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穎
(內蒙古林業總醫院介入治療科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第二臨床醫學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目前,肝癌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腫瘤疾病之一,其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及死亡率。肝癌在發病的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大部分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經為中晚期,甚至錯過了手術治療的機會,縮短了生命時間。介入治療作為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在介入治療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治療效果需要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舒適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通過護理操作讓患者在身心都舒適的狀態下接受治療,有利于促進疾病的恢復[1]。本研究選取了70例進行介入治療的肝癌患者作為分析對象,并對患者采取分組的方式進行詳細的分析。
70例患者均為本院近兩年收治的肝癌中晚期病例,其中有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72歲,最小年齡為31歲;共有原發性肝癌45例,繼發性肝癌25例。將所有患者進行分組,其中35例患者為對照組,另外的35例患者為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腫瘤性質等一般資料,結果顯示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深入的對比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經皮股動脈穿刺術進行介入治療,患者及家屬均同意采取該治療方法,并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
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采取的是常規的護理方法,主要包括對患者的身體進行護理,在用藥上進行有效的指導,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環境,另外從其他方面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而觀察組患者則在治療過程中實施舒適護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2.1 術前舒適護理
首先護理人員應在手術前協助患者進行各項常規檢查,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看是否符合介入治療的標準。在術前告知患者要禁食8h以上,指導患者練習在床上排便,教給患者正確的呼吸方法及吸痰的方法,幫助患者放松心情,使其能夠以輕松的狀態接受治療,保證手術治療的順利開展[2]。
1.2.2 術中舒適護理
手術室內的溫度及濕度要提前調整并維持好,在送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要對其進行有效的安撫,協助患者處于最佳的治療體位,盡量不暴露患者的隱私部位。在手術的過程中應及時詢問患者的感受,做好保溫工作并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一旦有異常情況出現后應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并協助進行有效的操作[3]。
1.2.3 術后舒適護理
手術結束后應第一時間告知患者手術順利完成,并讓患者保持臥床休息的狀態,減少對患者的探視,病房內應保持干凈衛生且安靜,讓患者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恢復。術后2h要觀察患者穿刺部位的情況,防止出現血腫及出血的情況;對患者皮膚溫度、顏色進行觀察,并觀察患者肢體活動情況;增加對患者的巡視次數,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感。患者提出問題后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有效的回答,對于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也應盡量滿足。
1.2.4 心理上的舒適護理
患者對于治療后產生的效果會有質疑的心理,再加上術后的不適感及疼痛,大部分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主要表現為擔憂、緊張,嚴重的患者會出現抑郁。作為護理人員應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動態,找出患者出現不良情緒的原因,從而根據實際情況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4]。走進患者的內心,傾聽他們的想法,鼓勵患者能夠積極地面對生活,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疾病,學會緩解自身的壓力及不良情緒。
1.2.5 其他舒適護理指導
當患者得到一定的恢復后可指導其家屬陪同患者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向患者介紹以往戰勝病魔的例子,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告知患者要加強與他人的交流溝通,轉移停留在疾病身上的注意力,用自己堅強的毅力去促進病情的恢復[5]。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食欲、睡眠、自理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對其進行評分,分數越高則說明患者各指標越好。同時對比兩組護理效果,使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調查統計,根據結果評分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率與一般滿意率之和。
對所有數據使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評分均記為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進行t檢驗,滿意度記為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則使用P<0.05表示。
觀察組患者各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食欲、睡眠、自理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食欲、睡眠、自理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評分比較[(),分]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舒適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全新護理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傳統護理方法的不足,滿足患者更多的需求,在身體上及心理上都讓患者享受到全面系統的護理服務,促進患者的康復,贏得患者的滿意。肝癌患者在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為介入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推動治療順利進行,而將舒適護理應用在肝癌介入治療患者中會收到滿意的效果[6]。
本研究對35例肝癌介入治療患者實施了舒適護理,包括術前的舒適護理、術中的舒適護理、術后的舒適護理、心理上的舒適護理及其他方面的舒適護理措施,真正從患者的需求出發,盡最大可能來滿足患者的需求,使得患者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來接受治療,提高術后生活質量。本次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食欲、睡眠、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各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也更高。這一結果提示,在肝癌介入治療患者中實施舒適護理能夠收到滿意的效果,患者各方面的能力會得到提升,術后生活質量也會得以提高[7]。
綜上所述,在將舒適護理應用在肝癌介入治療患者中是非常有效的,不僅促進患者盡快恢復,還能提高他們的護理滿意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