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謝謝你們,我和孩子已經把回昆明的手續辦好了,明天就回去,感謝你們這段時間的關心和幫助?!?/p>
9月1日下午,揚州景區民政和社會保障局專班工作人員接到游客趙女士的電話,“這次到揚州雖然沒看到風景名勝,但在景區民政同志的身上,我看到了更美的風景?!?/p>
趙女士帶著兩個孩子從昆明到揚州旅游,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揚州滯留一個多月,如今終于踏上返鄉路程。
自7月底揚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大量外地人員滯留在揚州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無法返鄉,心急如焚,揚州景區民政和社會保障局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和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導下迅速反應,成立“滯留在揚州景區外地人員服務保障工作組”。
一個多月來,工作組全體人員主動作為,心貼心、點對點,全力投入外地滯留人員服務保障工作中,用愛心和溫暖為他們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8月2日,景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外地滯留人員服務保障專班,由景區民政和社會保障局牽頭,負責統籌協調滯留在景區的外地人員的服務和保障工作。
景區經發局、社會事業局、綜合行政執法局等部門密切配合,將這些人員統一安置、統一管理,配備值班人員24小時駐點值班,精準做好各項防控措施,協調解決食宿問題,并提供心理疏導、上門核酸檢測、送醫送藥等服務。
景區民政社保局接受任務后明確要求,細致掌握滯留人員基本情況,做到不漏一人,千方百計做好滯留人員服務保障。
人員需要統計,求助需要解決。景區民政社保局公布了全天候及時求助熱線電話,印發《滯留在景區外地人員調查統計表》,組織各街道(鄉)對滯留在景區外地人員進行全面集中細致的摸底排查,詳細了解滯留在景區外地人員的姓名、戶籍、工作所在地及求助需求等情況,并建立工作臺賬,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景區民政社保局每天填寫《景區服務滯留揚州人員工作日報》,每天匯總,動態掌握滯留在景區外地人員基本情況。
由于滯留時間長,一些滯留人員反映生活困難,部分滯留人員因工作、就醫、就學盼望早日返鄉。
工作專班及時分解下達滯留在景區外地人員困難求助訴求,組織社區(村)對滯留人員采取點對點方式進行管理服務,解決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實際困難。
截至目前,景區民政社保局共接聽求助咨詢電話1752個,幫助協調安置46人,提供食物、醫療等服務340人次。
“每天超負荷加班加點沒關系,只要滯留人員滿意就行?!必撠熾娫捊勇牭牟苋阏f。景區民政社保局成為滯留在景區外地人員服務保障的指揮中樞,從清晨到夜晚,電話幾乎從未中斷。
在特殊時期,景區民政社保局的每一個人都把對“小家”的愛藏在心底,用實際行動,讓滯留人員感受到“家人”的溫暖。
工作人員協調救助物資
健康問題及早安排,生活困難迅速解決。景區民政社保局服務保障專班工作人員每天24小時保持電話、微信暢通,隨時答疑解惑,堅守在崗位。
每一個人都在忙著聯系相關部門、聯系12345熱線、聯系疫情防控指揮部、聯系各街道(鄉)、聯系滯留人員,往往一件事,一個人的迫切求助就讓大家忙碌到凌晨。這里更像一個信息中轉站,大量信息在這里匯集,又從這里發出。對他們來說,最甜美的聲音就是,“我的問題解決了”。
疫情防控期間,景區民政社保局組織街道(鄉)、社區(村)對滯留在景區外地人員開展集中走訪,提供水果、生活物資等,了解和掌握滯留人員詳細情況,梳理滯留人員在景區健康狀況、生活情況、思想動態等,盡全力安撫他們的焦慮情緒,對滯留人員求助的困難第一時間逐條予以解決。
通過求助電話了解到,滯留在景區的儀征籍人員高先生,7月底在揚州住院開刀,出院后因封城回不了家。隨后,他和兒子生活在景區親戚家一處閑置房屋,因居住地設施有限,生活有諸多不便,親戚也無法前來照顧,營養、康復和復診,一下子都成了問題。
景區民政社保局服務保障工作專班在接到求訴后,工作人員登門慰問,給高先生送去牛奶等營養品。社區志愿者王舉保主動擔起送飯任務,為了給病人加強營養,除了每天送餐外,還經常做獅子頭、雞湯、肚肺湯等給高先生。一周后,高先生去醫院拆線時,景區民政部門還幫助聯系車輛,在社區人員陪同下前往醫院。
“感謝揚州景區民政對我生活的關心和照顧,我愿意和揚州人民一起努力,戰勝疫情?!遍_封少年小葉7月25日來到揚州,原本準備在當地找份學徒的工作。沒想到,工作尚未找到,卻因為疫情困在揚州無法出城,身上的錢也所剩無幾。
小葉找不到落腳之地,被迫流落街頭。景區民政部門第一時間把小葉接到景區集中保障點。到達集中保障點后,小葉立即打電話給家人,告訴他們:“這里的人很好,我現在有吃有住,你們放心?!?/p>
“挺安全,也挺溫暖,這里就像家一樣,沒想到揚州景區安排得這么好?!痹趽P州景區陶然居酒店生活了一個月的張女士甚是感激。8月初,滯留揚州的張女士和家人因集中隔離期滿后無處可去,向上級救助。
景區民政部門得知情況后,主動對接衛健和綜合執法部門,幫助其進行轉碼、核酸檢測等工作,保障車輛安全轉運至集中保障點,用心保障一家人的飲食和住宿問題。
同時,考慮到小孩的特殊情況,主動關懷,送去兒童用品和零食,并幫助疏導張女士的情緒,一家人在景區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從8月31日起,大量滯留人員陸續踏上返回家鄉的行程。景區民政社保局服務保障專班工作負責人杜蒙蒙說:“我看到滯留在景區的人員坐上返鄉客運車時都是滿臉笑容,感覺很輕松,好像一塊石頭落了地?!?/p>
為方便滯留人員“回家”,景區民政社保局一方面指導滯留人員辦理好申請登記審批、核酸檢測證明、健康碼、行程碼等手續,另一方面關注揚州解封信息、客運高鐵開通信息,聯系車輛開展“點對點、一站式”輸送返鄉服務,周到地為滯留人員盡快回家做好服務,多渠道幫助滯留人員實現返鄉返崗。
在北京工作的錢教授7月26日來到揚州,疫情暴發后一直在景區隔離。
9月初,錢教授計劃參加一個在蘇州舉辦的學術會議,蘇州方面來函催促其盡快報到。于是,錢教授向景區民政社保局反映了這一情況,服務保障專班人員同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后,快速辦理相關手續,協助開具出行證明,錢教授8月31日抵達蘇州。
滯留景區人員安全離開揚州
返回家鄉后,很多滯留人員通過電話、微信表示感謝。高郵的邵先生說:“雖然因為疫情嚴重,我被困在揚州,但在景區民政社保局的幫助下,我得到了家人般的照顧,生活沒有受到影響,服務太周到了?!?/p>
工作人員對返回太原的張女士進行電話隨訪時,張女士表示:“我已經順利回到家,深切感受到景區民政人員熱情踏實的工作作風,給我解決了許多困難,謝謝你們。”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患難與共、守望相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景區民政部門服務保障專班人員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以家的溫暖傳遞“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的信念,用責任擔當、心血汗水、無私奉獻為滯留景區人員搭建了希望的平臺,用愛心給他們送去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