到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去,做到學用結合,在活動中育人。那么如何踐行語文學科活動育人,促進孩子身心成長呢?我將從以下入手。
關鍵詞:語文活動育人;身心成長;語文知識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406
一、問題提出
小學四年級學生自我意識增強,很有主見性,不喜歡束縛,缺乏主動性、自律性動力不足。孩子課堂表達、語言建構和生活語文的脫節現象比較嚴重,語文教學實踐化不足、尤其是語文生活對學生的吸引力下降,這些現象引起我的思考。
二、策略與路徑
溫儒敏教授:“立德樹人、整體滲透,潤物無聲。”作為語文老師不僅要教書育人,要強調“心中有人”的教育,堅持“兒童立場”,培育孩子熱愛語文的情感,在語文思維,良好習慣,表達和傾聽,合作交流等方面得全面開花。作為老師要善于引導孩子把所學語文知識、能力運用到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去,做到學用結合。
(一)聽——在傾聽中明德
作為語文學科,重在積累和應用。除了基本課外閱讀紙質書外,為了讓孩子減少看屏幕時間,我選擇“聽書”形式。在“喜馬拉雅音頻”上先聽為快,篩選音質清晰、有趣的免費音頻推送給孩子們聽。四上《中國神話故事》熱情地贊揚和歌頌真、善、美,閃耀著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它告訴孩子分辨是否曲直,辨別黑白真偽。孩子們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感染,耳濡目染,打開想象豐富的翅膀,對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很好引領作用。為孩子整書閱讀起到引導作用,讓更多孩子養成閱讀整書奠定基礎。
(二)說——在表達中鍛煉
課堂教學是主陣地,利用語文課堂充分調動孩子發言積極性,鼓勵主動思考,增加展示機會,考慮到有的孩子性格內斂含蓄害羞,不愛表達。按照大組順序一一進行表達,多多給機會,稍有進步就大力鼓勵,對于經常回答問題的孩子則不一樣的要求,表達不僅要清楚,還要說得具體生動。
(三)讀——在閱讀中沉淀
提倡學生每天課外閱讀至少半小時,根據四上“快樂讀書吧”要求,閱讀《世界經典神話與傳說故事》《中國神話故事》,神奇的想象,神話人物個性鮮明、非凡神力,夸張離奇的情節,故事性強,充滿神秘和好奇心,引起閱讀興趣,調動積極性。從盤古、精衛、女媧等主人公中,認識到了神話人物勇于獻身、迎難而上、堅韌執著、責任擔當、善良勇敢、無私奉獻等精神品質,受到精神品質感染,向善而生,這些滿滿的正能量油然而生。
(四)寫——在筆墨中習德
語文課標指出: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根據語文學科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滲透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在國慶、中秋雙節同慶之際布置手抄報,通過了解國慶的由來,集中開展愛黨愛國、民族團結的教育。中秋小報引導學生了解中秋節優秀傳統文化,歷史、發展、習俗活動,潛移默化加強對傳統文化喜愛,增強傳統節日的體驗感和文化感。
(五)畫——在繪畫中綻放
在“安全在我心中”繪畫比賽中,以“消除事故隱患,筑牢安全防線”為主題,在美術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下,孩子們用手中的筆,創作反映居家安全、消防安全、應急救援等生活中有關安全的美術作品。為了厲行節儉,崇尚節約,大家完成“小手拉大手,厲行節約我帶頭”光盤行動。倡導家長和孩子一起踐行光盤行動通過照片分享傳播。養成勤儉節約、低碳環保、自覺勞動的習慣,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六)編——在編寫中暢想
依托教材四上第四單元神話單元中《女媧補天》,展開豐富的聯想編故事,課文第四段只用了一句話講女媧揀石的過程:女媧先從各地揀來赤、青、黃、白、黑五種顏色的石頭,燃起神火熔煉。寥寥數筆,留給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搭建創編支架,展開豐富聯想編故事。在故事暢想和創編中享受作為小作家的自豪和樂趣。女媧之所以讓世世代代的人懷念,是她勇敢善良、不畏艱難、甘于奉獻的精神品質,費盡心思為人類造福,告訴孩子在逆境中成長,在困難中迎難而上,讓孩子們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毅力克服。
(七)演——在表演中悟德
十月的隊會主題《寬容》,我班利用升旗儀式時間承辦《寬容也是一種美》,用《三尺巷》故事改編課本劇,讓孩子演一演,在一次次排練中、嘗試中體驗到當小演員的樂趣。正式演出,孩子們穿上古裝像模像樣地表演,聲情并茂朗誦,“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通過一次次活動讓我國的傳統美德,謙讓、禮儀、寬容、大度、尊重等品質發揚光大,對學生來說,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和責任擔當。
(八)講——在演講中倡德
閱讀節即將來臨,提前組織學生積極準備,在班級初講,推薦優秀孩子到年級演講抗疫英雄故事。通過演講故事,關于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孩子們牢牢記住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抗疫英雄的故事,醫生、護士以及各行各業平凡普通的人,講著講著,孩子們的眼睛濕潤了,心里涌起了無數的感慨,對英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表示“謝謝抗疫的英雄們,向你們致敬!”
語文學科活動育人,旨在讓孩子提高學習語文的樂趣,在學中體驗、在玩中育人,在活動中學習知識能力、傳統文化、思想教育等。快樂學語文,用語文。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努力踐行語文活動育人,關注學生身心成長。
參考文獻
[1]溫儒敏.語文課改讀書為本[R].小學生語文,2019(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