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俊 周任敏
(1.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廣西 崇左 532200;2.東莞金鷹倉儲有限公司,廣東 東莞 523000 )
近年來,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廣西作為粵桂經貿區、川滇黔桂經貿區、港澳經貿區和中國——東南亞經濟走廊帶等多個區域貿易合作區和經貿區的重合點,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邊境口岸作為連接東盟各國的便捷通道,在廣西與越南等國家的貿易中有著重要作用。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邊境口岸物流發展迅速,進一步促進對外貿易發展。邊境口岸物流與經濟發展關系日益密切,形成了口岸物流與邊境地區經濟互動發展的新格局。面對這種新格局的發展趨勢,如何提升廣西邊境口岸對外貿易的物流服務功能,明確邊境口岸物流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對實現廣西邊境口岸物流與邊境經濟的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口岸作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樞紐,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與研究,國外學者對邊境口岸及其發展情況的研究結果如下:Frittelli(2010)通過對墨西哥與美國邊境口岸的現狀研究,發現出入境延遲成本的影響因素,即基礎設施建設的薄弱、缺乏合作意識以及邊境保護法律的不完善[1]。Monios 等(2013)通過文獻綜述的形式闡述了區域內多式聯運的重要性,體現在聯通內陸運輸樞紐和促進口岸物流發展等方面[2]。Hilmola 等(2015)通過對愛莎尼亞與其相鄰國家跨境鐵路運輸方式時,發現兩國鐵軌差異導致貨物到達口岸需要周轉,降低口岸過貨效率,從而與他國貿易減少[3]。Topcu 等(2020)為解決Kap1kule 邊境口岸的過貨效率問題,利用多標準決策的方法,得出各決策因素的優先等級,以此提高Kap1kule 口岸的能力[4]。
隨著對外貿易熱度不斷升高,國內邊境口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關系也得到廣大學者的關注,主要研究成果有:鄔冰等(2012)通過對沿邊口岸城市經濟因子進行因子分析,認為沿邊口岸對其所在的地級市與縣級市經濟發展有不同的影響,對前者有比較明顯的促進作用,而對于后者的促進作用較弱[5]。戴玉潔等(2014)利用回歸分析研究了東北沿邊口岸城市物流業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得出沿邊口岸物流對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6]。張必清等(2014)使用logistic模型研究邊境口岸物流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得出邊境口岸物流與載體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并提出了相關建議[7]。王也(2017)利用面板數據對東北沿邊地區具有代表性的九個口岸城市的相關數據進行變系數固定效應模型回歸,得出口岸物流的發展對地區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并針對提升邊境口岸物流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給出相關對策[8]。金鋼(2020)運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對崇左市口岸經濟和腹地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進行測度及評價,發現近年來二者協調發展程度不斷提高[9]。
從研究可以看出,國際貿易日益頻繁,相鄰國家之間的邊境貿易往來與邊境口岸物流的發展研究日益受到關注,邊境口岸物流的發展對所處地級市及縣級市的作用不盡相同,影響因素及程度也因口岸的發展情況有所差異。本文選取了東興、水口、龍邦、友誼關口岸4 個國家一類口岸依托的載體縣市——東興市、龍州縣、靖西市和憑祥市在2005年至2017年的面板數據,研究邊境口岸物流的發展對載體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
學術界無統一的邊境口岸物流指標體系,但在相關的研究中,度量邊境口岸物流水平的指標主要包含:邊境口岸進出口貨物總量、出入境人員總量、出入境車輛、地區貨運總量等。綜合考慮相關學者的指標選取及數據可獲得性,選擇邊境口岸進出口貨運量、出入境客運量、公路運輸里程和進出口總額作為衡量邊境口岸物流發展水平的指標。具體如表1 所示:

表1 指標體系
利用軟件Eviews 10 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經過整理后如表2 所示:

表2 平穩性檢驗
由上表各序列單位根檢驗結果可知Ln GDP、Ln PORT 和Ln GLLC 的檢驗結果在5%、1%的顯著性水平拒絕原假設,表明這三個變量的原序列為平穩序列,即為I(0);Ln HYL 和Ln KYL 的一階差分均在1%水平上顯著,說明它們的一階差分是平穩的,即一階單整I(1)序列。綜上所述,經過檢驗后所有的變量都處于平穩的狀態,可以使用平穩的序列進行回歸分析。
1.回歸模型的建立
面板數據回歸模型一共有三種,分別是聯合回歸模型、變截距回歸模型和變系數回歸模型。
(1)變系數回歸模型(模型1)

(2)變截距回歸模型(模型2)
即為截距不同,各變量系數相同,回歸方程如下所示:

(3)聯合回歸模型(模型3)
通常被稱為截距相同的不變系數模型。

2. F 檢驗及回歸分析

利用公式1 進行檢驗,先對檢驗H2,若接受H2,則選擇模型3;若拒絕,再利用公式3.2 檢驗H1,結果接受H1,則選擇模型2,則下一步將通過Hausman 檢驗判定模型是固定效應還是隨機效應,若拒絕H1,選擇模型1。

公式1、2 中,S1、S2、S3 分別表示模型1、2、3的回歸殘差平方和。n=4,為截面數量;T=13,表示時間序列數量;K=4,為自變量(解釋變量)個數。
由模型運行結果可得,S1=0.979575,S2=2.713670,S3=10.29534,由三個模型的殘差回歸平方和,可計算得出,F1=4.60067,F2=19.9238。通過查詢F 分布表,顯著性水平為5%的情況下,F1>F0.05(12,32)>2,故拒絕H2;F2>F0.05(15,32)>2,故拒絕H1,選擇模型1(變系數回歸模型)。
在指標序列全部平穩的狀態下,利用Eviews10 進行變系數回歸分析,整理得到各變量的變量回歸系數統計量的相關數值,其中=0.92,P(F-statistic)在1%顯著性水平下,模型結果良好。
分別如表3、4 所示:

表3 各變量回歸系數

表4 回歸分析統計量數值
對廣西邊境四個主要公路口岸物流與地區經濟進行分析,為了驗證二者之間的關系,利用2005-2017年邊境口岸貨運量、客運量數據,以及邊境口岸地區經濟指標數據,運用面板數據變系數模型進行回歸分析,得出口岸物流的發展對邊境地區的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
其一,通過對廣西四個主要邊境公路口岸2005-2017年的物流發展相關數據分析表明,近十三年來廣西邊境口岸物流發展較快,東興口岸、友誼關口岸的口岸客運量與貨運量較大,與其他兩個邊境口岸對外開放程度相比,這兩個口岸開放程度更大。研究結果顯示東興等地口岸進出口岸總額對地區經濟的促進作用較為明顯,這表明邊境口岸物流在提高口岸進出口總額的同時改善對外貿易方式,從而帶動了邊境地區經濟增長。
其二,通過對數據進行變系數回歸分析,得出口岸進出口客運量總體上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明顯,東興口岸、友誼關口岸的客運量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口岸所在地區GDP 分別增加0.413%和0.352%,相對于其他兩個口岸促進作用更為明顯,這兩個口岸對外開放較早,口岸基礎設施都相對完善,便于旅客進出口岸;龍州與友誼關口岸進出口貨運量增長1%,分別帶動經濟增長0.0101%、0.0165%;龍邦口岸貨運量與客運量指標系數均為負數,表明對經濟的影響很小,口岸基礎設施不完善,因此口岸物流發展緩慢。
其三,結果表明,東興公路運輸里程在所有指標中系數最好,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最為明顯,表明東興與內地聯系較為密切,運輸網絡體系相對豐富。龍州、友誼關口岸公路運輸里程系數均為負數,說明其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很小,地區公路運輸網絡體系不發達,導致物流發展較慢,且與周邊地區交流不太密切。
通過對廣西邊境口岸物流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變系數回歸分析,得出了口岸貨運量、客運量與地區經濟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為促進邊境口岸物流與經濟協調發展,對策建議如下。
首先,優化各邊境口岸地區運輸網絡體系。完善的交通網絡方便貨物向外或向內地運輸,從而增加口岸貨運量。在物流基礎設施介紹中,除了東興口岸實現高速、一級公路的全面覆蓋,其他三個口岸運輸網絡有待進一步完善,逐步貫通口岸與主體城市的聯系。如憑祥市、百色市可以結合鐵路與公路構建運輸網絡體系,充分利用二者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客貨周轉率。
其次,改善邊境口岸的物流基礎設施??诎段锪骰A設施的完善程度已成為客貨流量快速通關的必要條件。在增加貨運量方面,首先是要進一步完善邊境口岸物流設施建設,如建設集疏口岸專用線,增強口岸的集散功能;其次,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引進先進的物流技術與設備,提高邊境口岸物流信息化水平,實現貨物信息的實時更新,準確、及時、有效,為“一站式”通關提供有效便捷地服務,極大降低貨物流通所需成本。在提升客運量方面,廣西邊境地區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且各具特色,可以充分利用地區特色資源,打造主城市旅游路線。如龍州縣可以紅色旅游為主,結合崇左花山巖畫等特色資源開展;還可以跟對應口岸地區合作,打造跨境特色旅游,使之發展成熟。并為跨境旅行通關人員提供便捷和簡化的手續,以此增強跨境旅游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加邊境口岸的客運量。友誼關口岸可建立旅客聯檢大樓、旅客服務中心等,為進出口岸旅客提供快速通關的便捷通道。
協調口岸地區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邊境口岸物流業可以有效促進邊境地區產業的發展和城市的對外開放程度。邊境地區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如發展臨岸加工產業,充分利用廣西區內資源對原材料產品進行深加工以提升產品價值,同時打造口岸產業鏈及物流產業鏈。協調邊境口岸地區產業之間的關系,將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結合,發展新型服務業,如金融等;調整老齡化產業的比例,使新興產業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從而帶動邊境地區的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