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香
隨著社會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女性由于易發脾氣、易怒等原因導致自身疾病頻繁出現。子宮肌瘤是女性患者的常見婦科疾病,患有此種疾病之后會表現出哪些癥狀呢?應該要如何接受治療或提前采取預防措施呢?這是本篇文章需要探討的話題。
一、什么是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處比較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主要由平滑肌以及結締組織形成,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或者是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子宮肌瘤會越長越大或越長越多,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女性的生育功能,所以育齡期的婦女一定要多加注意。
二、子宮肌瘤表現出的癥狀
子宮肌瘤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對周圍靜脈血管形成壓迫,進而改變宮腔的體積和形狀,導致女性月經異常現象出現,通常表現為月經量的增多和經期的延長。同時子宮肌瘤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在慢慢生長過程中如果超出了盆腔,患者則會在腹部摸到腫塊,平躺在床上時,可以觸摸腹部進行自檢。生長到過大狀態的子宮肌瘤可能會壓迫到患者的輸尿管,導致排尿困難問題出現,壓迫到直腸還有可能會引起下腹的墜脹感以及便秘問題。
三、子宮肌瘤的正確治療方式
醫生們認為無癥狀患者可以進行觀察,建議每3-6個月復查一次,要求是子宮肌瘤大小小于三個月妊娠子宮的大小。子宮肌瘤是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雌孕激素的攝入能夠導致子宮肌瘤迅速增大,所以在藥物治療方面,我們可以應用一些具有抑制卵巢甾體激素分泌或者是抑制其作用的一些藥物來達到使肌瘤體積縮小的目的,從而減輕因此產生的癥狀,但藥物治療無法實現子宮肌瘤的根治。臨床醫師建議腫瘤小于三月妊娠子宮大小且癥狀較輕,已經接近絕經年齡且全身情況不能接受手術的患者,可以選擇藥物治療。雄激素的使用能夠與雌激素進行對抗,促進子宮內膜萎縮,從而減少出血量,但這種治療方式須因人而異,一定要謹遵醫囑。對于那些肌瘤體積較大的患者還是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或者是子宮肌瘤癥狀已明顯,導致繼發性貧血的患者,也應當考慮手術治療。對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應該要想辦法將子宮肌瘤摘除,同時保留子宮;而對于生育沒有要求的患者,也可以考慮是否進行子宮全切術或者是次全切術。如果患者為50歲以下的女性,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應盡量幫其保持住一側的卵巢。隨著臨床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微創和介入治療已然被應用于臨床手術當中,可以通過阻斷子宮動脈或高強度聚焦超聲的方法使子宮肌瘤壞死吸收或體積縮小,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既能保留子宮,又能夠幫助患者解決經血量過大或是貧血等問題。
四、子宮肌瘤應該要如何預防
想要切實有效的預防自身出現子宮肌瘤,首先我們應該要對于與這種疾病發展相關的因素進行了解,臨床強調飲食習慣、肥胖以及使用性激素類的藥物對于子宮肌瘤的影響都是比較大的。
1.飲食:每一個人的飲食習慣都不盡相同,偏愛肉食的女性相較于素食女性患有子宮肌瘤的比例會更大一些。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2.肥胖:子宮肌瘤的出現也與女性機體的肥胖存在一定關聯,女性體重如果超過10千克,那么子宮肌瘤的發生風險也會相應增加兩成。控制好體重,也是我們預防子宮肌瘤的有效途徑。
3.激素:由于子宮肌瘤是激素依賴性腫瘤,如果服用了性激素類藥物容易促進子宮肌瘤增大,服用抑制性激素分泌藥物則會導致子宮肌瘤縮小,所以在治療時不要盲目口服激素類的藥物或者使用含激素類物質的美容保健品。如果必須使用,一定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聽從醫生的指導。
4.性生活:女性性生活過于頻繁會導致盆腔長時間處于充血的狀態,增加盆腔感染的幾率,成為子宮肌瘤的誘發因素。所以女性也一定要節制自身的性生活。
5.壓力:現在人群生活壓力都較大,子宮肌瘤的出現與長期承受較大壓力有關。如果女性自身長期因為工作或生活當中的事情處于焦慮煩躁的情緒當中,容易使自身內分泌失調,卵巢功能也會相應受到影響。如果較大的壓力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調整,就會導致子宮肌瘤的患病風險提升。
除了積極有效地規避以上所提及的誘發因素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要保持規律的作息,保證合理的飲食。盡可能維持體內內分泌的平衡穩定,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避免過于肥胖。同時還要借助于運動緩解生活及工作中的壓力,避免負面情緒經常產生。女性朋友應盡量避免使用含有性激素的化妝品、保健品等等,保持規律的性生活,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定期的體檢工作。
希望每位女性都能夠對于自身的身體健康加強重視。即使真的檢查出來了子宮肌瘤,也不用過于害怕,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是可以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