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維
近日,有網友發文質疑長沙市望城區教育保障服務中心采購高價垃圾桶等。此次招標的項目明細顯示,垃圾桶2000元/個,衛生間指示牌128元/塊。
面對外界質疑,當地教育局迅速給出回應。8月31日,望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采購包含設計、施工、安裝等整套流程,整個招投標經過三道把關,整體價格處于合理區間。
當地政府積極回應質疑的態度值得肯定,但給出的理由卻難以消除公眾的疑慮。筆者認為,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投入教育領域的經費不該被揮霍,孩子最需要的絕不是2000元一個的“豪華垃圾桶”。
垃圾桶2000元/個,到底貴不貴?
對于這個問題,相信多數人都會有一個直觀感受。畢竟普通家用垃圾桶一個不過幾元、十幾元,星級酒店大堂立式不銹鋼垃圾桶也就數百元。與之對比,動輒單價2000元的垃圾桶,著實超出公眾所能接受程度。
除了做到流程規范,政府采購還應努力確保每一分錢花到該花的地方。從制度安排來看,政府招標采購的初衷在于規范政府購買行為、促進市場競爭、防治腐敗及節約財政資金等。從這個角度來看,2000元/個無疑屬于“豪華采購”。
客觀地說,近年來,各地政府越來越注重節約政府財政資金,提高資金節約率,政府采購工作在規范化、制度化、透明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采購人員則抱著“反正花的都是公家的錢”的態度,導致出現“豪華采購”“高價采購”現象。類似行為出現,無疑將嚴重消耗政府采購的公信。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正是遵循這樣的理念,我國各級政府都將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確保每一個孩子都有書讀。脫貧攻堅提出的“兩不愁三保障”,其中一條就是義務教育要有保障。
殊不知,我國剛剛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還不久。
雖然國家對教育的投入逐年增長,但一些地區的教育經費依然較為緊張。縱使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學校也需要合理、有效、節約地利用資金、資源。
更何況,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規范政府采購也是響應黨中央厲行節約的重要舉措。
作為負責政府招標采購的部門,更應做厲行節約的示范者、倡導者、引領者。在“辦好事”的前提下,政府采購還要努力做到“節約錢”。動輒高價、定制、豪華,實在要不得。
就孩子的需求而言,最需要的不是“豪華垃圾桶”。當事方給出“材質環保”“定制”“需要與整個幼兒園風格相匹配”等說辭,看似為了孩子考慮,實則站不住腳。
2000元/個的豪華垃圾桶,不但談不上高性價比,而且大大超出學校的實際需求,勢必給公眾造成政府采購奢侈浪費的印象。從公眾的反應來看,已然產生極為不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