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濤
(渭源縣人民醫院檢驗科,甘肅 定西 748200)
2型糖尿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患者大多合并脂代謝紊亂,同時伴有一定程度的腎功能損傷。載脂蛋白A1(ApoA1)和載脂蛋白B(ApoB)是近年來發現的脂代謝紊亂標志物,在評價糖尿病患者動脈硬化方面具有良好的指示性作用;胱抑素C(CysC)是評價患者腎功能的重要指標,患者腎功能發生障礙可導致其難以被腎小管重吸收,進而造成血清CysC水平升高[1-2]。本研究旨在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oA1、ApoB、CysC水平的變化及與空腹血糖(FBG)的相關性,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渭源縣人民醫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0例;年齡37~59歲,平均(45.37±3.28)歲;病程1~9年,平均(5.31±1.18)年。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慢性疾病防治基層醫生診療手冊(糖尿病分冊)2015年版》[3]中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者;臨床資料完整者等。排除標準:1型糖尿病者;合并甲狀腺疾病、胰腺炎疾病者;合并肝功能障礙,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等。選取同期在渭源縣人民醫院進行體檢的89健康體檢者臨床資料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48例,女性41例;年齡36~56歲,平均(45.29±4.61)歲;病程1~9年,平均(5.41±1.2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通過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觀察指標 ①所有患者均禁食10 h,于第2天清晨抽取靜脈血5 mL,3 500 r/min轉速離心10 min收集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空腹血糖(FBG)。②血液采集與血清制備方法同①,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CysC、ApoB、脂蛋白(LP)、ApoA1水平。③分析FBG與血脂指標間相關性。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系數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脂水平 觀察組患者血清TG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FBG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s, mmol/L)

表1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s, mmol/L)
注: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FBG:空腹血糖。
組別 例數 LDL-C HDL-C TC TG FBG對照組 89 2.52±0.73 1.35±0.38 4.32±0.93 1.56±0.64 5.34±1.83觀察組 89 2.69±0.93 1.29±0.44 4.49±0.82 1.89±0.55 8.01±2.17 t值 1.357 0.974 1.293 3.689 8.87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疾病相關因子 觀察組患者血清CysC、ApoB、LP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血清ApoA1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疾病相關因子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疾病相關因子水平比較(?±s)
注:CysC:胱抑素C;ApoA1:載脂蛋白A1;ApoB:載脂蛋白B;LP:脂蛋白。
組別 例數 CysC(mg/L) ApoA1(g/L) ApoB(g/L) LP(mg/L)對照組 89 0.77±0.13 1.44±0.37 0.89±0.31 173.18±55.74觀察組 89 3.54±1.63 1.21±0.28 1.24±0.52 315.56±92.45 t值 15.981 4.676 5.454 12.442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FBG與血脂指標間相關性分析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血清CysC、ApoB、LP水平與FBG水平呈顯著正相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r= 0.538、0.489、0.503,均P<0.05),見表 3。

表3 FBG與血脂指標間相關性分析
2型糖尿病主要是指胰島素作用的靶器官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可致患者出現各種糖類、脂類代謝紊亂。脂代謝異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代謝紊亂類型之一,甚至有學者認為,脂代謝紊亂是糖代謝紊亂的根源;此外,糖尿病也是導致患者腎功能發生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通過檢測脂代謝指標、CysC水平變化,可有效評估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進展程度及腎功能損壞程度[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TG、CysC、ApoB、L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血清ApoA1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時血清CysC、ApoB、LP水平與FBG水平呈顯著正相關,說明2型糖尿病可導致患者機體脂代謝紊亂和腎功能障礙,同時血清CysC、ApoB、LP水平可直接影響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分析原因可能為,TG水平升高可促進胰島β細胞凋亡,加劇患者機體胰島素抵抗,進一步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的癥狀,而患者糖代謝紊亂又可作用于機體脂代謝,加劇患者脂代謝障礙,進一步促進血清TG水平升高;ApoA1是HDL-C的主要運載蛋白,可有效反映患者機體HDL-C的實際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機體糖脂代謝紊亂可導致其水平降低;ApoB是LDL-C的核心結構蛋白,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謝紊亂可導致血清ApoB水平升高,臨床研究發現,ApoB水平升高時,其可通過促進動脈粥樣硬化而進一步影響患者機體糖脂代謝,進而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機體血糖水平的控制[5-6]。
LP水平升高是患者微血管疾病和動脈硬化發生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參與細胞膜脂質代謝的調節,因此其水平升高導致患者脂代謝紊亂[7]。CysC可有效反映患者腎小球過濾能力,而腎臟是唯一可以清除CysC的器官。有研究顯示,CysC與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呈顯著正相關,是機體大血管病變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其水平升高不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與FBG呈正相關關系[8]。
綜上,糖尿病患者血清TG、CysC、ApoB、LP水平升高,血清ApoA1水平降低,同時血清CysC、ApoB、LP水平與FBG水平呈正相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