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昕,朱洪文,魏 偉,譚長樂,蔡建華
(江蘇豐慶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0014)
靈谷糯1號是江蘇豐慶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用常糯1號[1]通過60Co-γ輻射誘變選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種。2020年通過江蘇省品種審定(審定編號:蘇審稻2020054)。2020年,參加安徽省引種試驗,表現突出,2021年即將被安徽省引種認定。
靈谷糯1號是通過60Co-γ射線輻射誘變選育而成。2010年春,通過輻射常糯1號,種植群體1 500株,選擇優良單株125株。2010年冬于海南加代,并從中選取單株5株,分別編號為CJ61、CJ62、CJ63、CJ64、CJ65。2011年F3單本栽插,選出單株35株,編號G576—G610。2012年在當地單株栽插,繼續選擇優良株系,結合室內考種,剔除穩定性差、灌漿速度慢、綜合抗性差的株系,保留編號G578、G581、G600 3個優良株系。2012年冬海南加代,重點觀察其適應性、豐產性品系,其中G600表現比較突出。2013年將優良品系進入品種鑒定圃,G600表現對稻瘟病抗性較好。2014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武運粳23為對照,靈谷糯1號的豐產性、抗病性優于對照品種。2015年在江蘇早熟晚粳稻區進行多點比較試驗,產量比對照增產5.2%。2016年,參加昆山科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牽頭組織的聯合體品種比較試驗。2017—2018年,參加江蘇豐慶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組織的自主區域試驗。2019年參加生產試驗和品種豐產示范試驗。其選育經過見圖1。2020年通過江蘇省品種審定,審定編號為蘇審稻2020054。

圖1 靈谷糯1號選育系譜
2017—2018年參加江蘇豐慶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區域試驗,由表1可知,2017年平均產量為705.25 kg/667 m2,比對照武運粳23增產11.15%;2018年平均產量為681.65 kg/667 m2,比對照武運粳23增產10.00%;2年區試平均產量為693.45 kg/667 m2,比對照平均增產10.58%,增產點次率100.00%。2019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產量為696.91 kg/667 m2,比對照武運粳23增產7.70%。同時,該品種分別在江蘇金壇、丹陽、南京、江陰、泰州高港等地進行了品種豐產示范試驗。經專家組對金壇、丹陽和泰州高港3個點實地收割稱質量驗收,產量分別達766.60、671.90、659.90 kg/667 m2,3個百畝示范方平均產量699.47 kg/667 m2。

表1 靈谷糯1號產量表現
靈谷糯1號系早熟晚粳糯稻品種,適宜沿江及蘇南稻區種植,全生育期160.0~164.5 d,與對照武運粳23相仿。靈谷糯1號的株高為100~103 cm,苗期生長旺盛,分蘗性較強,葉色中綠,劍葉短挺,莖稈粗壯,抗倒性好;有效穗22.13萬個/667 m2,成穗率達71.42%,總粒數139.62粒/穗,結實率93.46%,千粒質量27.38 g。抽穗后灌漿速度快,穗層整齊,結實率高,熟相好。
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該品種稻瘟病綜合指數2.50,穗頸瘟損失率2.1%,病級1,抗稻瘟病;白葉枯5級,中感白葉枯?。∕S);抗紋枯病,中感條紋葉枯?。ū?)。

表2 靈谷糯1號的抗性表現
經農業農村部質量監督檢驗檢測中心分析,靈谷糯1號米質表現為:出糙率86.0%,精米率76.2%,整精米率64.4%,長寬比1.8,膠稠度100 mm,直鏈淀粉含量1.4%,堿消值6.5,品質達到農業行業《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3級。
靈谷糯1號適宜播種期為5月中下旬,機插秧在5月下旬播種。濕潤育秧的播量為25~30 kg/667 m2,旱育秧的播量為30~35 kg/667 m2,大田用種量為4 kg/667 m2。秧田施足基肥,1葉1心期施好斷奶肥,移栽前3~7 d施好出嫁肥,以培育適齡多蘗壯秧。
一般6月上中旬移栽。濕潤育秧秧齡控制在25~30 d,旱秧秧齡控制在25 d,機插秧秧齡在18~20 d。人工移栽行距25 cm,株距15 cm,栽插密度為1.8萬~2.0萬穴/667 m2,基本苗6萬~8萬株/667 m2;機插秧栽插密度為1.8萬穴/667 m2,每穴3~4粒谷苗。
大田堅持前重、中控、后補的原則,一般施純氮18~20 kg/667 m2,氮、磷、鉀配合施用(N、P2O5、K2O質量比為1∶0.5∶0.8),基肥、分蘗肥、穗肥質量比為6∶2∶2。淺水插秧,寸水活棵,簿水促蘗,夠苗擱田,孕穗揚花期保持淺水層,后期干濕交替,收割前1周斷水[2-3]。
播前浸種防治惡苗病和干尖線蟲病[4-5],秧田期防治灰飛虱、稻薊馬,中后期防治紋枯病、螟蟲、稻飛虱、稻瘟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