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康
(新沂市中醫醫院普外科,江蘇 新沂 221400)
本次研究針對甲狀腺多發性結節決定選擇甲狀腺次全切術予以針對性治療,并與甲狀腺全切術療效相比較,以探析最佳治療方法,現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甲狀腺多發性結節患者參與研究,并將91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5例)和對照組(46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19例,年齡在30~55歲,平均年齡(44.13±5.24)歲;觀察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在30~55歲,平均年齡(44.25±5.13)歲。
對照組——甲狀腺全切術。指導患者保持平臥位姿勢,行全麻后,輔助其保持頭向后仰的狀態,將手術區域完全暴露出來后,確定5-7 cm切口位置,于鎖骨上方1 cm處。將頸闊肌、皮下組織等切開,再將甲狀腺動脈前支與主干相分離開,結扎后,切斷前支[1]。將懸韌帶沿確定走向切開,并將甲狀腺上級完全暴露出來,提拉上動脈置于背側后方,保留甲狀旁腺,手術完成后留置引流管。
觀察組——甲狀腺次全切術。取仰臥位,行全麻,暴露手術區域,切口位置與長度同對照組,分離前支及主干,切斷前支,分離局部懸韌帶,將上動脈與背側暴露后,切開周圍組織,分離至甲狀腺處。實行選擇性切除,下位甲狀腺位置大著保留下動脈,位置高者避開上極血管后,將甲狀腺切斷。對后被膜和下級血管均保留,保護喉返神經,兩側上級保留<25%,并留置引流管。
①記錄兩組手術、拔管、出院時間。術中出血量。
②比較顯效、有效、無效不同等級的治療概率值;并發癥——甲狀腺功能減退、喉返神經損傷、甲狀旁腺損傷。
③比較TSH(促甲狀腺激素)、F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4(游離甲狀腺素)。
利用SPSS 18.0軟件分析、處理,用t、χ2檢驗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有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兩組臨床指標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 TSH、FT4、FT3 水平值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甲狀腺功能比較()

表1 兩組甲狀腺功能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概率值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概率值比較[n(%)]
觀察組的手術、出院、拔管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時間值與量值比較()

表3 兩組時間值與量值比較()
甲狀腺多發性結節屬于常見內分泌科疾病,若是未及時開展針對性治療,便可能會繼續影響甲狀腺周圍正常組織,形成局部缺血狀態,使得結節發展更為嚴重,而且甲狀腺多發性結節還可能會引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等,使其逐步呈現出癌性病變的狀態。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內的腫塊或結節,通常位于頸部正前方,但大多數甲狀腺結節為良性,而且少數甲狀腺結節通常不需要進行治療。但是,甲狀腺結節偶爾會出現伴隨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障礙,進而出現其臨床癥狀持續加重的現象。
甲狀腺結節的誘發因素尚未有明確定論,通常與甲狀腺結節家族史、放射暴露史等有關,而且在女性群體與老年群體中的發病率普遍偏高。多數甲狀腺結節偏小,且患者自身難以發現,通常是在體檢或者全身檢查其他疾病時才會發現,當結節偏大時,患者采會有所察覺。但是,此時患者則會出現頸部腫脹或者頸部壓迫感等情況。甲狀腺結節一般不會影響甲狀腺功能,但偶爾也會出現吞咽困難或呼吸困難的情況。良性甲狀腺結節通常只需要密切觀察,并在臨床診斷后給予簡單治療便可確保甲狀腺功能,但若甲狀腺結節過大,以至于出現緊張、心跳加快、體重減輕等癥狀,則必須立即接受有效臨床治療,全方位消除甲狀腺結節所產生的臨床癥狀,才可積極促進疾病轉優。甲狀腺結節可能引發的臨床癥狀包括多汗、抑郁、便秘、皮膚干燥、疲勞乏力、喉嚨疼痛等等,而普通人在患上甲狀腺結節后,通??蓪⑵浞譃槿?,主要包括囊實性結節、囊性結節以及實性結節,且甲狀腺結節的數量不定,通常為一個或多個結節。囊性結節可能由出血導致,會加重頸部疼痛感。甲狀腺結節屬于內分泌疾病,且伴隨大眾生活方式的逐步改變,近幾年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呈直線式上升。甲狀腺結節可分為多發性結節與單發性結節,多發性結節的發病率相對于單發性結節普遍偏高,但在我國,甲狀腺多發性結節的男性發病率較低,而且多數甲狀腺多發性結節患者僅存在甲狀腺局部腫塊,不會有明顯臨床癥狀,同時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不會造成任何影響。但是,由于甲狀腺周圍正常組織在多發性結節的影響下,可能會出現局部缺血,從而造成結節體積逐漸擴增等情況,情況嚴重者可能會出現癌病。因此,臨床上需立即對甲狀腺多發性結節給予針對性治療,通過有效手術治療手段,積極改善其臨床病癥,切除病灶,從而促進疾病轉優。甲狀腺結節可選擇的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但由于甲狀腺結節的誘發病因尚未明確,因而臨床醫師需針對甲狀腺結節的大小以及患者的體質等,為其制定適宜性的手術治療或藥物治療方案,由此才可全方位確?;颊叩呐R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甲狀腺結節具有家族遺傳性,若是父母患有甲狀腺結節,則子女患有甲狀腺結節的風險也會持續增高。臨床上針對甲狀腺多發性結節通常選擇以手術治療作為首選治療方式,有利于快速控制病情發展,改善其甲狀腺功能,減輕其疼痛感,使得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態與生活質量得以全面提升[2-3]。針對于甲狀腺結節可選擇的手術治療包括甲狀腺全切術和甲狀腺次全切術,不論是實施何種手術,后期都可能出現并發癥。因此,甲狀腺結節患者需在出現并發癥后,終身服用甲狀腺激素替代物,以避免對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其中甲狀腺全切術是通過切除全部甲狀腺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但卻對機體有較大損傷度,后期恢復較慢且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甲狀腺次全切術則是以局部切除為主,保留部分甲狀腺功能,對機體的損傷度明顯減小,且以有利于患者后期快速恢復,促進疾病轉優。
綜上所述,甲狀腺多發性結節患者選擇甲狀腺次全切術治療后,可顯著提高療效并減少術后并發癥,改善甲狀腺功能的同時縮短相關時間值,且具有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