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禹
8月9日,隨著東京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最后一批成員回到祖國,各項目運動隊先后分赴多個城市開始隔離生活。在隔離時,他們并沒有“躺平”,而是最大程度地利用隔離場所的空間堅持鍛煉。走下領獎臺,一切從零開始。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要參加在陜西舉行的全運會,為了給接下來的訓練、比賽做準備,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保持身體狀態,也就成了運動員隔離生活的常態。
在隔離期間,國手們堅持訓練,展示了我國奧運健兒的良好風貌,也反映了競技體育“走下領獎臺,一切從零開始”的奮斗精神。而這些健身視頻得到了廣大百姓的關注和喜愛,大家在對運動員們充滿敬意的同時也紛紛被激勵。
堅持運動除了保持我們自身身體機能以外,更有助睡眠、控制體重保持身材、延遲衰老延長壽命、降低患癌風險等作用。

有氧運動新發現
在我們的大腦中,灰質(gray matter)存在大量神經元,負責產生神經信號。而由于軸突纖維上覆蓋的脂肪蛋白和脂質,因此得名“白質(white matter)”的區域則負責連接神經元,并傳遞神經信號。
隨年齡增長,雖然大腦的神經退行性病變通常與神經元(灰質)的缺失有關,但白質的老化,如軸突纖維的減少、病變或微出血,同樣會損害大腦的認知能力。因此,預防白質老化的干預措施對大腦抗衰老也十分重要。
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腦白質也能通過有氧運動變得強健,從而改善人們的認知與情景記憶能力,并有望以此預防或減緩與衰老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癥。
為了研究有氧運動效果對大腦的影響,180名健康但缺乏運動的老年人在為期6個月的試驗中,受試者隨機分為三組,每周進行3次訓練。步行組每次進行約40分鐘的步行運動。舞蹈組參加一個難度逐漸遞增的舞蹈課程。對照組為了保持低心率,訓練僅限于平衡和伸展運動。
在干預前后,每位受試者都接受了一系列的大腦核磁共振成像(MRI)與認知及心肺功能測試。
當進行MRI掃描時,研究人員和醫生通常會觀察T1加權(T1w)和T2加權(T2w)的圖像。在T1w圖像中,大腦白質呈現白色,灰質呈現灰色,在T2w圖像上則顏色相反,不同的顏色能幫助研究人員識別白質的變化。
為了更好地測量腦白質隨時間的變化,研究團隊將兩種加權圖像結合起來,通過“T1w/T2w比值”以增強參照大腦白質的對比度。并且,利用先進的統計學算法,研究人員能夠提取顯示白質特定區域如何變化的數值。他們還使用了其他白質測量指標,如彌散加權成像技術(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試驗結果表明,在6個月后,步行組和舞蹈組受試者的腦白質均有所增加。即有氧運動對大腦白質有積極影響,尤其是在最容易衰老的區域,比如胼胝體和扣帶。這些區域負責大腦重要的認知能力,如記憶和執行功能。
此外,步行組獲得了情景記憶改善的額外益處,更能回憶起人生中的記憶。研究人員推測,除了可能因步行組人數更多外,更大的可能是因為步行組的有氧運動強度更大。
相反,僅進行了低強度運動的對照組,在6個月內隨年齡增長,經歷了正常、緩慢的白質指標下降,情景記憶也沒有變化。
換句話說,有規律的有氧運動是減輕認知能力下降風險的有效策略。并且,真正能提高心率的運動可能可以更有效地對抗大腦衰老。
綜合考慮,研究人員建議,人們應該定期進行中強度的體育活動,最好保證每周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
此外,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腦白質的可塑性,即使在短期內也能夠因干預訓練而得到改變。
安德里亞·門德斯·科爾梅納雷斯博士表示,她希望這項研究為未來的個體化建議鋪平道路,即能根據個體自身的生物學和生理學,量身定制適合不同個體的鍛煉方式?!拔覀兿M@能夠推動腦白質老化和癡呆癥領域的發展,使更多非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的建議能夠更好地指導正常衰老的人,以及發生一些大腦損傷的人,從而使人們能夠擁有更好的認知能力,獨立生活更長時間。”
展望未來,研究團隊正在鉆研其他更先進的技術,以幫助驗證研究結果,以更好地理解控制大腦白質改變的機制。
全民健身日剛剛過去,你這段時間堅持健身了嗎?
最后,希望體育能走進千家萬戶,讓健身走進大眾生活,從收獲健康到健美體型,從強身健體到改善心態。
“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當我們每天都堅持用運動鍛煉身體的時候,得到的不僅是強健的體魄,更有不斷追求美好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