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潔靜

摘要:目的 討論研究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提供個性化延續性健康教育對其血壓達標情況的影響與意義。 方法 選擇我院2020年3月至9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81例分按時間段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提供常規出院指導及護理,觀察組提供個性化延續性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不同程度護理干預后血壓達標率。 結果 觀察組出院后血壓達標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個性化延續性健康教育可顯著改善患者血壓水平并提高血壓達標率,對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及促進疾病治療均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個性化;延續性健康教育;老年高血壓;血壓控制;價值與意義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034-01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進一步加強,高血壓患病人數較往年顯著增加。目前臨床尚無可根治本病的方案,多通過使用藥物及生活干預達到減輕、改善癥狀、控制血壓并預防病情進一步發展的目的[1]。由于高血壓患者需終身服藥,老年人自制力較差再加上對疾病認識不足,在日常生活中易出現治療藥物錯服、漏服及治療依從性低的情況,對血壓控制及疾病治療均造成不利[2]。延續性健康教育通過定期為患者提供高血壓用藥知識宣傳教育,達到提高治療依從性及控制血壓、延緩病情進展的目的。本文為探討個性化延續性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的價值與意義,特選取181例本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81例作為研究對象。包括男90例,女91例;年齡60-77歲,平均(66.1±11.0)歲。,按時間先后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為91例,90例。對照組91例患者中包括男47例,女44例;年齡60-77歲,平均(66.1±11.0)歲。觀察組90例患者中包括男46例,女44例;年齡60-76歲,平均(66.2±10.9)歲。所有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未見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提供常規出院指導。觀察組提供個性化延續性健康教育,包括:(1)出院前與患者進行溝通,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知其延續性護理的目的與積極意義,根據患者疾病治療情況、精神心理狀態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3]。(2)根據患者年齡及受教育程度為其詳細、耐心的講解高血壓的原因、治療方法及危害性,幫助其全面、正確的認識疾病并意識到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意義,同時應強調日常除遵醫囑用藥外,行為習慣對疾病控制的重要意義[4]。(3)制作測量血壓操作要點及示意圖,監測血壓記錄表,使患者及家屬均能掌握正確測量血壓操作要點,讓患者院后能規范準確的記錄血壓數值,為復診提供有力的依據[5]。(4)建立微信或QQ群組,每日定時對患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類疑問均給予詳細、及時的解答。告知患者應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了解日常活動量、體重與飲食間的關聯,多食新鮮的水果、蔬菜并攝取豐富的蛋白質,確保機體每日營養所需,另外告知其應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另外,可定期在群內發布高血壓治療的相關小知識,包括小短文、視頻及語音等方式幫助其加強對高血壓疾病治療及日常保健知識的認知程度。(5)提醒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太極拳、騎自行車等,運動量可根據機體情況適當調整,以每周運動3-4日為宜。(6)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應詳細反復告知其與家屬藥物的正確服用方式,包括不同藥物的服用時間、服用劑量等;也可建議在網上購買顏色鮮艷的分隔藥盒,提前將所服藥物分隔備好并將藥盒置于醒目之處;注意強調不可自行擅自增減藥量及停藥,一旦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6]。(7)定期進行電話隨訪或家庭訪視,與患者及家屬面對面進行溝通,了解日常血壓控制情況、飲食計劃執行情況等,若發現患者出現懈怠及依從性下降等情況應再次為其強調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同時也可根據疾病控制情況適當對其飲食結構進行調整[7]。
1.3療效觀察 比較兩組患者不同程度護理干預后血壓達標率及健康行為認知評分。血壓達標率根據《2018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征求意見稿)》中家庭血壓標準,以家庭血壓<135/85mmHg,真是血壓<140/90mmHg作為達標標準。
1.4統計學處理:數據應用SPSS 17.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院后1個月及3個月血壓達標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3.討論
老年高血壓患者具有對疾病知識認識不足,治療依從性較差的特點,再加上常年養成的生活習慣難以改變,因此導致出院后血壓控制不佳,疾病進展較快[8]。本次研究中我們為觀察組患者提供個性化延續性健康指導,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接受延續性護理后血壓達標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既往的疾病知識教育內容較為生硬,老年患者無法消化理解與記憶,更無法幫助建立自我管理與保護意識,也無法了解遵醫囑用藥及日常生活飲食調整對疾病控制的重要性[9-10];本次研究中我們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耐心、詳細的講解,日常隨訪中也再次對疾病知識及合理用藥內容進行反復強調,進一步提升了健康教育知識的針對性,也更易于患者記憶與接受;另外,在日常互動交流中我們及時為患者解決各類疾病治療相關問題并針對患者實際情況對飲食、運動進行指導,同時對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情緒困擾及時進行排解與疏導,更易獲得患者的理解與支持,建立護患間的信任關系,更可大幅度提升治療依從性[11];再次我們為患者反復進行遵醫囑用藥行為指導,幫助其記憶每日用藥劑量與時間,彌補了患者記憶力較差導致用藥依從性降低的缺陷,更可幫助做好血壓管理。
綜上所述,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提供個性化延續性健康教育不僅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做好日常血壓管理,還可進一步提升其健康行為認知,對提升疾病治療效率,改善其生活質量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雯翠,韋振華.以健康教育為基礎的綜合延續性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2021,40(13):141-143+147.
[2]張博文,陳亞珂,王昀,劉歡歡.延續性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05):174-176.
[3]陳曉紅,雷志杰.暗示性護理在儀征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心理醫生,2018,31(01):202-203.
[4]康麗紅,林秀嬌.延續性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評價[J].中外醫療,2021,40(01):171-174.
[5]湯聰,張雪芳,李冰雪.信息化管理方式提高高血壓患者依從性研究[J].醫學信息研究,2018,9(12):64-68,86
[6]覃小旭,林幼珍.延續護理對桂西農村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患者預后的影響[J].廣州醫科大學學報,2019,47(06):136-139.
[7]雷瑞玉,李文菁,劉仕翔.以健康教育為基礎的綜合延續性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11):109-111.
[8]查蕾,李靜.延續性護理聯合多媒體方式的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11):24-27.
[9]劉玉芹,陶蘭香,張英潔.個性化延續護理在急診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30):244-245.
[10]倪月紅.個性化延續護理模式在急診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03):105-106.
[11]曲琦,張金慧,朱建國.個性化延續護理在急診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4):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