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44年,聯合國貨幣金融組織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開啟霸主地位。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據著霸主地位,為美國經濟帶來了巨大利益。當前,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國經濟形勢不好,面臨著較大的壓力,美國也不例外。除了應對自身的國內矛盾,還有復雜的國際形勢,美國的霸主地位開始動搖。針對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為緩解當前經濟壓力,轉嫁國內矛盾,美國開始超發美元,刺激出口,減輕外債負擔。但是,這些措施不可避免會對大宗商品價格產生影響。畢竟,全球在開展交易過程中是以美元進行定價,一旦美元超發,便會影響到大宗商品的價格。本文主要從世界經濟形勢以及美元超發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兩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美元超發;大宗商品價格;農產品;石油;金屬
本文索引:白若冰.<標題>[J].中國商論,2021(18):-023.
中圖分類號:F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9(a)--03
1 世界經濟形勢
1.1 歐洲經濟形勢
歐債危機已經被輿論媒體重復了千遍,其嚴重程度不言而喻。實際上,個人以為歐洲的危機主要體現在三個不同縱深的層面上。第一個層面是政治層面的斗爭,德法等大國為了實現各自的政治目的,將歐債救援行動作為籌碼放在談判桌上,拖延了危機解決的時間。第二個層面是歐洲體制的深層原因,例如歐洲沒有統一的財政體系,各國勞動力無法自由流動,各國稅率不統一,經濟發展水平和支柱產業大相徑庭等問題,都注定了統一貨幣背后制度不統一的矛盾,注定了歐債危機多舛的命運。簡單點說,從制度層面,歐債危機是沒有那么容易根除的,寬松政策的作用相當于西藥退燒,雖能緩解病痛,但未必治本。第三個層面也是最深層次的,即便歐債危機最終能夠得到解決,歐洲各國通過量化寬松政策和體制改革渡過最艱難的時刻,然而隱藏在整個危機背后的,是歐洲人口紅利結構的變化以及歐盟成員國的產業結構缺乏持續的競爭力等深層次問題。也就是說,歐洲生產競爭能力的下降,長期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并不會因為解決了歐債危機就一勞永逸,低迷的經濟形勢很有可能延續較長的時間,這才是歐洲面臨最大的麻煩。從以上三個層面來說,歐洲所面臨的宏觀形勢很不好。
1.2 美國經濟形勢
與麻煩纏身的歐盟,甚至全球很多重要經濟體相比,作為貨幣霸主的美國,目前的經濟形勢也不樂觀。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后,如今美國的金融機構已經不像當初那樣持有大量的有毒金融資產(次級債),自身抗風險的能力顯著加強,定時炸彈已經基本被排除。但是,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美國政府在控制疫情方面的無能,為美國醫療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讓企業在經濟活動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美元,仍舊是國際公認的結算貨幣之首,仍是資產的首選避風港灣。但是,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各國經濟出現困境,中國卻能夠殺出重圍,成為2020年唯一正增長的經濟體,挑戰著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不再是資產的首選避風港灣。
1.3 中國經濟形勢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新冠疫情影響了全球的經濟形勢。中國首先面對這項挑戰,從武漢封城到武漢的開放,中國在抗疫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也為中國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新冠疫情,不僅為各國政府管理發出了挑戰,也為各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具有巨大的消費潛力。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出口面臨巨大壓力,企業紛紛轉入內銷,而中國企業的經濟活動受到的影響較小,仍舊能夠率先開展各項經營活動,為中國經濟增長貢獻力量。中國良好的經濟形勢和世界相對困難的經濟形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美國而言,更是如此,面對內憂外患的形勢,它迫切需要轉嫁國內矛盾,為美國國民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而印刷美元便是最好的方式之一。第一,中國作為美國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之一,會對中國的經濟形勢造成一定的影響。第二,能夠增加出口,緩解當前美國經濟壓力。
2 美元超發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
當前,全球的經濟形勢雖然沒有得到全面遏制,但是經濟形勢仍在一定程度上好轉,經濟形勢的扭轉,企業生產迎來了正常的發展,必然會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從而帶動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回暖。這也說明了全球經濟形勢朝著較好的方向發展。
一般來說,商品價格會受到供給的影響,但影響到大宗商品價格的不僅僅是供給,還有整個經濟形勢的發展,主要有工業需求、投資需求以及自身供給。投資需求中的貨幣量以及貨幣政策便是會影響到整個大宗商品價格的因素之一。美國當前采用寬松的貨幣政策,超量發行貨幣。當前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不容樂觀,經濟增長緩慢,工業發展需求量不像之前,很多時候大宗商品的需求量逐漸放緩。但是受到各國經濟發展的影響,特別是各國出口政策的影響,商品的供給也會受到影響。總之,對于大宗商品的價格來說,需要綜合考慮到當前的經濟形勢以及各國的出口政策。
2.1 農產品(大豆)
1995年之后,中國成為大豆進口國,且進口量逐年攀升。一般來說,農產品的價格走勢和美元并沒有直接關系。但是,中國作為大豆的主要進口國之一,且國際交易中使用美元,此時美元的發行量便對大豆的價格起到了一定的影響。雖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以美國為代表的美洲國家,包括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占據著全球大豆產量的絕對控制地位,毫不意外,美國成為大豆的定價中心。貿易量趨于穩定,美元對大豆價格的影響便不夠明顯。但是中國對大豆的需求不斷攀升,受到美元貶值的影響,進一步刺激美國大豆的出口,大豆的價格將在一定程度上下降。當然,從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來說,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經濟正增長國家,對大豆的需求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對大豆產生價格波動也是相對有限的。在實際大宗貿易交易中,列舉了大豆這一農產品,主要是考慮到大豆對中美兩國之間的影響。
2.2 石油
石油,作為工業發展的黑色血液,對國家經濟建設有著重要影響。美元作為國際原油價格的計價貨幣,對原油價格的影響遠遠高于其他貨幣,如歐元、日元等。貨幣匯率的變化原則也會影響原油價格走勢。理論上,當美元貶值時,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價格從歐元或日元角度來看,就顯得便宜,需求量就會上升;反之,美元升值時,以歐元或日元計價的原油價格就偏貴,原油的需求量就會下降。美國超量印發美元,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造成美元貶值,對其他貨幣來說,就能夠購買更多的商品,需求量便會逐漸上升,有利于擴大進口。但是,美元貶值會影響到整個國際上大宗商品的價格,造成價格的上漲。大宗商品既是投資品也是企業生產的必需品,與企業生產息息相關。顯然,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反彈無疑會對下游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帶來較大的撬動效應,使企業生產價格上升,企業利潤也會下滑。同時會帶勞動力成本價格的上漲,這樣也有可能推動全球通貨膨脹的程度加深,當然中國的通貨膨脹率也有可能會上升。美國通過超量發行美元,將其通脹壓力轉到其他國家。另外,石油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較大,不能單純的從美國的貨幣政策來說明對價格的影響。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由于自身對石油的消費量很少,中東所產石油90%以上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是世界上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對世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美國在此充分發揮自身的霸主地位,加強對石油開采量的控制,實現對石油價格的控制。因此,從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來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但是美國在其中起到的影響仍舊是不容忽視的。美元霸主地位,便是充分為美國經濟發展服務的。根據國際環境,適時調整國家貨幣政策,轉嫁通貨膨脹壓力,為自身的經濟發展開創較好的形式。
2.3 金屬
2.3.1 貴金屬(黃金)
黃金,作為一種金融屬性最強的大宗商品,供求關系相對比較穩定。一般來說,隨著通脹預期的抬升,黃金價格應該上漲。但是就以往的經驗來說,美國的通脹水平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格林斯潘引入通脹預期管理的概念后,通脹水平都處于比較穩定的態勢,對黃金不足以構成明顯的影響。黃金的價格一直趨于穩定,并未出現大幅度的波動。當前,美元超發會造成美國乃至全球的通貨膨脹,進一步造成黃金價格上漲,黃金會受到避險情緒影響。但是長期來說,一大波寬松的經濟政策過后,一定會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因此,對于黃金的價格來說,應該是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并不會影響其本身的基本邏輯。
2.3.2 基本金屬(銅)
銅,作為工業生產的基礎性金屬,價格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美元作為計價單位對銅價有較大的影響。從供求方面來說,產能過剩,便會造成銅價的下跌,一旦產能縮減,便會出現價格上漲的情況。目前世界主要銅精礦生產國有智利、秘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中國等,用美元開展交易活動,對于美國來說,生產成本趨于穩定,美元的超發并不會影響到美國的生產成本。長期以來,南美國家維持弱勢貨幣政策,以便通過刺激出口拉動經濟,基本和美國持平,受到的影響也是比較小的。但是,對于歐洲國家而言,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對于歐元區來說,美元超發會造成美元貶值,使得歐元區以美元計算的銅的生產成本上揚。對于中國等一些銅消費的主要地區來說,美元的超發會進一步降低這些國家的消費成本,對于拉動進口具有積極意義。從長期來看,美元貶值所影響的消費性需求也是有限的。從中線角度來看,美國巨額的經常性貿易赤字,持續擴大的財政赤字,巨大的利率差都決定了美元的弱勢格局不會改變。美國超量印發美元會造成銅價格的上漲,全球經濟形勢好轉也將會造成銅需求量的增加,加快銅價格上漲的趨勢。在單邊市場中,銅價與美元相關性弱化,當時的供需關系以及市場投資心理是影響銅價運動的主要因素,美元強弱的重要性就降低了。即便美元和銅價出現正相關,也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銅價的運行趨勢,這也是為什么從長期圖表上也會發現美元匯率與銅價呈現正相關運動現象的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反作用會部分抵消銅價的波動幅度,而當美元走勢與銅價走勢負相關時,美元就會推動當前銅價沿著既有的路線繼續前進。在振蕩行情中,美元對銅價的重要性就會顯現出來。振蕩行情本身說明基本面供需關系穩定,價格缺乏單邊運動的能量,市場交易行為也趨于理性。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元的走勢就顯得異常關鍵,與銅價的負相關性也會得到高度反應。因此,美元與銅價的關系在不同的階段應當區別對待,并且從美元對銅價的影響力度上判斷行情的性質。
2020年全球發生疫情,美聯儲在短期釋放大量的流動性,雖然緩解了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但是也留下了巨大的隱患,首當其沖的是美元的貶值。銅市場目前正在從供需平衡轉向供需缺口,美元的貶值促進了銅價的上漲。同時美元的貶值也代表了美國和美元信用正在逐步塌陷,這也加劇了市場對沖美元信用弱化的需求,銅作為兼具工業屬性和金融屬性的商品,受到了很多保值增值的主體的關注,這部分主體的買入行為也加劇了銅價上漲。
3 結語
大宗商品作為一種投資產品,由于受到全球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比如美國為恢復經濟擬再次擴大基建規模,美元的寬松環境暫時難以收縮,這樣使得全球民眾防止財富縮水以及資產保值增值意識增強,而大宗商品也是一種比較好的保值投資品,這樣在配置資產上無論是投資機構或是個人投資者,都有可能傾向于大宗商品尤其是大宗貴重金屬商品。這無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反彈。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時間持續期由兩方面因素決定:全球經濟恢復程度以及寬松貨幣政策的收縮時間。全球經濟恢復得越快、復蘇狀況越好,大宗商品價格反彈的幅度就會越大;而持續時間主要看各國貨幣政策的變化與轉向時間,如果全球立即抑制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則大宗商品在一種程度上可能就下降。因此,美元的超發會對大宗商品的價格會起到一定的影響。但是,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各國之間的交流日漸頻繁,中國也開始積極構建以“人民幣”為中心的交易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在降低美元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總之,從當前的經濟形勢來說,總體是朝著健康的正向發展,對大宗商品這些必需品的需求量必然會增加,這也將促使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
參考文獻
李齊飛.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中的金融化因素及傳導機制分析[D].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9.
陶士貴,別勇杰.大宗商品定價權與貨幣國際化互動關系研究——基于美國數據的實證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9(5): 103-117.
王金強.大宗商品定價中的美元霸權分析[J].社會科學,2019(5): 12-26.
黃浩.美元和大宗商品的聯動關系淺析[J].商場現代化,2018(7): 5-6.
李良新.石油、美元指數與中國大宗商品聯動規律的實證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7,39(S1):4-6.
潘陽.美元與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風險交叉相關性對比分析[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17.
The Impact of Over-issued U.S. Dollar on Commodity Prices
Shanghai Zhong Tiaoshan Industrial Co.,Ltd.
BAI Ruobing
Abstract: In 1944, the Agre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the Articles of Agre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llectively known as the Bretton Woods Agreement were adopted by United Nations monetary and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Since then,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has begun, and the U.S. dollar has established its dominance. The U.S. dollar occupies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nd has brought huge benefits to the US economy. At present, the world is affected by the Covid-19, and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is not good, and they are facing greater economic pressure. The United States is no exception. In addition to dealing with its own domestic contradictions, there is also a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hegemony of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gun to shake. Therefore,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global economic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ertain measures to ease the current economic pressure and shift domestic contradictions onto others.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gun to issue more dollars to stimulate exports and reduce its foreign debt burden. However, it will inevitably have an impact on commodity prices. After all, the global price is based on U.S. dollars in the process of trading. Once the U.S. dollar is over-issued, it will affect the price of commodities, but it is not the only effect.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s the impact of the 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the over-issuance of the U.S. dollar on commodity prices.
Keywords: US dollar over-issuance; commodity prices; agricultural products; petroleum; met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