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玲
(山東省招遠金嶺鎮衛生院,山東 招遠)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群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該病不但發病率高,且具有較高的臨床致殘率和致死率,嚴重威脅著老年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失眠作為一種睡眠障礙,是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較常發生的臨床并發癥[1]。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隨之增多,而失眠癥狀的影響,給患者臨床疾病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不利影響。在造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現失眠癥狀的相關因素中,生理原因、心理原因、環境因素、藥物因素、飲食習慣等,均可導致患者出現睡眠障礙,使患者發生失眠癥狀[2]。
本研究采取指標數據組間對比的方式,對兩組樣本進行相關數據的統計和對比分析;樣本從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選擇符合本研究樣本納入標準的6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所選樣本分為對照組(30例,常規護理)和觀察組(35例,綜合護理);所選樣本的男女比例,為39:26;平均年齡(67.50±9.50)歲;所有樣本均經臨床根據相關診斷標準確診為心血管疾病;樣本均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等癥狀,并因睡眠障礙導致日間功能發生損害;所有參與本研究的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同意使用其相關資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愿意配合進行相關調查。樣本相關資料數據分組后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使用本院自擬的睡眠質量及失眠原因調查問卷[3],向所有樣本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藥物使用、其他疾病病史等基礎性資料;患者的睡眠時間、睡眠質量及日間活動情況等。根據回收問卷的分析,對造成患者失眠的相關因素進行分類整理統計,并實施相關護理干預。
1.2.1 對照組
患者接受臨床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
患者在給予基礎護理干預的現時,接受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內容及方法包括:(1)營造舒適的病房環境。護理人員定期對病房進行清潔和消毒,并根據季節和室外溫度,及時調整病房和溫度、濕度等,做好室內的通風,調整病房光線強度,避免影響患者夜間睡眠[4];(2)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護理人員結合不同患者的病情、知識水平和接受程度,采取靈活多樣的宣教方法向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和普及,幫助患者主動克服不良心理對自身的影響,調整心態、積極配合治療[5];(3)指導和協助患者進行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善。護理人員對有嚴重睡眠障礙的患者,隊心理疏導措施外,還應指導患者采取睡前聽音樂、熱水泡腳、喝熱牛奶等方法,改善睡前心理,幫助患者盡快入眠[6];(4)對因疾病治療所服用的藥物產生不良藥物反應、從而影響睡眠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與主治醫生進行及時溝通、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等,進行藥物的調整;對因藥物不良反應造成嚴重失眠的患者,可遵醫囑給予患者安眠、鎮靜藥物,協助患者入睡[7];(5)指導患者養成良好和飲食和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飲食清淡,避免飲食過飽、睡前少食辛辣、油膩、生冷和不宜消化的食物,日常進行適當的活動等[8]。
1.3.1 失眠發生率
根據回收問卷的調查統計結果,按照生理原因、心理原因、環境因素、藥物因素、飲食習慣五類,對研究樣本各類因素導致的失眠發生率進行統計,并進行統計結果的數據分析;
1.3.2 失眠發生率
根據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分別統計兩組患者在護理后出現失眠癥狀的患者例數,并進行總發生率的組間對比。
數據使用SPSS25.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表示,分別行χ2、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選65例患者不同原因導致的失眠患者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見下表1。

表1 65例樣本各類失眠原因導致的失眠患者例數統計
觀察組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后,失眠的總發生率顯著低于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失眠發生率組間對比
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睡眠障礙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失眠的發生使患者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會造成患者的身體恢復能力下降、血壓異常升高、心跳加速等,使病情加重、影響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
在造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現失眠癥狀的因素中,生理原因、心理原因、環境因素、藥物因素、飲食習慣是引發患者出現失眠的主要相關因素:在環境因素方面,老年患者往往睡眠時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比較敏感,光線、噪音、床鋪是否舒適等,均可能導致患者難以入眠;心理原因的影響,主要是由于患者對自身的疾病和康復產生了較強的心理負擔,一方面由于對相關疾病及治療知識的不了解或了解程度不夠,從而產生擔心、焦慮等不良情緒和心理,另一方面還會由于對治療費用、治療效果及預后生活質量的擔心,喪失治療康復的信心,因而出現負面心理,導致心理壓力大而影響睡眠;在生理和藥物因素方面,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病痛的折磨或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也會使患者出現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不高,甚至發生失眠癥狀;患者的不當飲食,如晚餐過飽、飲食油膩、辛辣等,均可影響患者的睡眠。
針對造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現失眠原因,臨床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通過環境護理、健康知識宣教、心理疏導、指導用藥和生活飲食習慣調整等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能夠有效降低和消除相關因素對患者睡眠質量的不得影響,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
本研究的相關分析和數據統計結果顯示,相比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失眠的總發生率更低(34.29%vs63.33%)。
綜上,針對導致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現失眠癥狀的相關因素,給予臨床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減少疾病對患者睡眠的影響,提高臨床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