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敏
摘要:生物疫苗是用于人類疾病預防、治療和診斷的藥品,但在生物疫苗生產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生物疫苗生產質量不合格,進而造成生產時間與成本浪費、危害接種人員健康安全等一系列負面影響。風險管理的目的是防止患者在生物疫苗生產過程中承擔風險,盡量減少疫苗生產風險的影響。本文主要分析風險管理在生物疫苗生產中的應用,旨在保護藥品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關鍵詞:風險管理;生物疫苗生產;利益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230-01
隨著“藥品是關系人們身心健康的特殊商品”理念的不斷深入,我國對生物疫苗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資金和政策投入不斷加大,生物疫苗產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期[1]。風險管理在生物疫苗生產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法規的形式引導生物疫苗生產企業避免發生藥品事故或安全生產事故,最終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由此可見,研究風險管理在生物疫苗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也符合“治病救人,藥品質量至上”的古老格言。
一、生物疫苗生產過程中的風險識別
1.1 人員風險
在疫苗生產過程中,人為因素是造成產品微粒和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因素。由于人體隨時會散發出大量的顆粒物,而這些顆粒物的表面油脂上附著了一定數量的微生物,因此在生產過程中無法對進入無菌區的人員進行徹底有效的處理,質量也受到了影響,且不能保證疫苗的數量[2]。
1.2 設備風險
設備是保證疫苗生產順利進行的硬件條件,其型號、安裝和設計直接關系到疫苗的質量。常見的工藝設備風險包括:①超凈工作臺故障,超凈工作臺為生物疫苗的生產提供了無菌環境[2]。如果超凈平臺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停電或故障,未經過濾的物料在轉運和接種過程中會受到污染;②培養箱故障。該設備主要用于細菌和細胞的培養和繁殖。培養箱一旦出現故障,會直接導致溫度和濕度下降,對培養的細胞數有一定的負面影響;③層流罩的主要作用在于將操作員與產品隔離開,若層流罩發生故障則會造成產品污染, 比如乙肝疫苗的生產工藝為全封閉性的管道生產線,而層流罩生產區域為產品暴露區,一旦出現故障則無法保障制品質量;④合并罐故障:合并罐是生物疫苗生產中的重要設備之一,故合并罐設備出現風險的話,則會對疫苗的無菌操作、均一性等造成影響。
1.3 物料風險
疫苗生產的原料都是生物活性物質,種子庫的制備、登記、儲存等環節存在諸多風險。例如,注冊信息不明確,無法了解生產菌等物質的用途。包裝材料和抗生素也會影響疫苗生產的最終質量[4]。例如,疫苗生產的原料質量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將直接影響制備的細胞和病毒接種的質量,間接影響疫苗的生產質量指標等。
3.4 疫苗生產環境風險
對于疫苗生產來說,生產環境對產品所造成的風險主要來源于生產環境中的微粒和微生物,以及進入生產環境范圍內的物品、設備及人員等可能對產品造成的交叉污染[5]。
二、生產疫苗生產過程中的風險控制
2.1人員風險控制
(1)加強生產人員的管理。從專業知識、工作要求、生物安全
加強對生產相關人員的完整和無菌操作的控制和管理,同時疫苗生產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培訓管理和考核體系,提高生產效率人員質量意識,規范生產操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接觸疫苗,生產造成的污染風險。
(2)加強生產人員的培訓。結合生產人員的工作經驗、崗位、學歷等情況,并參照以往培訓的 評估結果,確定符合自身企業生產特點的培訓方法、 內容及考核方式, 確保員工的資質、健康條件與經驗等均能滿足崗位需求,以最大程度的減少人為危害源所帶來的風險。
(3)加強人員衛生的風險控制。開始工作前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并按照規定的標準穿著; 進入生產車間前,按規定程序進行個人清潔消毒。
2.2設備控制風險
(1)超凈工作臺。在使用完畢后,及時取出工作臺上所使用的試驗用品,針對帶有活菌、活毒的試驗用品應放入滅菌桶中,經過30min 的高壓蒸汽滅菌;待取出試驗用品后,用消毒清潔布沾0.055%. 84消毒液將工作臺進行擦拭,清潔工作完成后,應認真填寫潔凈工作臺的使用、清潔與維護記錄。
(2)培養箱。操作人員需每日用紗布對培養箱的表面進行擦拭;儀器使用完后,需認真填寫培養箱的使用清潔記錄;每年由企業計量室負責培養箱的定期檢驗工作。
(3)層流罩的風險控制。 層流罩應在開啟 0.5h 后方可使用;操作時,需佩戴無菌手套和口罩;進入層流罩后,生產人員不允許直接用手接觸層流罩的風簾;消毒劑應每月更換使用,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
(4)合并罐的風險控制。 為了確保合并罐能正常工作,操作人員在使用完畢后用干紗布將其擦拭干凈。同時,加強對儀器設備的檢查和養護,以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
2.3 物料風險控制
針對進入倉庫的物料,應按照其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生物學特性等進行存儲與養護,并合理規劃倉庫的格局,避免物料性質發生變化;物料在進入倉庫前需經過嚴格的質量檢驗,針對合格、不合格或待檢原輔料應分批次存放,且不同狀態的物料應使用不同顏色進行標記。
三、 結語
為避免疫苗生產過程中出現交叉污染等風險,疫苗生產企業應對整個疫苗生產過程進行合理驗證,并對生產過程進行深入的風險評估和研究。合理分析各種風險源對產品質量的影響,真正發揮風險管理的作用,從而降低各種風險,真正實現疫苗產品質量的持續提升,進而保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參考文獻:
[1]錢小愛,賈斯月,李瓊,鄧鵬,王兆,楊北方,王雷,王文娟,江湖大川,官旭華,朱鳳才.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Ⅰ期臨床試驗各環節風險管理與質量控制[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 2021,34(07):883-887.
[2]歐陽楠,薛志革.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無菌生產工藝風險評估[J].國際生物制品學雜志.?2020,(02):82-83-84.
[3]孫琴,周春寧,馮曉蕾,陳勇,陳智高.運用質量管理體系規范疾控機構疫苗流通活動初探[J].江蘇預防醫學.?2019,30(06):705-707.
[4]林振順.構建疫苗四道防線,構筑疫苗全過程安全體系——《疫苗管理法》立法淺析[J].中國食品藥品監管.?2019,(07):13-19.
[5]宋華琳.疫苗管理的體系建構與法律制度創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立法解讀[J].中國食品藥品監管.?2019,(0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