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 連俊蘭
“醫生,我兒子半年沒長個了,這幾天我晚上都睡不著覺,幫忙看看是怎么回事啊?”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兒科診室,一位媽媽帶著孩子焦急地說。
接診醫生章首苑了解到,男孩小浩15歲,已經進入青春發育期,半年來都沒長個兒,身高一直停留在160cm,比同齡孩子的平均身高矮了10cm。骨齡片顯示,小浩的長高空間只有1~2cm,也就是說,最終身高可能只有162cm,而按照父母身高,小浩的預測遺傳身高應在172cm左右。小浩被診斷為“性早熟”。
“怎么可能只有162?我和他爸都不矮啊!”小浩媽媽一下子難以接受這個結果。她告訴章醫生,同班男生個個身高都超過了小浩,別人也總寬慰她:“小浩可能晚熟,現在長得慢,以后會快起來的。”所以家里人都沒放在心上。
經詢問,小浩從小就喜歡吃炸雞、薯條這類食品。八九歲的時候就開始長胡子、喉結,睪丸增大,可惜這些情況當時都未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小浩媽媽現在想來后悔莫及,小浩已經錯失治療時機。
無獨有偶,8歲女孩瑩瑩一年前檢查出“矮小癥”。她7歲時的身高只有116cm,之前一直在老家醫院用生長激素進行治療,用藥一年后身高增長約10cm。但近期家長發現孩子乳房開始增大,擔心孩子提前發育,趕緊帶孩子到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就診,拍片結果顯示骨齡已經達到9歲孩子的標準。性早熟激發試驗后,醫生根據激素水平制定抑制提早發育的方案。
每年暑假,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兒童生長發育門診的小患者就多了起來,有不少孩子被診斷為“性早熟”。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兒科主任詹璐提醒,近年來,小朋友性早熟的發病率有所升高。如何保證孩子正常長高,防止孩子提前發育,需要家長科學地管理孩子的飲食、運動、睡眠、情緒等各方面。
女孩在8歲以前,男孩在9歲以前,呈現性發育征象,即為性早熟。臨床大多數病例為特發性真性性早熟,這是一種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軸提前發動、功能亢進、可導致生殖能力提早出現的性發育。
相關研究表明,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及母親初潮年齡等環境和遺傳因素與兒童性早熟的發病密切相關。
●均衡飲食和適度運動
現在家庭生活環境越來越優越,營養狀況得到改善,兒童生長發育出現了加速趨勢,且近年來市場上出現的“促早熟”的動物、禽肉,反季節“催熟”的蔬菜和水果等,以及洋食品、油炸類食物等過高的熱量,會在孩子體內轉化成多余的脂肪,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性早熟。
家長應避免孩子過多攝入以上食物,均衡孩子的飲食。監督孩子每天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等,以保證身體發育需要。在飲食結構上要葷素搭配合理,忌過度攝入高能量食物,防止營養過剩;減少一些植物類助性食品,如蔥、蒜、韭菜等;減少食品添加劑的攝入。
同時加強孩子的運動量,增加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堅持運動,增強體質。
●拒絕盲目進補
補品是孩子性早熟的元兇之一,一些家長常給孩子吃增食欲、益智健腦、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殊不知,這些補品當中,常常含有激素成分,長期服用,可引起孩子血液中的激素水平上升,從而導致孩子性早熟。如動物初乳、蜂王漿等,以及可入藥的大補類食品,都會改變孩子體內正常的內分泌環境。
●避免接觸不良信息
隨著媒體的發展,報紙、電視、網絡等刊登和播放的成人電視節目,可能讓孩子不由自主地耳聞目睹,刺激下丘腦垂體神經的反射,可能會使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軸提前發動。
應避免給兒童接觸超越其性心理年齡的行為畫面,讓兒童少唱愛情流行歌曲,不給兒童看愛情片、愛情小說,要選擇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內容。不帶孩子進出酒吧、迪廳等不適合孩子的娛樂場所。夏季游泳家長應給孩子選擇恰當的泳裝和適合的游泳場所。
●妥善保管藥品和化妝品
臨床上,有部分假性性早熟的孩子是因誤服了避孕藥而引起的。因此家里的避孕藥要妥善保管,杜絕孩子誤服的可能,同時教育孩子不能隨便亂服藥。
兒童皮脂腺尚未成熟,皮脂分泌量少,皮膚的屏障防御功能較弱,而成人化妝品中大多含有香料、防腐劑和各種有機化合物等化學成分,這些物質極易進入兒童體內。家長應妥善保管化妝品并正確教育孩子。
●盡量避免塑料制品
現在有些家庭習慣叫外賣,外賣的包裝餐盒大多是塑料制品,包括兒童經常使用的塑料水瓶、奶瓶、塑料碗等器具。塑料產品以及洗滌劑、農藥等,到大氣環境中經過分解會產生類似于雌激素樣的活性物質,高溫條件下易遷移至食物,通過食入或皮膚接觸,導致孩子性早熟。
●保證關燈睡覺
光線會影響大腦中的內分泌器官松果體的正常工作,會減少松果體褪黑激素的分泌,引起睡眠紊亂后可能導致卵泡刺激素提前分泌,從而造成性早熟。
由于褪黑素在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分泌最旺盛,但有光源便停止分泌,所以孩子夜間睡覺時,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最好不要開燈睡覺,保障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家長要關心孩子生長發育的情況,留意孩子是否有性發育的跡象。如有發現,應及時去醫院診療,早治療可以挽回一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