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引龍
(沭陽銘和康復醫院,江蘇 沭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臨床常見呼吸道系統疾病,以氣流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為主要病理表現的慢性、進展型呼吸系統性疾病,以中老年患者為高發人群,嚴重危害患者機體健康[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誘發因素較多,易因炎癥侵襲、氣候變化繼發急性發作,具有起病快、病機復雜等特異性表現,對臨床治療時機具有較高要求,開展有效治療對策尤為重要[2,3];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難度較大,臨床學者提出中西醫結合治療理念,于傳統西醫治療基礎上聯合使用中醫藥,促使呼吸癥狀轉歸,獲得最佳療效。
收集筆者醫院內科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例篩查時間為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計納入60例,模擬隨機數值表法分組,參考組30例,女10例,男20例,年齡區間52-83歲,均齡(65.26±2.11)歲,最短病程1年,最長病程16年,均值(7.01±0.86)年;試驗組30例,女14例,男16例,年齡區間54-85歲,均齡(65.31±2.06)歲,最短病程1年,最長病程15年,均值(6.99±0.91)年;統計分析兩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入組資料,差異符合數據比對指征(P>0.05)。
所選患者入院后,依據臨床癥狀予以對癥治療,采用人工低流量吸氧,設置氧濃度低于30%,經鼻導管給氧,予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通調氣道、解痙平喘、鎮咳化痰、抗感染等治療手段;參考組患者予以常規西醫治療,取6mg洛貝林、1.25g可拉明行靜脈滴注,持續治療10d,取4mg鹽酸納洛酮注射液混合40mg生理鹽水行泵入治療,每日泵入1次,每次持續10h,持續治療10d;試驗組于西醫治療基礎上配合丹參川芎注射液治療,10ml丹參川芎注射液混合250ml生理鹽水行靜脈滴注,每日1次,持續治療10d。
觀察治療前后患者PaO2、PaCO2等血氣指標波動情況,依據《中醫新藥臨床指導原則》中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癥狀緩解情況進行客觀評估,若患者咳嗽、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若上述癥狀好轉,則為起效,若不滿足上述指征,則為無效,有效率=(顯效例數+起效例數)/30×100%[4]。
治療前兩組患者PaO2、PaCO2指標一致(P>0.05),治療后患者PaO2指標較比治療前升高,PaCO2指標較比治療前降低,試驗組患者PaO2指標高于參考組,PaCO2指標低于參考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n=30)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n=30)
試驗組療效評估有效率100.0%,參考組療效評估有效率66.67%(20/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呈現慢性持續加重型,是導致肺源性心臟病、呼吸功能衰竭發生的主要因素;基于現代醫學發展限制,臨床學者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機尚無特定闡述,多認為疾病發病因素與有害顆粒、有害氣體侵襲導致異常炎癥反應;我國祖國醫學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納入到“肺脹”“喘癥”“咳嗽”等范疇內,認為疾病發病與腎、脾、肺臟器具有高度關聯性,因臟腑功能衰竭,痰濁淤血內停具有高度關聯性,以本虛標識為主,臨床以標本兼治為主要治療對策[5,6]。本研究選用丹參川芎注射液,主要藥物成分包括鹽酸川穹、丹參素等,據現代西醫藥理分析顯示,川芎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預防血栓的作用效果,可有效抑制因平滑肌痙攣誘發的白三烯、組胺等組織的釋放,起到擴張支氣管,緩解氣道阻力的作用[7];丹參素具有抑制血細胞比容、全血粘度的效果,有效改善血液流變學,緩解高凝狀況,可有效起到促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指標[8]。經組間數據比對,治療前兩組患者PaO2、PaCO2指標一致,治療后患者PaO2指標較比治療前升高,PaCO2指標較比治療前降低,試驗組患者PaO2指標高于參考組,PaCO2指標低于參考組,丹參川芎注射液通過調節氣血,有效改善患血氣指標;經總療效比對,試驗組療效評估有效率100.0%,參考組療效評估有效率66.67%(20/30),丹參川芎注射液聯合治療,有效松弛氣管平滑肌,緩解右心室負荷,促使呼吸癥狀轉歸。
綜上,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配伍丹參川芎注射液,可顯著改善患者血氣指標,改善呼吸系統癥狀,整體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