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要:目的:探討風險防御管理流程對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影響。方法:本次研究選取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共計100位,并將這些患者隨機的分成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均為50位患者。對比兩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和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結果:常規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為16%,實驗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是6%,實驗組的數據要遠遠低于常規組。對比兩組護理人員風險意識、風險管理知識、風險管理態度和風險管理行為可以明顯地看出,實驗組的數據要高于常規組的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進行手術室護理的過程中,實施風險防御管理流程能夠有效地提升手術室護士的風險意識,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出現,具有很大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風險防御;管理流程;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178-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位并隨機分成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各有50位患者。在常規組中,其中男性患者的人數為21人,女性患者的人數為29人,年齡在32-5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69±4.25歲;在實驗組中,其中男性患者的人數是26人,女性患者的人數為24人,年齡在30-62歲之間,平均年齡是41.21±5.67歲。每組中均有30位手術室護士,職稱為護士的數量是9名,護師數量是16名,主管護師數量是5名。比較兩組一般資料的差異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標準:
第一,此次研究中的患者均屬于自愿參加,并獲得家屬同意,已簽訂實驗告知書。此次研究已經獲得了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并一致通過。
第二,患者在進行分組之前均沒用發生任何的其他病癥情況。
第三,患者在就診資料方面是完整的。
1.3排除標準:
第一,對在妊娠期或者是哺乳期的女性患者予以排除。
第二,具有嚴重意識障礙或者是精神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
1.4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的手術護理模式,第一,要嚴格地遵守常規護理流程,做好采血、備皮等各種術前準備工作;第二,要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密切的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第三,要在醫療器械方面進行無菌管理;第四,對于手術過程中所有人進出入手術室進行嚴格的登記管理。
實驗組實施風險防御管理流程:第一,要完善手術室風險防御機制;第二,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第三,必須要加強對手術護理記錄的重視程度;第四,從心理護理角度對患者進行護理;第五,要做好手術前的準備工作;第六,嚴格地遵守器械管理的規章制度;第七,對手術標本進行妥善的保管并實施專人管理。
2.結果
2.1風險事件
常規組在切口感染、藥液外漏、無菌操作不當、護理差錯記錄和意外傷害等風險事件的總發生數量是8,發生率是16%;實驗組的總發生率數量是3,發生率是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風險管理認知
實驗組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風險管理知識、風險管理態度以及風險管理行為等和常規組相比有明顯的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3.討論
手術室是醫生對患者進行手術和搶救重要場所,同時也是醫療事故比較高發的地方,是護理工作中高風險的環節。手術室的護理質量的好壞能夠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手術效果和術后恢復情況,如何提高手術室護理服務是當前預防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關鍵性因素[1]。風險防御管理流程能夠通過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并找出在護理流程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各個護理人員的職責范圍從而能夠加強手術室中的護理安全性。
本次研究能夠很好地將風險防御管理流程應用到實驗組的患者的手術護理中,從結果來看實驗組的風險發生率是6%,要遠遠小于常規組的18%的風險發生率。并且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認識中,實驗組要高于常規組。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健全的風險防御管理流程對護理人員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崗前培訓,并同時要求手術室護理人員必須嚴格地按照風險防御管理流程進行護理工作,提升了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風險意識,建立一個高度安全的手術室護理環境[2]。同時還定期地開展研討會,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找出工作中的優勢與劣勢,并針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作出應對的方案,從而有效地減少了工作中出現差錯的情況,避免了風險事件的發生。
綜上所述,風險防御管理流程對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發生具有直接的影響,可以減少風險事件的出現,大幅度地提升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和風險意識,促進手術室護理服務向著優質高效的方向進行發展,是非常值得推廣的。
參考文獻:
[1]張偉峰.風險防御管理流程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08):108-110.
[2]鄭君翠,張碧蘭,王月.風險防御管理流程對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21,45(04):409-4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