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鋒
(吉林省白城中醫院,吉林 白城)
胸痛為臨床心內科常見病及多發病,誘發因素較多,常見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血管狹窄、阻塞,心肌缺血、缺氧誘發胸痛癥狀,嚴重影響患者心功能。據病理分析顯示,胸痛發生因素與患者年齡、情緒障礙、營養不良具有高度關聯性,涉及臟器較多,病因病機較為復雜,臨床治療難度較大[1]。我國傳統醫學于胸痛病機及病理變化出發,將疾病納入到“胸痹”“心痛”范疇內,認為疾病發病與痰濁閉阻、臟腑功能衰弱具有直接關聯性,因機體陽虛寒凝、飲食不節、痰濕內擾、痹阻心脈,導致陰陽虧虛、心脈痹阻,誘發不通則痛,以本虛標實之證為主,臨床首要治則以標本兼治,緩解胸痛癥狀[2,3]。本研究筆者基于中醫辨證施治原理,針對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患者采用瓜蔞薤白半夏湯進行治療,以傳統西醫治療為參照,開展如下比對。
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吉林省白城中醫院收治胸痹心痛患者為觀察對象,共計84例,依據門診序號單雙數分組各42例,參考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36-70歲,平均數(54.29±2.63)歲;試驗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33-68歲,平均數(54.32±2.59)歲;統計比對2組胸痹心痛患者入組資料,差異細微(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1)84例患者入組前均伴有胸痛、心痛癥狀,經心電圖檢查可見動態改變;(2)84例患者均滿足中醫證候標準中對痰濁閉阻證胸痹的評估,患者入組伴有痰多氣短、胸痛氣悶,肢體疲倦、脈滑、舌白膩。
參考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予以100mg拜阿司匹林口服,每日1次,25mg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口服,每日2次,觀察患者用藥后心率波動情況,若心率低于55次/min,則降低上述藥物劑量,取10mg阿托伐他汀口服,于晚餐后服用1次,若患者復發胸痛癥狀,增加20mg魯南欣康口服,每日1次。
試驗組采用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基礎藥物組成包括15g瓜蔞、15g薤白、15g姜半夏、15g陳皮、15g肉桂、15g黨參、15g澤瀉、15g白術、10g膽南星、10g克黃連、10g克竹茹、10g茯苓、10麥冬、6g棗仁、6g甘草,加水煎煮,每日1劑分早晚服用;依據患者中醫證候辨證加減治療,若患者倦怠乏力,去茯苓加黃芪治療;若患者胸痛嚴重,加延胡索、丹參治療。兩組患者持續治療4周。
依據《中醫新藥療效臨床指導原則》中對胸痹患者胸悶、心悸等中醫證候的進行量化評估。
開展醫學隨訪,了解患者治療3個月后胸痛發作情況。
治療前兩組患者胸悶、心悸癥候積分具有一致性,治療后兩組患者胸悶、心悸癥候積分較比治療前降低,試驗組胸悶、心悸癥候積分低于參考組,組間差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胸悶、心悸癥候積分比較(,分)

表1 治療前后患者胸悶、心悸癥候積分比較(,分)
試驗組患者胸痛發作頻次低于參考組,持續時間短于參考組,組間差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隨訪3個月患者胸痛發作情況比較()

表2 隨訪3個月患者胸痛發作情況比較()
胸痛發生因素與心肌組織缺血缺氧具有直接關聯性,心血管狹窄或阻塞,導致疼痛癥狀,主要病位于心,嚴重影響患者心功能,開展有效治療手段尤為重要。祖國醫學認為胸痹心痛患者主要病機與心脈痹阻有關,疾病發生與肺、腎、心、脾等器官高度關聯,因脾失健運,無法生化痰液,痰液內聚,影響氣血生化功能,導致胸痹癥狀,中醫證候歸屬于痰濁閉阻證[4]。近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改變,飲食不節,生活作息不規律,胸痹心痛發病率激增,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改變,受到臨床學者高度關注。本研究筆者于胸痹心痛治療中選用瓜蔞薤白半夏湯進行針對性治療,方中選用瓜蔞,借助藥物潤肺滑腸、化痰散結之功效,為胸痹首選藥材,輔以半夏、竹茹、膽南星祛除痰熱,輔以薤白行氣散結、疏通局部淤堵,輔以白術健脾益氣,輔以茯苓去濕化痰,輔以麥冬、棗仁泄濁,輔以陳皮寬胸理氣,促氣血運行,輔以黨參通陽散結,借助甘草進行調和,緩急藥效,諸藥聯合使用,共奏疏通經絡、通陽散結、化痰燥濕之功效,有效緩解胸痹心痛等癥狀[5,6]。經西醫藥理分析顯示,瓜蔞中的有效成分可有效抑制心肌氧化應激反應,加強心肌保護[7];薤白藥物中可提取甲基烯丙基三硫,具有抗血小板凝聚、調節血脂的作用,可有效起到舒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灌注,適用于心絞痛、冠心病誘發的胸痹心痛疾病[8]。經中醫證候積分比對,治療前兩組患者胸悶、心悸癥候積分具有一致性,治療后兩組患者胸悶、心悸癥候積分較比治療前降低,試驗組胸悶、心悸癥候積分低于參考組,近期效果顯著;經醫學隨訪3個月,試驗組患者胸痛發作頻次低于參考組,持續時間短于參考組,遠期復發情況得以顯著控制,整體療效顯著。
綜上,瓜蔞薤白半夏湯可顯著改善痰濁閉阻型胸痹患者胸悶、心悸癥狀,緩解胸痛發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