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晶 詹雲荷
摘 要:武漢市作為中部地區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在全國旅游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武漢市的旅游業發展對帶動武漢市乃至整個中部地區的旅游產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通過問卷調研以及深度訪談了解武漢市近年來的旅游業發展狀況,并為旅游業后續發展提出以下建議:①政府應以政策來引導武漢市旅游業的發展,著力提升武漢市城市旅游形象、推動武漢市更深層次的文旅融合發展以及完善旅游服務體系;②旅游企業也應多元化發展,積極進行智慧旅游建設、結合市場完成企業的轉型升級。希望對武漢市旅游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及路徑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旅游產業;文旅融合;智慧旅游;武漢市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武漢商學院校級科學研究項目(2020KY008)。
旅游業是指以旅游者為對象,憑借旅游資源和設施,向旅游者提供旅游產品及服務的行業[1]。馬波預測中國經過20多年的發展將成為世界上旅游市場份額占比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國家之一,在旅游業數量規模擴大的同時,旅游產業的運營在未來將發生重大變化[2]。程玉、楊勇等對新中國旅游業的發展進行回顧,認為新時代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重點落在旅游者上,要以市場為主導。旅游業的發展趨勢應以旅游者為中心,以市場為核心,優化旅游產業結構,旅游產品由偏“量”向偏“質”的方向提升[3]。通過對相關文獻的研讀與分析不難發現旅游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行業,它會隨著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市場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并且對于旅游業的研究是離不開對旅游者的深入研究,因為旅游者的感知與意見是最能反映旅游業發展變化并為旅游業的發展指明方向。
基于此,本文運用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針對前往武漢市旅游的旅游者進行調研,針對其對武漢市城市旅游形象感知以及旅行社、酒店、景區的實際行為選擇與心理預期方面進行研究探討。同時,對近年來全國以及武漢市的旅游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再結合調研結果對武漢市的旅游業發展提出相應建議。
(一)全國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如表1所示,筆者統計了近10年旅游業發展情況,旅游人數從2011年的26.41億人次一躍到2019年突破60億人次,由此可見,我國的旅游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同時,我國的旅游總收入主要由國內旅游收入構成,國內的旅游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我國的旅游業在就業崗位上的貢獻率一直排在世界首位,旅游業整體的貢獻排名第二。在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同時也擴大了旅游就業圈,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和從事旅游行業。
中國旅游投資規模也處于世界第二的地位,旅游業的投資主體越來越多元化,投資規模也逐年遞增[4]。近年來,隨著其他行業的投資遞減情況下,人們旅游需求卻逐漸上升,大量資本涌入我國文旅產業,如政府、非旅企業等。
由圖1可以看出,2019年以前國內旅游人數一直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2020年國內旅游人數為28.79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為2.23萬億元,較上一年同比下降了52.1%和61%。
結合圖2所統計的2020年各季度數據進行綜合分析,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旅行社、酒店和景區的發展情況不理想,但是隨著全國各地各種惠游政策、旅游直播促銷等新的旅游激勵政策的出臺,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旅游業出現較高幅度的增長,2020年國慶期間全國各大景區旅游人數都處于爆棚階段,由此可以看出旅游者對旅游的熱情不減。
(二)武漢旅游發展現狀
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旅游年度報告顯示,武漢市旅游業在2015—2019年期間的發展呈持續平穩增長的態勢。從圖3可以看出,國內旅游人數從2015年的2.05億人次到2019年突破了3億人次。圖4顯示,海外游客人數同樣也是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到2019年達到312.04萬人次。由此可見,武漢市旅游市場的前景發展還是十分可觀。
旅游業在武漢經濟發展中也占重要的比重。圖5顯示,武漢市旅游業總收入從2015年到2019年也呈上升趨勢。2015—2019年,2016年的增速較大,同比上一年增長了14.03%。從武漢市的國內旅游人數、海外游客人數以及旅游總收入來看,武漢市旅游業的發展是整體呈向上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