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燕




摘要:目的 探究腰硬聯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頸骨折手術麻醉中的療效。方法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80例老年患者股骨頸骨折患者分為研究1組(腰硬聯合麻醉)與研究2組(全身麻醉)各40例,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8.5-2019.5所收治,分別在T1(誘導前)、T2(插管后)、T3(術中)、T4(拔管5min后)時測定兩組的HR(心率)、MAP(平均動脈壓)、SpO2(動脈血氧飽和度)指標,并記錄蘇醒、自主呼吸恢復、拔管時長,觀察兩組不良反應(躁動、惡心嘔吐、頭痛等)的發生率,對比兩組麻醉結果。探討實施不同麻醉的麻醉效果。結果 T1時,研究對象的HR、MAP、SpO2比較無差異(P>0.05),T2、T3、T4時研究1組各項指標與研究2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研究1組在蘇醒、自主呼吸恢復、拔管時長與研究2組比較無差異(P>0.05),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上,研究1組為7.50%,研究2組為25.00%,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 腰硬聯合麻醉效果顯著,可穩定患者的血流動力學,防止不良反應產生,對患者蘇醒、自主呼吸恢復的影響較低,安全性高,此方法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血流動力學;全身麻醉;股骨頸骨折;腰硬聯合麻醉
【中圖分類號】R2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013-02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數不斷增加,老齡化不斷加劇,我國股骨頸骨折發生率也隨之上升,預計到2040年,全球每年新發股骨頸骨折患者將達到50~60萬例次,且以中老年人群最為多見,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1]。目前針對股骨頸骨折患者,臨床主要采取手術治療,然而由于老年患者在身體素質方面以及機體各個器官功能方面均比較薄弱,且常與其他疾病合并,進而對手術中的麻醉耐藥性比較差[2]。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麻醉措施對降低病患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具有積極意義。隨著臨床對老年病患手術麻醉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腰硬聯合麻醉能夠顯著降低病患死亡率,尤其是對于心肺功能不佳的病患,可提升其圍手術期安全性[3]。本研究采用腰硬聯合麻醉,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80例老年患者股骨頸骨折患者分為研究1組與研究2組各40例,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8.5-2019.5所收治,均經過患者知情同意,將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輸入統計學軟件計算后發現無差異(P>0.05),見表1。
納入標準:(1)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可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2)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實驗,并能耐受本研究的治療。(3)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檢查(CT、X線)確診為股骨頸骨折。
排除標準:(1)存在出血性疾病、神經疾病、精神障礙及其他嚴重性疾病患者。(2)近期急性、慢性感染者。(3)機體肝腎功能有明顯異常者。
1.2 方法
研究1組給予腰硬聯合麻醉:選擇L3~4間隙進針,用25G筆針式腰穿刺針經硬膜外穿刺針刺入蛛網膜下腔,腦脊液流出后,注入0.75%比重布比卡因(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839)7.5mg,退出腰麻針,向頭端置入硬膜外導管約3c m,患者平臥位后調整麻醉平面在T8以下,通過硬膜外導管注2%利多卡因(上遂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3668)。
研究2組給予全身麻醉:在完成麻醉誘導后行氣管插管,插管后給予機械通氣,靜脈持續泵入丙泊酚(四川國瑞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14)1.5~2.0mg/kg,羅庫溴銨(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186)0.6-1mg/kg。
1.3 觀察指標
分別在T1(誘導前)、T2(插管后)、T3(術中)、T4(拔管5min后)時測定兩組的HR(心率)、MAP(平均動脈壓)、SpO2(動脈血氧飽和度)指標,并記錄蘇醒、自主呼吸恢復、拔管時長,觀察兩組不良反應(躁動、惡心嘔吐、頭痛等)的發生率,對比兩組麻醉結果。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全文數據進行計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HR、MAP、SpO2指標對比
T1時,研究對象的HR、MAP、SpO2比較無差異(P>0.05),T2、T3、T4時研究1組各項指標與研究2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2 麻醉相關情況對比
研究1組在蘇醒、自主呼吸恢復、拔管時長與研究2組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3。
2.3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上,研究1組為7.50%,研究2組為25.00%,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參考表4。
3 討論
對于實施股骨頸骨折手術的老年病患而言,不合理的麻醉方式會導致其生命體征出現明顯波動,尤其是當病患機體功能相對較差時,其對手術麻醉的耐受性也有明顯下降,進而增加手術風險,極易導致各種術后并發癥的出現,進而降低治療效果[4-5]。因此,臨床將探究老年髖關節置換手術病患麻醉方式作為研究重點。
以往常見的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其可對患者下丘腦以及大腦皮層的投射系統造成抑制,但手術區域的刺激性較大,可能提升腦垂體髓質以及腎上腺產生較多激素,導致應激反應產生,從而嚴重影響手術的治療安全[6]。為此,我院提出了采用腰硬聯合麻醉的方案,以在確保麻醉效果的同時保障麻醉干預的安全性。腰硬聯合麻醉方案一方面具有起效快的優勢,另一方面麻醉效果確切。臨床上腰硬聯合麻醉的藥效時間較長且能夠增加麻醉平面,能夠為手術治療提供麻醉支持上的優勢,降低患者的不適感[8]。本文研究顯示,T1時,研究對象的HR、MAP、SpO2比較無差異(P>0.05),T2、T3、T4時研究1組各項指標與研究2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研究1組在蘇醒、自主呼吸恢復、拔管時長與研究2組比較無差異(P>0.05),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上,研究1組為7.50%,研究2組為25.00%,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腰硬麻醉不但融合了全身麻醉的優勢,且麻醉效果更加顯著。相關研究也表明[7],對于老年患者大多數都有相應的糖尿病、高血壓及其他心腦血管方面病癥,腰硬聯合麻醉對患者的血流動力不會造成很大影響,繼而降低了術后不良反應的幾率,在本次研究中同樣可以看出,腰硬聯合麻醉能在保證有效通氣與供養的同時拔管,有效避免了對患者的心腦血管造成的不良影響,且術后數據分析在股骨頸骨折手術中的血流動力學及術后控制不良發生率均要略優于全身麻醉。不僅如此,大劑量使用阿片類藥物會導致病患出現認知障礙,通過實施腰硬聯合麻醉,可減少阿片類藥物使用劑量,進而降低其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腰硬聯合麻醉效果顯著,可穩定患者的血流動力學,防止不良反應產生,對患者蘇醒、自主呼吸恢復的影響較低,安全性高,此方法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羅鵬,何鋒,朱海濤, 等.靜-吸復合麻醉和腰硬聯合麻醉對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的股骨頸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J].新醫學,2020,51(8):615-618.
[2]王曉林,張文超,王佳, 等.腰硬聯合麻醉對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術中安全性和預后質量分析及呼吸系統感染的臨床特點觀察[J].徐州醫科大學學報,2020,40(4):278-280.
[3]雷云龍,馬真真.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及疼痛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18):2651-2654.
[4]李淑芬,夏中元,肖航.喉罩通氣全麻用于老年股骨頸骨折內固定術中的鎮痛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9,16(13):116-119.
[5]謝穎超,王美容,李志鵬, 等.超聲引導下髖關節囊周神經叢阻滯對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擺放側臥位時疼痛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20,36(8):754-758.
[6]鄭穎,劉海林,李廣明, 等.腰麻與全身麻醉對老年股骨頸骨折圍術期的影響[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8,33(6):865-867.
[7]秦艷.靜吸復合麻醉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穩態及術后腦功能、Th1/Th2免疫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7,23(23):3234-3238.
[8]劉建龍,陳笑苗,徐輝, 等.探討不同麻醉阻滯方式對股骨頸骨折患者椎管內麻醉前體位擺放時疼痛的影響[J].浙江醫學,2017,39(20):1806-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