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一輝
摘要:糖尿病腎病(DN)是現階段臨床醫學研究中常見的疾病之一,該種疾病最終會成為終末期腎臟病(ESRD),目前的臨床醫學一直將該病作為重點研究對象,通過怎樣的方法能夠抑制該病發生。根據臨床研究發現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可以降低腎臟對葡糖糖的吸收,并且跟隨人體新陳代謝排出體外,進而實現患者體內的血糖濃度降低,是一種新型的降血糖藥物。針對這一發現,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治療有著非常積極意義,并引起了臨床醫學研究組織的廣泛關注。SGLT-2抑制劑通過抑制血糖升高,降低患者的腎臟負荷以及尿蛋白,并且有效的提高促紅素含量。本文就SGLT-2抑制劑治對糖尿病腎病治療進展展開分析。
關鍵詞:SGLT-2抑制劑;治療;糖尿病腎病;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202-01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概率正在逐年增加,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近年來的糖尿病腎病總體發生率比以往發病人數更多。該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質量,對人體造成很大傷害,嚴重情況會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1]。糖尿病腎病(DN)是導致終末期腎臟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同時DN也是一種極為嚴重的病發癥。目前我國的糖尿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控制患者體內血糖含量,并且對其血壓以及血脂等含量進行有效監測,以此維持糖尿病患者的身體情況[2]。根據相關的研究顯示,1型糖尿病以及2型糖尿病往往最后都會轉化為DN。DN患者的死亡率相較于單純糖尿病疾病的死亡率較高。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對疾病的治療有了新的發現。SGLT-2抑制劑作為一種新型的降血糖藥物,可以有效的治療糖尿病腎病(DN)通過對血糖進行控,實現DN的有效保護[3]。下文就SGLT-2抑制劑的作用機制以及相關的臨床應用進行說明,旨在為后續的疾病臨床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1、SGLT-2抑制劑的作用機制
人體在進行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往往離不開葡萄糖的存在,根據張思泉[4]等人的相關研究顯示大約有160-180g/d的葡萄糖被腎臟完全吸收,這樣的工作機制是通過腎小管完成的,所以可以說腎小管承擔著人體的血糖調節工作。而腎小管的血糖調節主要是借助SGLT(鈉依賴性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進行控制。SGLT一般承擔主要作用,它作為一種載體,其轉運的能力優于其他載體,主要分布在腎臟中的曲小管S1位置,人體內的葡糖糖大部分都被它吸收,還有很小一部分是被SGLT1吸收[5]。根據人體的生理機制鈉離子與鉀離子結合ATP,將2個鉀離子進行細胞轉運,當鉀離子轉運至細胞內部后,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鈉離子含量,SGLT通過逆濃度梯度實現鈉離子與葡萄糖轉入細胞,進入細胞后,葡萄糖進行分解并且被毛細血管吸收。以上的過程中就是腎小球對葡糖糖的吸收。根據對1型糖尿病以及2型糖尿病的實體研究發現,當體內的葡萄糖含量過高時,使腎小球工作機制負荷增加,最終引起級聯反應[6]。在19世紀中期醫學專家發現一種物質SGLT2根皮苷,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濃度,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極易發生不良反應,醫學研究人員對其進行研究,最終找到了有抑制作用卻不易被腸道環境破壞的SGLT2i,根據研究表明,SGLT2i可以降低腎小球對葡萄糖的吸收,以此降低血糖濃度,將未吸收的葡萄糖排除體外,降低腎臟負荷,需要注意的是針對終末期腎臟患者,不可以使用該藥。
2、SGLT2i對DN臨床應用效果
2.1 有效的改善肥胖
肥胖往往是導致糖尿病腎病以及慢性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肥胖的發生對于疾病的預防有著不利影響,肥胖會導致細胞應急反應能力降低,血管張力受到影響,血流情況發生改變,炎癥因子增加等,根據相關的報道研究顯示,肥胖是導致慢性腎病發生的重要影響因素[7]。根據吳桃梨[8]等人的報道顯示SGLT2i被可以有效的改善肥胖,SGLT2i在人體內抑制腎小球對葡萄糖的吸收,以此將大部分的糖分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并且在排尿過程中帶走人體內的油脂以及熱量,進而加快患者體內的新陳代謝速度,減少胰島素的形成,以此實現改善肥胖現象。
2.2 有效的降低血壓
血壓對于慢性腎病的發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想要對腎病進行預防以及治療,需要對血壓進行有效的控制,通過醫學手段降低患者血壓可以暫緩腎病的發展。王冬雪[9]等人做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當收縮壓保持在110-129mmHg的患者,腎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SGLT2i可以將葡萄糖與鈉離子一起排出體外,以此更好的實現血壓降低。于小勇[10]等人進行相關實驗,使用胰島素的同時使用SGLT2i與不使用SGLT2i進行分組比較,兩組舒張壓與收縮壓數據為-3.19mmHg與-1.58mmHg,數據結果表明SGLT2i的降血壓效果明顯,并且在降血壓過程中不會造成心臟負荷,也不會刺激交感神經。
2.3 強化腎小球過濾功能
在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初期,患者的各項指標都超過正常的生理水平,我們將這樣的情況叫做腎小球的高過濾。很多臨床研究證明糖尿病以及腎病的發生與血流動力學以及新陳代謝有著必然聯系,腎小球的高過濾導致腎功能的負荷增加,同時腎小球的高過濾也是DN形成的重要因素,這與李貴森[11]等人研究結果相一致。安玉等人做了一項報道內容是對不同估算腎小球過濾患者進行分組觀察,研究結果表明腎小球高過濾導致GFR下降。
3、SGLT2抑制劑的安全性分析
SGLT2抑制劑可能造成泌尿系統發生并發癥,該種并發癥的發生可以在臨床醫學治療進行緩解,在實際的SGLT2抑制劑使用過程中會促進患者的新陳代謝,增加葡萄糖以及鈉離子的外排,與此同時有較高的生殖器感染風險,女性陰道炎的發生主要原因是念珠菌的作用[12]。當患者伴有失血、失液以及使用腎毒性藥物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對SGLT2i進行慎重用藥。SGLT2i可以提升鈉離子的濃度,由于鈉離子升高,造成酮的增加,酮的生成可以有效的保護心血管,這樣的作用機制可以很好實現患者血管保護。但是針對以下情況可以導致酮癥酸中毒發生。食物攝取量下降;胰島素下降,血容量下降等,患者出現這種情況時需要立即停止使用SGLT2[13]。SGLT2不僅可以減低患者的血糖、血壓,同時可以改善肥胖、收縮壓、腎小球高過濾等情況,以此實現對糖尿病腎病的保護。同時王宇佳[14]等人根據研究也得出結論SGLT2對于蛋白尿含量可以有效降低,并且促進紅細胞生成,以上的這些功能都可以降低腎臟負荷,起到緩解糖尿病腎病發生的作用。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在進行血糖降低的過程中需要借助腎功能,如果患者有嚴重的腎功能障礙,需要嚴謹用藥[15]。
4、總結
隨著我國的醫療衛生水平不斷提升,疾病的治療也有很大的進展。糖尿病腎病是現階段臨床醫學研究中常見的并發癥疾病,該病發展到后期就會形成終末期腎病,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根據臨床醫學多年的研究發現,SGLT2對于糖尿病腎病有著很好的保護作用。通過SGLT2可以有效的控制腎小球進行新陳代謝,抑制體內的葡萄糖吸收,并通過尿液將其排出體外,與此同時帶走患者的身體熱量,對肥胖現象也有所改善,SGLT2還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壓,強化腎小球的高過濾。但是患有嚴重腎病的患者在用藥過程中需要慎重,因為SGLT2抑制劑在降血糖時會使用腎功能。相關臨床研究表明SGLT2抑制劑對于糖尿病腎病發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參考文獻:
[1]馬亭亭, 李英. SGLT2抑制劑防治糖尿病腎病的研究進展[J]. 臨床薈萃, 2019, 34(7):668-672.
[2]隋超, 陳亞鎮, 賴貽旺.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聯合SGLT-2抑制劑治療糖尿病腎病效果研究[J]. 臨床軍醫雜志, 2018, 046(012):1437-1438.
[3]余洪磊.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價值[J]. 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 2018, 027(002):174-177.
[4]張思泉, 張瑩雯, 沈鑫, et al.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防治糖尿病腎病研究進展[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v.27(20):114-118.
[5]郭詩哲. 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對糖尿病腎病保護機制的研究進展[J]. 復旦學報(醫學版), 2018(2):250-255.
[6]王宇佳, 郝傳明. 鈉-葡萄糖共轉運體-2抑制劑在糖尿病腎病中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意義[J]. 生理學報, 2018, 070(006):663-669.
[7]雷明靜.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對糖尿病腎病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J]. 現代醫藥衛生, 2018, 034(012):1839-1841.
[8]吳桃梨, 王彤, 祝開思. 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對糖尿病腎臟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J]. 山東醫藥, 2019, 59(14):102-104.
[9]王冬雪, 侯繼秋, 孫秀波,等. 鈉-葡萄糖共轉運體2抑制劑在糖尿病腎病中的應用[J].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2018, 037(002):65-69.
[10]于小勇. 糖尿病腎臟病的特異性治療藥物:SGLT2抑制劑[J].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2019(11):967-967.
[11]李貴森.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的腎臟保護[J]. 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 2018, 27(005):451-452.
[12]安玉, 劉志紅.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的代謝調控及心腎保護作用[J]. 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 2018, 27(05):63-68.
[13]李文文, 王奇金. GLP-1受體激動劑與SGLT-2抑制劑在2型糖尿病中安全性的研究進展[J]. 藥學服務與研究, 2019, 019(001):1-4.
[14]王宇佳, 郝傳明. 鈉-葡萄糖共轉運體-2抑制劑在糖尿病腎病中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意義[J]. 生理學報, 2018, 070(006):663-669.
[15]王玲, 李育, 顧春艷. 中藥成分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研究進展[J].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8, 034(005):52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