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諒 魯明勇
摘 要:作為旅游業的中流砥柱,旅游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本文以在我國滬深A股上市的22家旅游類企業為研究對象,從“盈利、發展、償債、營運”四個方面出發,運用SPSS25.0軟件進行因子分析,對選取的旅游上市公司2020年的綜合經營績效水平進行探究。結果表明,中國中免、麗江股份、華僑城A的績效綜合得分排名前三,表現出企業的自身基礎扎實、抵抗風險能力較強、經營狀況穩定。此外,大部分旅游上市公司在2020年的經營發展既不理想也不均衡。因此,筆者根據因子分析結果,提出改善經營狀況的建議,希望能為旅游上市公司提升整體績效水平提供參考,為推進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出一份力。
關鍵詞:旅游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F592;F224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吉首大學2020年校級人文社科研究生項目(20SKY112)。
旅游上市公司是旅游企業的代表和標桿,其經營情況和績效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旅游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國與旅游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相關的研究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2008年后研究文獻逐漸增多。唐霞以2004年在滬深上市的旅游企業為研究樣本,運用描述性統計和回歸分析法,探究股權結構和企業經營績效之間的關系[1];張鐘方等以2006年至2009年掛牌上市的旅游企業為樣本,多方面評價企業社會責任,分析旅游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之間的關系[2];楊京波截取2004年至2009年的非均衡面板數據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采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對影響我國旅游類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關鍵性公司治理因素進行實證檢驗[3];張運來和王儲截取2004至2012年九年間在滬深交易所掛牌的旅游業上市公司的184個樣本數據,利用多元回歸分析法檢驗了旅游業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對其公司風險的影響[4];陳詠英等以19家國內旅游行業上市公司和4家國外旅館類上市公司的截面數據為樣本,采取多元回歸分析法探究旅游企業負債融資水平對經營績效的影響[5];丁瑋蓉等以我國34家上市旅游企業2007至2018年的面板數據為研究對象,使用固定效應模型考察了政府補貼對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6]。綜上所述,國內對于旅游類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研究主要以相關性分析和經營績效影響因素為主,單獨分析國內旅游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研究較為少見。本文以在我國滬深A股上市的22家旅游類企業為研究對象,借助SPSS25.0軟件評價2020年我國旅游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根據評價結果分析旅游行業中發展相對良好的企業,對于行業內企業績效的提升、企業相關利益者的決策以及旅游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實際意義。
本文參照以往文獻中有關旅游上市公司的研究,剔除2010年以后上市的旅游類企業以確保研究數據的代表性和準確性。選擇標準是在滬深A股上市的餐飲類、酒店類、景點類、旅游綜合類和其他休閑服務的企業,最終選擇了22家旅游類上市公司。分別從企業經營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四個方面,選取9個關鍵財務指標數據。本文數據來自CSMAR、新浪財經和巨潮網公布的旅游業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及相關報表。
本文運用SPSS25.0對選取的22家旅游上市公司的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再做因子分析。首先得到整個數據的KMO值為0.673,Bartlett球形檢驗值為167.765,顯著性水平為0.000,這表明選取的數值符合做因子分析的前提條件。其次,采取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得到矩陣的總方差解釋,結果如表1所示。前3個公因子的初始特征值均大于1,累積貢獻率為83.651%,說明前3個公因子能較好地解釋初始9個因子的信息,運用提取主因子的碎石圖也得出大致吻合的結論,因此提取前3個公因子進行因子分析。
以初始載荷矩陣為基礎,運用最大方差法進行正交旋轉,得到旋轉后的成分矩陣,結果如表2所示。3個公因子在9個財務指標上的載荷不同,分別體現企業不同方面的能力。根據旋轉后成分矩陣的結果,選取的9個財務指標因素可歸類為3個公因子,將公因子F1、F2、F3分別命名為盈利和發展能力因子、償債能力因子以及營運能力因子(見表3)。
根據上述數據,運用SPSS25.0軟件計算因子得分并做排序處理。其中,綜合得分=(F1*46.531% + F2*25.645% +F3*11.475%)/83.651%,通過最后的綜合得分情況對我國旅游上市公司進行績效評價,結果如表4所示。
主因子和綜合績效得分越高,表明該旅游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越好。從績效綜合得分來看,其中有10家企業績效綜合得分為負數,占據樣本量的45.5%,這與宏觀環境的影響相關,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中國中免、麗江股份、華僑城A的績效綜合得分排名前三,表現出企業的自身基礎扎實、抵抗風險能力較強、經營狀況穩定。
從3個公因子細分來看,華僑城A、中國中免、三特索道在盈利和發展能力因子中表現突出,表明這3家企業獲利能力和發展潛力較大,但華僑城A和三特索道的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排名靠后,企業今后要加強這兩方面的管理提升;麗江股份、黃山旅游、峨眉山A在償債能力因子中表現突出,表明這3家企業債務風險較小,具有穩定的償還債務能力,但它們的營運能力還有待優化;中國中免、首旅酒店和號百控股在營運能力因子中排名前三,表明同行業中這三家公司資金利用效率較高,但首旅酒店的償債能力因子得分排第17位致使績效綜合得分不高,該企業應該增強債務風險意識。
旅游上市公司是旅游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之相關的利益代表了旅游行業的主要利益。整體來看,2020年一些旅游企業的盈利情況并不樂觀,在選擇的22家旅游上市公司中,經營績效綜合得分最高的中國中免整體表現相對較好,而其余企業的經營發展都存在薄弱環節,管理者需要關注企業的均衡發展才能提升企業的整體績效水平。
針對上述問題,上市公司可以加強現金流管理,采用“開源節流”的方式,加速資金的回籠,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防止資金鏈斷裂;要抓住數字化機遇,創新業務模式,提高營業收入;要重視債務風險,合理利用財務杠桿,提高企業償債能力。企業的持續健康運行就是要全方位加強盈利、發展、償債和營運能力四個方面,提升整體績效,從而推動旅游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1] 唐霞.我國旅游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的實證分析[J].旅游科學,2006(2):47-53.
[2] 張鐘方,趙君.旅游企業社會責任與績效的關系研究:以上市旅游企業為例[J].江蘇商論,2011(7):97-98.
[3] 楊京波.中國旅游類上市公司經營績效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視角和非均衡面板數據的分析[J].旅游科學,2011(2):73-84.
[4] 張運來,王儲.旅游業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能夠降低公司風險嗎 ——基于2004—2012年A股上市公司數據的實證研究[J].旅游學刊,2014(11):25-35.
[5] 陳詠英,胡陽.旅游上市公司負債融資水平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兼與國外企業比較[J].財會通訊,2019(5): 31-35.
[6] 丁瑋蓉,丁潔瑜,王紅建.企業特征、政府補貼與上市旅游企業績效:基于旅游產業外部性的理論分析[J].旅游學刊,2020(10):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