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霄楓
(河北武邑縣龍店鎮衛生院內科,河北 衡水)
腦血栓是由于局部血管發生病變、繼發血栓形成,從而導致血管壁狹窄或閉塞,腦局部血流減少或供血中斷,腦缺血、缺氧、壞死,出現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的癥狀體征;相關流行病學調查顯示,40歲以上中老年患者為該病多發人群,且患者中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1]。血管管壁病變、血流成分改變、血流動力學改變及循環功能不全、頸部動脈外傷、血管畸形等,是造成腦血栓疾病的基本病因,而不良飲食與生活習慣、血液及血管疾病、遺傳、用藥等,也是誘發該病的相關因素[2]。臨床對腦血栓患者的治療以迅速恢復缺血區供血、預防血栓發展、減小梗塞范圍為主要治療原則;臨床一般使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抗腦水腫等藥物治療為主[3]。
本次研究采取指標對比的研究方法,對采取常規阿司匹林治療與實施阿司匹林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的兩組樣本,進行癥狀改善及療效的指標數據對比;研究樣本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來本院就診并住院治療的62例腦血栓患者,所有樣本均經相關檢查并按照相關診斷標準,確診為腦血栓疾??;其中31例在本院住院治療期間,采取常規阿司匹林治療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另外實施阿司匹林與他汀類藥物進行聯合治療的31例患者作為觀察組;所選樣本男女性別比例為39:23;樣本平均年齡(52.50±6.50)歲;平均病程(4.25±1.50)年;所選樣本中排除有意識或交流障礙患者、有其他嚴重臟器疾病患者、有相關藥物過敏史患者及相關臨床資料數據不完整患者;患者及家屬對參與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使用其相關資料數據進行研究分析。兩組樣本相關臨床資料數據,分組后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所選樣本均于入本院后給予基礎治療,包括給予臥床、鈉鹽攝入量限制、吸氧治療等,并給予胞二磷膽堿0.5g+右旋糖酐500ml靜滴,1次/d;根據對患者臨床癥狀及病情評估,配合使用20%濃度甘露醇靜滴;兩組患者均接受14d的相關治療[4]。
1.2.1 對照組
增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療,100mg/次、1次/d,睡前口服。
1.2.2 觀察組
采取阿司匹林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在口服阿司匹林的基礎上,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5]。
1.3.1 頸動脈斑塊面積、內膜厚度
兩項指標均根據患者治療后的臨床實際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并對兩組患者的兩項指標進行均值的計算和對比分析。
1.3.2 治療有效率
該指標根據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表現有相關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估,治療后偏盲、偏頭痛、意識障礙癥狀消失,為治愈;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均有較大幅度的改善,為有效;如患者治療后相關癥狀及體征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為無效[6]。經對各類療效的患者例數進行實際統計,分組計算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
研究指標均通過SPSS 22.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指標及比例,以(n,%)表示,經χ2檢驗;計量指標以小組數據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經t檢驗;以組間指標數據對比差異,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在給予相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頸動脈斑塊面積及內膜厚度兩項指標均值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頸動脈斑塊面積及內膜厚度對比()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頸動脈斑塊面積及內膜厚度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指標統計表明,觀察組患者中僅2例患者治療無效,總有效率為93.55%(29/31)顯著高于對照組(70.97%,22/31),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作為一種中老年患者的多發病、常見病,腦血栓疾病的發病率隨著老齡人口的增長而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腦血栓患者發病后,因梗塞部位及梗死面積大小,患者會表現出不同臨床癥狀,如突發性偏側上下肢麻木、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等;患者的典型癥狀表現為單眼或雙眼一過性黑矇、視物模糊、視物成雙或眩暈、雙眼向一側凝視;嚴重頭痛、嘔吐、眩暈伴嘔吐;單側手腳或面部麻木、肢體無力;舌頭發笨、言語不清、口角歪斜、流涎等[7]。該病治愈難度大、易復發,具有較高的病死率、致殘率,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有著極大的威脅。
阿司匹林是臨床治療腦血栓常用藥物。作為一種抗血小板類藥物,阿司匹林通過與環氧化酶中的COX-1活性部位多肽鏈530位絲氨酸殘基的羥基發生不可逆的乙?;?,導致COX失活,繼而阻斷AA轉化為血栓烷A2的途徑,抑制PLT聚集,從而達到抑制患者的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的治療目的;而他汀類藥物是一種還原酶抑制藥,可通過競爭性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還原酶,阻斷細胞內羥甲戊酸代謝途徑,對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還原酶發生競爭性抑制,使膽固醇合成受阻,調整患者的血脂;另一方面,他汀類藥物還可改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能,有助于防止動脈硬化的形成或穩定、縮小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8]。與單獨使用阿司匹林治療腦血栓疾病的效果相比,臨床應用阿司匹林與他汀類藥物聯合治療,能夠充分發揮兩種藥物的協同治療效果,加速患者動脈斑塊面積縮小,取得更好的控制血栓形成、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治療目標。本研究相關數據對比分析結果,對兩種藥物聯合治療較單純使用阿司匹林治療的優勢,予以了充分的論證。
綜上所述,與單純使用阿司匹林治療相比,在腦血栓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采用阿司匹林聯合他汀類藥物的治療方法,能夠更加有效地改善相關癥狀、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