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艷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193-01
脊髓損傷患者的脊柱骨骼往往會非常脆弱,因此在護理中必須注意安全。如果我們不注意一點,很容易就會使病人病情再次惡化。因此,脊髓損傷的死亡率很高。護理時要特別注意患者的睡姿、運動后期等問題。不能不能掉以輕心。
相信大家對脊髓損傷都有一定的認識,人體一旦遭受重大損傷,就很可能遭受脊髓損傷,如交通事故、高空墜落等,一旦脊髓損傷,就很可能引起一些神經功能障礙,所以一旦脊髓損傷,就應該進行手術,術后護理對患者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旦術后護理不好,很有可能使手術治療的療效大打折扣,甚至是給患者留下嚴重的后遺癥。那么關于脊髓術后護理有哪些方法和注意事項,下面讓我們來對這些知識進行簡單介紹。
一、術后基礎護理
1、睡姿
對于脊髓損傷患者,術后的睡姿尤為重要。一定注意不要按壓脊柱,最好仰臥,選擇柔軟的枕頭,這樣病人躺下時頸部不會受到擠壓。如果患者想翻身,可以向自己的家人求助。
2、注意觀察
由于脊髓損傷患者術后不一定脫離危險,家長和朋友在照顧患者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其生命體征是否正常,如有異常變化,應及時與醫生和醫院聯系。
3、飲食
脊髓損傷手術后,最好讓病人吃幾天流質食物,如粥、雞湯等,容易被病人吸收。平常讓病人多喝水。不要讓病人吃一些油膩難消化的食物,因為病人活動量大大降低,導致消化系統功能降低,若吃一些難消化食物,會增加消化道負擔,引起患者腸道不適。
4、術后活動
手術后,病人的動作應盡量不要太大,以免碰到傷口,使病情惡化。一般來說,脊髓損傷手術后,醫生會為病人安裝引流管,如果活動過大,容易造成排水管脫落。
5、鍛煉
術后患者應在休息一段時間后進行適量運動,以防止肌肉萎縮。運動強度應根據自身情況確定,后期可適當加強難度,幫助身體快速恢復。
二、康復護理
1、一般護理
脊髓損傷患者多為四肢受損或截癱,長期臥床休息易發生三大并發癥。因此,做好基礎護理,預防三種并發癥是早期康復訓練的基礎。
壓力性創傷的預防:截癱患者易發生壓力性創傷,原因是截癱區無感覺,體位不能隨意轉動,皮膚和皮下組織長期受壓,因此,頸椎損傷患者應堅持每兩小時翻身一次。翻身時,要保持頭、頸、軀干成一條直線,以穩定頸部脊柱。應該給患者使用氣墊床來保持床的平整和干燥,保持患者皮膚的清潔和干燥。將滑石粉敷于骨突處,并按摩受壓部位。
預防肺部感染:脊髓損傷患者因疼痛不敢深呼吸,而且俯臥位也不利于患者呼吸。因此,肺部和氣管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發生肺炎。尤其是頸髓損傷患者,肋間肌和腹肌受損,只剩下膈肌,導致肺部擴張不徹底,更容易發生肺炎。因此,要幫助患者經常翻身拍背排痰,鼓勵患者多喝水,痰濃者應霧化吸入稀釋痰液,正確排痰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暢。
脊髓損傷患者尿路感染的預防:往往在損傷后患者有暫時或長期的排尿功能改變,因此多數患者需要導尿護理。同時患者長期臥床容易發生尿路感染,因此,有必要幫助患者保持尿道口清潔,鼓勵患者多喝水,每天用氯己定棉球消毒外尿道口兩次,更換尿袋,以保持尿管的暢通清潔。
2、防止關節攣縮
軀干和四肢的正確放置有助于預防關節攣縮和壓力性創傷。肩關節應位于外位,以減少后期的攣縮和疼痛;腕關節通常用夾板固定在功能位置;手指應處于微屈曲位置,髖關節和膝關節的被動屈伸和外展應每天進行5-6次,每次5分鐘。為防止踝關節屈曲攣縮,患者應在腳上穿戴抗旋轉鞋。
3、日常生活活動訓練
對于不同程度軀干和上肢功能障礙的四肢癱瘓患者,鍛練其日常生活活動尤為重要。上肢自主進行進食、洗臉、穿衣等自理活動,患者在床上活動,逐漸從床上過渡到輪椅上,大多數截癱患者可以獨立完成。
4、心理護理
大多數患者在正常的工作條件下突然發生外外傷,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往往表現為焦慮、恐慌、害怕有生命危險、以后的生活不能自理、沒有經濟來源,所以情緒往往悲觀和絕望,沒有胃口,不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因此,護理人員應主動照顧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告訴病人脊髓損傷患者身體功能鍛煉的基本知識和簡單的操作方法,告訴患者只要堅持鍛煉和治療,就會實現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復,并告訴患者保持正常飲食會增加機體的抵抗力,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5、早期功能干預
入院后應盡早進行康復干預,防止并發癥的發生。預防關節攣縮和壓力性創傷的發生是非常關鍵的。讓患者進行一些積極的活動,防止肢體關節因長時間不活動而導致出現萎縮。同時,給患者一種積極參與培訓的意識,而不是簡單的被動治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早期教育,積極配合康復訓練。
6、預防肌肉萎縮的訓練
脊髓損傷患者可以利用工作肌群完成平時無法完成的活動,以彌補功能肌群的損失。例如,頸部受傷的患者可以用肩部外展和外部旋轉來通過重力伸展肘部。特定肌群的選擇性牽引對于脊髓損傷患者的功能性手術非常重要,如牽引繩肌,使仰臥位和直腿仰角接近120°,這有利于轉移活動和穿襪褲,以及有利于鍛煉膝蓋、腳踝和腳的活動。牽拉胸大肌能充分伸展肩關節,有利于床上運動轉移,以及輪椅上的基本活動。伸展髖關節和踝關節屈肌對步行、擺動和站立穩定性很重要。同時每天還要定期肌肉按摩和牽引,加上針灸治療,制定肌肉力量訓練計劃,每天按計劃訓練,每天評估肌肉力量的進展情況。
7、手功能訓練
四肢癱瘓患者大部分時間應進行手功能訓練。利用短指屈肌縮短功能來發展肌肉握持固定,為患者提供健身球,或讓患者主動握筆,訓練患者手指的握持和屈曲靈活性。對于不能主動伸腕的患者,可以用夾板維持關節活動,也可以被動幫助患者伸腕。
一般來說,脊髓損傷需要積極的手術治療。首先,手術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修復受損的神經,而是為了減輕神經的壓迫。脊髓損傷常由嚴重損傷引起,如墜落傷、嚴重交通事故傷等。脊髓有嚴重損傷,必然伴有骨骼損傷,包括脊柱骨折和關節脫位。損傷后脊髓會出現出血和腫脹,局部壓力會逐漸增大,從而導致脊髓損傷更加嚴重。手術治療可以降低椎管內壓力,減少脊髓出血和水腫,穩定脊柱骨折,對后者的康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術后還需積極用營養神經藥物治療患者,積極應用高壓氧治療,指導患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