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婷婷 申培培

摘要:目的:針對性皮膚管理干預對重癥監護室患者壓瘡預防的分析。方法:將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接收治療的46例重癥監護室病人進行研究,按照就診的先后順序進行分組,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3例。對照組病采用常規的皮膚管理形式,觀察組采用針對性皮膚管理,比較兩組病人的壓瘡、滿意度、生活質量情況。結果:觀察組病人的壓瘡、滿意度、生活質量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存在巨大差別(P<0.05)。結論:對重癥監護室患者進行針對性皮膚管理,有效控制壓瘡的出現,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促進患者的預后良好恢復,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針對性皮膚管理;重癥監護室;壓瘡
壓瘡被稱為壓力性潰瘍,因長時間遭受壓迫而誘發的局部皮膚及組織受損,是衡量醫護護理質量水平的準則之一。在重癥監護室的患者因病情較為危急、意識障礙、長時間躺床、營養不良等情況,易形成壓瘡[1]。壓瘡現象的出現,不僅增加患者的疼痛感,還會延長治愈時長,增加治療難度,壓瘡未得到有效治療,易出現感染情況,促使患者出現死亡。鑒于此,本文就我院特定時間接受治療的重癥監護室患者開展研究,詳細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接收治療的46例重癥監護室病人進行研究,按照就診的先后順序進行分組,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3例。對照組中男13例,女10例;年齡23-69歲,均值為(47.65±11.22)歲。觀察組中男8例,女12例;年齡24-71歲,均值為(48.66±11.52)歲。全部病人一般年齡、性別、基本病例信息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病采用常規的皮膚管理形式,即醫護人員定時整理床鋪,建議患者多做翻身運動,縮短局部組織受壓的時間等。
1.2.2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針對性皮膚管理。(1)基礎性護理,醫護人員每個3小時輔助患者翻身、變換體位,查看其皮膚是否存在紅腫情況。此外,可為患者更換透氣性好的床墊,并確保床鋪干凈、整潔。(2)皮膚呵護,每天對患者的頸部、骶尾部等位置的皮膚進行清洗,保持皮膚的干爽,避免因汗液造成皮膚潮濕引起感染現象。(3)壓瘡治療,祛除局部受壓情況,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的血運情況,對患者使用泡沫敷料,可加速創面的愈合速度[2]。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病人的壓瘡、滿意度、生活質量情況。(1)生活質量情況,其包含身體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情感功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以( ±s)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結果
2.1比較兩組病人的壓瘡、滿意度、生活質量情況
由數據可知,觀察組病人的壓瘡、滿意度、生活質量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存在巨大差別(P<0.05),見下表。
3.討論
重癥監護室所接收的患者都是病情較為危急的患者,時長處于昏迷狀況,不能自行翻身或者活動,易產生壓瘡的情況,促使感染、敗血癥等情況的發生,增加治療難度[3]。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皮膚管理,避免感染情況的產生。
觀察組病人的壓瘡、滿意度、生活質量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對于患者進行翻身、變換體位,有利于減少患者局部受壓,避免壓瘡的形成;選用泡沫敷料,透氣性好,利于創面良好愈合,避免發生感染現象[4]。對患者進行皮膚的清洗,防止皮膚過于潮濕,滋生細菌,誘發感染的出現,增加治療難度。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皮膚管理,便于患者減少對局部的壓迫,減少壓瘡的出現,有效預防感染情況,促進創面的愈合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
綜上所述,對重癥監護室患者進行針對性皮膚管理,有利于減少感染現象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上升,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黃惠仙,姚小琴,林陽妹. 手術室系統化皮膚管理護理措施在預防骨科患者壓瘡中的價值分析[J]. 中國醫藥科學,2019,9(13):78-81.
[2]孫冬麗. 分析重癥監護室壓瘡風險管理體系的研究與應用[J]. 全科口腔醫學雜志(電子版),2019,6(23):92,95.
[3]羅朝暉,李木衛. 手術室皮膚管理在骨科患者術后壓瘡預防中的應用[J]. 罕少疾病雜志,2019,26(3):84-86.
[4]馬蓓,塔克西·曹科. ICU重癥患者壓瘡綜合護理干預效果及滿意度和措施觀察[J]. 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