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榮陽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禪城醫院,廣東 佛山 528200)
脂肪肝作為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之一,指的是在各種不同原因下導致肝細胞內堆積過度的脂肪后所引起的病變,屬于一種肝臟病理性改變,并非是一種獨立疾病[1]。目前,臨床上將肝臟中所含有脂肪量>5%,便稱為脂肪肝,含量>5%為輕度、含量>10%為中度、含量>25%為重度[2]。對于早期脂肪肝患者來講,可以通過控制飲食以及合理的運動鍛煉,來降低體內肝臟中所含有的脂肪沉積率,從而有助于肝臟功能恢復[3]。若是脂肪肝患者的病情進一步發展,則可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的表現,這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還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構成威脅[4]。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改善患者的預后,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均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鑒于此,本文主要將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脂肪肝體檢篩查的280例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檢測肝功能與血脂各指標后,對其應用價值進行探析,為臨床提供參考,具體內容如下。
本研究開展時間段為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研究對象為在我院進行脂肪肝體檢篩查的體檢者(n=280),男性162例(占比57.86%)、女性118例(占比42.14%);年齡范圍在27歲至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84±3.17)歲。
納入標準:(1)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訂同意書;(2)近期均未服用過影響肝功能、血脂代謝功能藥物者;(3)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排除標準:(1)中途退出本研究者;(2)存在精神障礙、溝通障礙、認知障礙者;(3)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障礙者。
所有體檢者均接受肝功能與血脂檢測:(1)檢查前,體檢者需要禁止食用高脂肪類食物3天,禁食結束后第1天清晨,抽取體檢者空腹狀態下的外周靜脈血液作為標本(3mL)。(2)將抽取的血液標本置放于條件為37°的水浴箱中,置放時間為40min-60min。(3)離心處理血液標本,離心速度為3000r/min,離心時間為5min。(4)檢測方法: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及配合試劑檢測血清標本,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5)采用速率法檢測血清谷丙轉氨酶(ALT)、血清天門冬氨酸基轉移(AST);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總膽固醇(TC)。
統計脂肪肝陽性檢出率,并比較肝功能與血脂指標陽性者與健康者的兩組各項肝功能指標、血脂指標水平。
陽性判斷標準如下[4]:①血清ALT檢測水平>40u/L;②血清AST檢測水平>40u/L;③血清TG檢測水平>2.26mmol/L;④血清TC檢測水平>6.1mmol/L,即可將其所檢測的項目判定為陽性。
研究所得到的數據均錄入至Excel 2010中予以校對,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處理。()表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用卡方(χ2)檢驗。P評定檢驗結果,P>0.05提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有統計學差異。
280例體檢者,肝功能與血脂指標總陽性檢出率為20.71%(58/280),其中血清ALT檢測陽性檢出率有13例(占比22.41%),血清AST檢測陽性檢出率有8例(占比13.79%),血清TG檢測陽性檢出率有22例(占比37.93%),血清TC檢測陽性檢出率有15例(占比25.86%)。
表1結果顯示,肝功能與血脂指標陽性者的血清ALT、血清AST、血清TG以及血清TC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者,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表1 肝功能與血脂指標陽性者與健康者肝功能指標、血脂指標水平比較()

表1 肝功能與血脂指標陽性者與健康者肝功能指標、血脂指標水平比較()
脂肪肝目前已經成為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經是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2大肝病,同時也是被公認為引發隱蔽肝硬化的常見原因[5]。通常情況下,正常人的肝臟脂肪含量是不超過5%的,若是肝臟內的脂肪含量呈急劇增加狀態后,那么肝細胞內則可出現脂肪顆粒,從而增大發生脂肪肝的風險[6]。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不斷不斷提升以及飲食結構發生改變,進而導致脂肪肝的發生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對于大部分脂肪肝患者而言,疾病發生后除了會出現肝功能水平改變、血脂水平改變外,并無其他任何不適癥狀,所以導致臨床不能及時發現脂肪肝的存在[7]。由于脂肪肝疾病會對患者的機體造成極大的危害性,若不及時治療,使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則可引起肝細胞缺血性壞死,引發肝硬化、肝纖維化,嚴重者甚至發展成肝癌疾病。有相關研究資料顯示[8],脂肪肝患者與健康人群比較,其發生肝硬化、肝癌的概率大約高出15倍左右。由此可看出,早期確診疾病、及時治療,對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中,選取了280進行脂肪肝體檢篩查的體檢者為研究對象,接受肝功能與血脂指標檢測后,結果顯示,280例體檢者中,肝功能與血脂指標陽性檢出率為20.71%,且肝功能與血脂指標陽性者的血清ALT、血清AST、血清TG以及血清TC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者(P<0.05)。其原因分析為:(1)血清ALT作為合成肝臟組織中缺一不可的重要原料,所以在檢測肝病時,血清ALT可作為一種協助性指標;同時,血清ALT也能反映出細胞受損程度,若是患者肝臟損傷程度越嚴重,血清ALT的水平則會顯著上升[9]。(2)肝臟作為代謝脂肪白的重要器臟,當患者的肝功能受到損傷之后,則會對脂蛋白合成、分解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有研究顯示,當人體發生脂肪肝患者疾病后,基本都會出現高甘油三酯血癥、高膽固醇血癥,這可能與脂肪肝患者肝細胞內的血清TG、血清TC合成能力曾強密切有關;脂肪肝患者的合成大量的總膽固醇后,則會使患者的血清TG、血清TC水平明顯上升[10]。
綜上所述,在脂肪肝體檢篩查中,檢測谷丙轉氨酶水平,有利于臨床醫師及時診斷疾病,掌握患者的病情,可將其作為診斷脂肪肝的重要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