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結合人教版版初中英語《Go for it!》八年級下冊8單元的閱讀活動課為教學實例,探究怎樣培養初中生的自主預習學習能力。筆者認為教師應通過對文本材料的解讀和思維導圖的滲透,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及課后的讀后任務,將預習檢測訓練貫穿整個課堂,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預習學習能力。
關鍵詞:閱讀活動課;自主預習學習能力;文本解讀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444
本課例選自彭州市嘉祥外國語學校組內的一節英語研討課,授課時長為40分鐘。這堂課由于是研討課,所以大家都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本課例授課教師為汪欣老師。
下面我就以人教版八下第八單元Section B 2b A Country Music Song Changed Her Life Forever 為案例。
本篇文章主要講少年的Sarah不顧家人的反對去異國他鄉求學,五年后她無意中聽到一首叫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的一首country music,勾起了她對家鄉的無限思念之情。然后作者對鄉村音樂的又做了進一步介紹,并闡釋了她喜歡country music的原因。這樣的一篇文章,我用來讓學生預習,并做了一個文本分析。
以下是文本和學生做的文本分析:
一、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新標準初中英語《Go for it!》八年級(下) Unit 8 Have you ever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的閱讀材料A country Music song Changed Her Life Forever。本模塊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留學生Sarah在海外的留學生生活,無意中聽到一首歌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激起了女孩思念自己的家鄉之情,最后引發學生對鄉村音樂的熱愛以及對自己偶像的崇敬情懷,從而培養孩子們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基于對文本的解讀,筆者認為A country Music song Changed Her Life Forever閱讀文本是充分適合八年級上學生用以培養能力,發散思維的閱讀材料。理由如下:
1.閱讀文本結構清晰,線索分明,從叛逆女孩Sarah五年前不顧家人的反對去異國他鄉留學,她無意中聽到一首叫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的一首country music,勾起了她對家鄉的無限思念之情。后來對鄉村音樂的熱愛和對偶像的崇拜,揭示青少年對自己的喜好有更清晰地認識。
2. 本課是一個閱讀活動課,學生已經基本了解了文本內容,做了文本分析之后以及讀后的活動能讓學生有更廣更深的思維提升。
3. 文本話題是 country music,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能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
4. 布魯姆創立的認知目標分類理論把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分成識記、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六個類別,其中分析、評價和創造是高階思維(洛 林·安德森2009)。八年級二班的學生們對country music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并有已知的知識儲備,學生能根據語言材料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并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同時進行實時并且恰當的課堂生成。
(二)學情分析
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 (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中語言技能、語言知識和情感態度的分級要求,初中學生至少應基本理解語言材料的內容,對教師提問能有自己的思考并積極表現。本課的授課對象是成都市一所外國語學校在校的八年級學生英語基礎良好,由于筆者是本班英語教師,經過一年多的磨合師生關系融洽,因此已經充分盡管筆者充分了解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課堂表現。如何讓學生們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更加積極思考,并充分參與到每一個課堂活動中成為了筆者的一個設計難題。
二、教學目標
基于對閱讀材料和學情的分析,本課結合布魯姆的認知目標以培養學生預測分析、推理判斷以及結合實際進行評價為主,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能夠充分了解女孩Sarah通過country music的巨大改變,并能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復述。
2. 能夠通過課堂活動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更清楚的知道country music的精髓,反映出當時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反而對good old days 的懷念之情,對自由,對大自然,對純粹的感情的向往和美好回憶。
3. 能夠通過討論和對于文本的研究更清楚地知道Sarah對偶像的追隨和崇拜都是很理智的,望其他青少年也是如此,像自己的偶像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最后對自己人生的思考,自己以后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三、教學設計思路
(一)從學生已知的話題入手
由于學生們對于音樂的熱愛,筆者從“Let's enjoy a song”引入學生的興趣。通過同學們對文本材料的分析,學生會根據 “country music”這個問題進行頭腦風暴,自由回答,通過總結學生們的回答引導學生們從回顧已知的知識到讀后深度思考的過渡。
(二)以思維導圖為主要手段,貫穿整個閱讀活動課的過程
閱讀活動課側重post-reading學生的生成部分,在讀后的整個過程中,筆者激發學生們以熟悉地自發理解文本為基礎,通過思考、推理、有依據的判斷去總結問題。并依據學生們自己總結的思維導圖和結構框架來介紹其他的作者意圖,達到文本知識深入理解的效果。
(三)以當今美國的現代歌曲主要是關于金錢和成功的主題,而不是集體的創作現象引發學生個體的思考。而country music卻是帶給大家自由,單純的情感和和諧的人物關系的感情寄托。
四、教學過程
Step 1: Lead-in
【設計意圖】由于是公開課學生們會有一些緊張感,教師通過一首名叫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的country music直接引入新課,教師直接自然地引入鄉村音樂對Sarah的生活的影響,以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們的興趣,這樣學生就可以說出鄉村音樂對海外留學生的改變,以及鄉村音樂的背景知識。詳見下圖:
師生對話如下:
T1:After listening to the song, I know all of you have a lot of things about this song to share.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is song?
S1: It is a piece of country music.
S2:The name of the song is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 John Denver sang this song.
...
T: Anything more? It might be a little difficult to talk about its background . Why do people love country music?
S3: To express their homesickness.People love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the countryside.
S4: Also, it changed a girl’s life forever.
T:All right, who can tell me the country music how to change the girl’s life(in what ways)?
S5: We can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get the answers.
T: OK.Please do it by yourself.
Step 2: Reading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們在教師的幫助下已總結出鄉村音樂的背景知識。于是筆者設計出讀文本的活動——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篇章標題、圖片和關鍵詞等信息,預測和理解篇章的主要內容,通過快速瀏覽理解篇章大意,通過掃讀獲取篇章具體信息。
教師指令如下:
T:Let's read the title and what we can learn.According to the picture,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
Let’s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get the details about Sarah’s changes. And make a summary.
Step 3: Group-work
【設計意圖】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五級閱讀能力包括學生對文本的合理拓展能力,知識的遷移能力(教育部2012)。這種讀后活動形式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水平特別是口語表達和邏輯思維。因此筆者設計一個小組合作作為閱讀活動課的核心活動之一。根據布魯姆創立的認知目標分類理論,其中分析、評價和創造是高階思維(洛 林·安德森2009)。為培養初中生的高階思維能力,筆者在文本的二次分析后引導學生們以小組自主合作的形式進行知識的遷移應用,合作探究創造出小組特色的report。
教師指令如下:
T: In our society, people are nowadays crazy about making money and being eager to succeed,so modern songs are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money and success.But country music is different from those.Country music brings us back to the “good old days”when people are kind to each other.It reminds us that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laughter,friends,family,the beauty of the nature and the countryside.So Sarah changed a lot by listening to country music.
Questions:1.Is there anything that has changed you? 2.What is it?
3.How has it changed you?
Now work in pairs for 8 minutes.
Step 4:Homework
【設計意圖】家庭作業是最后一個閱讀活動,一是筆者讓學生們寫一個對本篇文章的不超過100詞的總結,通過高度的概括能力,根據布魯姆創立的認知目標分類整理理論,最后呈現英語輸出的另一個有效形式——寫作。二是筆者讓孩子們學一首英語歌曲,陶冶他們的情操,有持久的英語學習動力,堅持不懈,創造和把握多種機會練習和運用英語。擁有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愿望。
教師指令如下
T: Today’s homework is our last task.First,write a summary of the article no more than 100 words. Second,learn a song you like.
五、教學反思
本堂課有效地實現了擬定的教學目標,是一堂較為成功的閱讀活動課,閱讀活動設計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合理有效。
(一)教學主線明確,環節緊湊
這堂閱讀活動課的課堂線索清晰、明確,沒有多余的無效環節,時間安排合理,直接從一首歌曲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引入開始,到與孩子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打開學生思路,整堂課的活動設計都緊緊圍繞異國求學,思念家鄉這個主題展開并且有序地進行,內容貫穿始終。
(二)學生深度思考,積極回答問題
從引入主題開始,學生的參與度非常高。無論是group-work 還是回答問題,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生之間既有獨立自主的思考發言也有和諧互助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引發了孩子們對家鄉,乃至對國家如何熱愛的思考,培養了孩子們的高度愛國情懷。
(三)任務設計貼近實際
閱讀活動課提供了八年級學生們小組討論和團隊合作的機會,青春期的孩子們自我意識比較高,小組活動能幫助他們進行團體意識的培養。同時本堂課上除了文本的解讀外還引入了自身經歷的討論,是一堂以學生輸出為主的閱讀活動課,不僅培養了學生們的英語知識也激發了其高階思維能力。
(四)不足及待改進的方面
如果每一個教師都能有意識地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尋找機會,為學生提供高階思維訓練,為學生的語言輸出提供各種機會,并在閱讀技巧上給予總結和指導,那么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的培養就能真正地提高。因此,筆者不僅在研討課上,更重要的是在接下來的日常教學中應該把培養初中生高階思維的工作做到細化在每一節課,每一篇文本解讀中。
同學們對文本分析的收獲與反思:
S1:文本分析好在可以提高我們對閱讀的總結能力,有利于我們做表格題時總結更精確,更快速的抓到重點,但是分析太短,或者太簡單的文章就達不到提高作用,所以我認為有選擇的做文本分析一定會提高很大的!
S2:好處:可以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可以對文章的文本進行較快的掌握以便使用對應的方法、對故事邏輯有一個清晰的把握。我不認同很多同學認為文本分析的浪費時間的觀點,我覺得文本分析只是一個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并不是用來精讀文章的,我建議以概括的形式完成文本分析,時間控制在十到十五分鐘,沒有必要做很久。
S3:好處:是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大意,做主旨內容概括題和表格題時更容易選出答案,不好在于費時費力;其實文本分析主要鍛煉的是我們英語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這樣做考試中的閱讀題就不手忙腳亂,而就會冷靜分析,答案自然就出來了。缺點:但是文本分析比較費時間,這是我最大的感受。
可能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我們要做45到50分鐘左右。
S4:好處有一個很明顯啊,就是背課文比以前要流暢一些了,也不那么容易忘記了。
S5:我覺得可以更好培養我們抓住文章主旨、中心的能力,還有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
S6:我覺得這個文本分析就是剛開始做的時候,做得比較認真,也蠻有用的,然后做到后來呢,雖然說還是按照那個格式再一步一步做,但是就是就不是那么認真了,對我們理解文章還是很有用的,對我個人而言呢,可能會有一點松懈,不像以前做的那么好,理解也沒那么深刻了。
S7:我覺得文本分析的好處就是能夠很好的把文章的結構和重點都歸納出來,讓我們能更好的來理解文章,然后不好的就是有些時候文章長一點,可能會有一些費時,就可能沒有太多時間來做其他作業了。
基于同學們的反饋,筆者深刻地意識到老師自己認為再好的方法也需要孩子們去有效的實施,如果使用不當反而會給他們增加困惑和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在接下來的教學中,筆者會更加注意同學們的反饋,經常與同學們溝通交流,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所以筆者想以文本分析作為他們的預習作業之一。因為預習作為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培養方式之一,在近年來得到了普遍關注。
由于英語教材的變化,現在大多數語篇集文字、圖表、符號為一體的多模態語篇,導致老師們教英語的方式方法也要隨之而變化,但很多老師對教學中使用的語篇沒有全面的分析,導致教學活動設計欠合理。
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筆者還要繼續研究語篇分析,并落實到教學中,更好的服務于自己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我們每個單元也按照微視培的要求自制課件,里面對文本的解讀也很到位,筆者也學到了很多,關于標題的解讀,以及讓學生觀察圖片,并對文本進行猜測大意等教學活動都有體現。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1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2 年版) [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教育部.2017.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洛林·安德森.2009 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M].蔣小平, 張琴美,羅晶晶,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Jim Scrivener(英).學會教學:英語教學必備指南(第三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5]葛炳芳 等 著 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閱讀素養與綜合視野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