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萍 季科平



【導讀目標】
1. 借助“節選”,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運用默讀、瀏覽、猜讀、品讀、速讀、選讀、跳讀等方法,展開從節選到整本書的導讀過程。
2. 通過閱讀“節選”了解其中的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要內容。借助整本書目錄厘清小說的故事情節,運用思維導圖了解人物之間的關系。由“節選”促發整本書的導讀,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
3. 通過閱讀初步體會湯姆正直、勇敢、真誠的品質和敢于探險、追求自由的特點。從“節選”到整本書,鏈接生活,讀出湯姆。
【導讀過程】
一、揭示課題,鏈接封面
1. 出示封面,捕捉信息。[投影出示:“《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和《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封面]師:仔細觀察封面,你從中捕捉到了什么信息?
2. 聚焦題眼,大膽猜測。齊讀課題并思考:課題中除了點明主人翁以外,還告訴了我們什么?(關注“歷險、節選”這兩個詞語)請你大膽猜測,湯姆可能經歷的歷險。
設計意圖:該教學環節意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滲透讀書的方法。整本書導讀通常是從封面開始的。很多時候,通過封面的圖畫、書名、推薦語等,可以知曉故事的主人公,并對故事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猜測,我們要帶領學生閱讀封面。
二、品讀“節選”,認識人物
1. 鏈接目錄,尋找“節選”。師:讓我們先來看看課文中節選的這一次歷險。(出示整本書目錄:用“放大鏡”突顯目錄中的“第三十二章‘快出來!找到他們了!”)課文節選就來自這個章節。
2. 默讀“節選”,了解情節。默讀“節選”,說說哪些情節特別吸引你。在交流的過程中,形成情節發展圖。
3. 品讀“節選”,豐富形象。聚焦人物,再讀“節選”,思考:你覺得湯姆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請用關鍵詞概括,并結合“節選”內容說說自己的理由。
學生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把學生書寫的板貼詞語隨機粘貼在黑板上。
預設:聰明機智、勇敢、堅強、遇事冷靜、有責任心、頑皮、愛吹牛、好顯擺等等。
再讀板書并思考:如果將這些詞語分成兩類,你會怎么分,從中你有什么發現?
師:原來湯姆的人物形象是立體的、多面的。那么在湯姆的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身邊伙伴的影子嗎?
設計意圖:此環節先讓學生知曉“節選”來自哪里,在“節選”和整本書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然后聚焦“節選”,關注情節發展,更重要的是以人物形象為焦點展開品讀,讓學生在真實交流中感受湯姆立體的、多面的人物形象。這是一個“讀進去”的過程,讓學生明白:立體的、多面的個性才形成了一個真實的、完整的、生動的湯姆。而聯系生活找“湯姆的影子”,是一個“讀出來”的過程,讓人物形象顯得更接地氣,更為豐滿。
三、借助導圖,理清關系
1. 瀏覽“節選”,梳理人物。師:現在,請大家瀏覽課文“節選”,邊瀏覽邊圈畫其中出現的人物名字。想一想這些人物與湯姆之間有什么關系。
2. 出示模型,繪制導圖。出示一張思維導圖的模型仔細觀察:中間的人物應該是誰?剛才圈出來的這些人與湯姆之間有些什么關系?(確定核心人物后,對這些人物進行分類)
3. 交流分享,拓展延伸。先在小組內交流,再進行班級反饋、補充。
設計意圖:外國名著讀不下去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外國人名很難讀,也很難記住,容易混淆人物關系。通過整理并繪制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理清人物之間的復雜關系。導圖的繪制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將學生的思考具體化地呈現出來,能大大地提高學生閱讀的效度。閱讀離不開思維,思維是閱讀的核心。
四、聚焦“歷險”,激發興趣
1. 聚焦“歷險”,概括內容?!肮澾x”是湯姆經歷的其中一次歷險,如果要了解這一次歷險的全過程,還得速讀“第三十一章?搖?搖?搖?搖找著之后又失蹤了”。讀完后,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次歷險的主要內容。概括完后,還可以為本次歷險擬個小標題。
2. 借助目錄,梳理“歷險”。這本小說是圍繞“歷險”展開的,從目錄中你還能找到哪幾次歷險?(繪制情節流程圖)(出示學習單一)
學習單一:
根據湯姆歷險這條線索,請你整理湯姆的幾次歷險。
五次歷險分別在第九章、第十三至十四章、第二十五至二十八章、第三十一至三十二章、第三十三至三十四章。當學生尋找遇到困惑時,引導他們瀏覽相關章節來印證。
3. 激發興趣,選讀歷險。你還對哪一次歷險充滿興趣,想急著去讀一讀,請寫出自己想讀的理由(出示學習單二)。
學習單二:
同學們,第四次歷險編入了語文課本。那么,你還對哪一次歷險充滿興趣,想要急著去讀一讀呢?說說你的理由。
設計意圖: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次歷險的內容,再提煉小標題,讓學生經歷“把書讀薄”的過程。然后通過鏈接整本書的目錄來尋找另外的幾次歷險,讓學生理清小說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為開啟“把書讀厚”打下基礎。課后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去跳讀,課上先試著說說自己想讀的理由,實際上這就是一次極好的猜讀,這樣的過程學生興趣盎然,自然也就喚起了學生深入閱讀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