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艷 薛惠靈
摘要:目的:探究臨床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疼痛的護理效果。方法:將我院在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間接診的惡性腫瘤疼痛患者進行分組,以抽簽法分成對比組和實驗組,共有患者36例,平均每組18例。對比組在入院后實施傳統護理,實驗組實施臨床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和睡眠質量。結果:兩組患者在護理前的疼痛評分差異較?。≒>0.05),無顯著的對比意義;護理后,實驗組評分低于對比組(P<0.05)數據之間有對比意義;實驗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優于對比組(P<0.05),數據對比有意義。結論:臨床護理可以顯著降低癌癥患者的疼痛感,護理效果值得肯定。
關鍵詞:惡性腫瘤;疼痛;傳統護理;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163-01
人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和組織都可能存在癌變的可能,但癌癥發生的原因卻尚不明確。外源性因素中生活習慣、環境污染與生物因素等原因,內源性因素中的遺傳因素和免疫因素均可引發惡性腫瘤[1]。惡性腫瘤發生后有其曾大的癌細胞肆意的生長,對周圍組織的破壞,使患者末梢神經受到較為嚴重的壓迫和刺激,形成了局部的跳痛、刺痛、灼燒痛、放射性疼痛或者隱痛等,令患者難以接受,且疼痛感常在夜間發生,影響了患者的睡眠質量[2]。我院現對癌痛患者進行臨床護理,來緩解其癥狀,具體方法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我院選取時間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之間收治的36例惡性腫瘤患者,以抽簽法的方式分為對比組18例和實驗組18例。對比組中包含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為10例和8例,年齡從最小的31歲到最大的73歲,平均年齡在(51.23±4.12)歲;實驗組患者有11例男性和7例女性,年齡在32歲到72歲之間,平均年齡值在(51.67±4.61)歲。兩組患者在上述的性別和年齡的比較中差異不明顯(P>0.05),不存在對比意義。
1.2研究方法[3]
為對比組患者實施傳統護理:監測患者的生命指標,遵醫囑提醒患者按時服藥,為患者提供干凈整潔的病房環境。
為實驗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1.由臨床醫生、護士長、護理人員、營養師成立臨床護理小組,對小組內的成員進行護理前的培訓,提高其護理技能,并為患者制定針對性強的個性化的護理方案。2.在治療前為患者講解醫院的環境和病房環境,拉近患者直接的距離,降低患者在患病后的疼痛造成的不良情緒,告知患者積極的心態對治愈的正面影響,對患者進行疾病的普及,糾正其對癌癥的錯誤認知,建立治愈的信念。3.治療時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進行治療方案的調整,如患者疼痛感較為嚴重時,應給予一定的疼痛護理來緩解其疼痛感。例如,中醫壓豆、按摩、注意力轉移等方式進行疼痛轉移。嚴重時可遵醫囑給予適量的止痛藥進行鎮痛。
1.3指標觀察和分析
1.3.1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疼痛評分。采用疼痛評分量表進行統計,疼痛評分的最高分為7分,分數越低表示疼痛感越少。
1.3.2比較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評分。采用睡眠質量量表進行分數評估,滿分為30分,分數越高代表睡眠質量越差。
1.4統計學方式
依據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處理,用百分率%表示時,以X2檢驗;用()表示時,以T檢驗,當P<0.05時,數值存在比較意義。
2結果
2.1疼痛評分比較
護理前,實驗組患者的疼痛評分與對比組患者的評分相差較小,沒有統計學對比意義(P>0.05);護理后的實驗組疼痛評分較對比組的疼痛評分更低,差異對比具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
2.2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在護理后的睡眠質量評分為(9.43±0.84)分,較對比組患者的睡眠質量評分(15.62±2.14)分更低,T=11.4234,P=0.000,差異之間存在意義。
3討論
惡性腫瘤是目前醫學上對患者生命威脅最高的一種疾病,每年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呈居高不下的趨勢。伴隨著惡性腫瘤,疼痛的發生是一直困擾癌癥患者的主要原因。疼痛感發生時,患者難以入睡,精神狀態較差,對于癌癥的治療起著消極的作用。在為患者進行治療時,給予臨床護理模式,針對患者的自身情況進行了個性護理方案的建立,并圍繞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了疼痛護理,來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睡眠質量,幫助患者得到病情的恢復[4]。臨床護理將患者的病情和護理人員以往的臨床護理經驗相結合,為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方案,來緩解患者的不適感。較常規護理來說更有針對性,患者對于護理內容的接受度也更高。我院抽取了36例癌痛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臨床護理的實驗組在各項數據的評分比較中全部優于對比組患者,再一次說明了臨床護理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對惡性腫瘤疼痛患者進行護理時,臨床護理服務模式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其睡眠質量,次護理手段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陳雅茹.護理干預對癌痛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21,23(06):95-97.
[2]周恩霞,從芳,王爭艷,徐祥月,黃穎.分析癌痛規范化干預對癌痛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1,16(03):176-177.
[3]錢舒.臨床護理路徑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6):110+122.
[4]韓瑞,康蓓.早期惡性腫瘤病人突破性腫瘤疼痛的評估及護理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8):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