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少芬 杜明儀 譚曉穎 龍海燕 陳雪英 張琦 陳馥如 盤琳


[摘要]目的探討全血過濾白細胞時間長短對血液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廣東省肇慶市中心血站使用上海輸血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去白細胞濾器血袋 T-200采集的200袋全血,按照其血袋說明書要求進行當天過濾操作,并對其過濾時間實施監控,分別按濾除時間為5 min、10 min、15 min、20 min 劃分成四組,收集400份濾前及濾后血液樣本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過濾前后的全血容量、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含量及儲存期末溶血率等指標差異,分析全血過濾白細胞時間長短對血液質量的影響。結果①隨著全血過濾白細胞時間的增加,過濾后血液容量無顯著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但血液當中白細胞數量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②隨著全血過濾白細胞時間的增加,過濾后血液當中的血紅蛋白含量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但儲存期末溶血率逐漸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過濾時間20 min 有出現儲存期末溶血率>0.8%、質量檢測不達標的情況。結論全血過濾時間長短對血液質量有明顯的影響,為了保證去白細胞血液的制備質量,
200 ml 全血過濾白細胞時間最佳在10min,最長不宜超過20 min。[關鍵詞]全血過濾;白細胞;容量;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溶血率
[中圖分類號] R4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0616(2021)23-0186-04
Study on the effect of filtration time of leukocyte in whole blood on blood quality
LU? Shaofen??? DU? Mingyi??? TAN? Xiaoying??? LONG? Haiyan??? CHEN? Xueying??? ZHANG? QiCHEN? Furu??? PAN? Lin
Central Blood Station of Zhaoq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Zhaoqing 5260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iltration time of leukocyte in whole blood on blood quality. Methods A total of 200 bags of whole blood collected at the Central Blood Station of Zhaoq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April 2020 to March 2021, using the disposable leukocyte depletion filter blood bag T-200 produced by Shanghai Blood Transfusion Technology Co., Ltd., were filtered in the same day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blood bag, and the filtration time was monitored. These collected bag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filtration time of 5 min, 10 min, 15 min and 20 min. Collectively, 400 pre-filtration and post-filtration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s the objects. The differences of whole blood volume, leukocyte count, hemoglobin content and hemolysis rate at the end of storage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filtration, and the effect of the filtration time of leukocyte in whole blood on blood quality was analyzed. Results ① With the increase of filtration time of leukocyte in whole blood, the blood volume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after filtration, 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but the leukocyte count in bloo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② With the increase of filtration time of leukocyte in whole blood, the hemoglobin content in the whole blood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but the hemolysis rate at the end of the storage period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After filtering for 20 min, the hemolysis rate at the end of storage period was more than 0.8%, and the quality did not meet the standard. Conclusion The length of whole blood filtration tim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blood qualit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reparation quality of leukocyte-free blood, the best time to filter leukocytes from 200 ml of whole blood is 10 min and should not exceed 20 min.
[Key words] Whole blood filtration;Leukocyte; Volume;Leukocyte count;Hemoglobin;Hemolysis rate
過濾白細胞是輸血界公認對臨床輸血有益的一項技術,國內許多血站及血液中心都開展了血液濾白的新技術和研究。目前去除血液中白細胞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以過濾法最為理想。過濾法指采用白細胞專用濾器濾除血液制劑中的白細胞,但濾除效果與所使用的濾器類型、血液制備方法、白細胞過濾時間等息息相關[1-2]。如何盡可能減少白細胞濾器對其他血液成分造成影響,同時又能最大限度去除血液中的白細胞,提高紅細胞收集率,成為采供血機構共同關注的焦點。為提高去白細胞血液的制備質量,減少全血過濾失敗或引起的溶血性報廢,本研究通過建立全血過濾白細胞時間長短對血液質量的影響的研究課題,以期為臨床安全用血和成分制備工作提供理論指導與參考借鑒,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儀器與試劑
一次性使用去白細胞濾器血袋 T-200(上海輸血技術有限公司)、血液過濾管理儀(佛山沃塘醫療科技有限公司)、SE250熱合機(韓國森通)、儲血冰箱(日本三洋)、BC-3000Plus 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722型光柵分光光度計(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HH-US-B 恒溫水浴箱(金壇區金城春蘭實驗儀器廠)、CX31生物顯微鏡(OLYMPUS)、大容量Nageotte血細胞計數盤(德國進口);血漿游離血紅蛋白測定試劑盒、白細胞稀釋液、血細胞分析用溶血劑、稀釋液、沖洗液等,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1.2方法
本研究經肇慶市中心血站學術委員會同意,以400份血液樣本作為研究對象,選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使用上海輸血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去白細胞濾器血袋 T-200,順暢采集200 ml 全血,采集后置于2~6℃冰箱內3 h 以上,按照其血袋說明書要求進行當天過濾操作,并對其過濾時間實施監控。分別按濾除時間為5 min、10 min、15 min、20 min 劃分成四組,每組含濾前全血及濾后全血樣本各50份,稱量過濾前和過濾后的全血重量,并做好標識。采用血細胞計數儀檢測濾前和濾后的標本,測定濾前白細胞的含量和血紅蛋白含量,以及濾后的血紅蛋白含量和血細胞比容(hematocrit,Hct);根據《血站技術操作規程》[3]要求,通過結晶紫染色液使白細胞著色,使用大容量Nageotte血細胞計數板方法,在顯微鏡下計數,檢測濾過血液的白細胞殘留量;使用游離血紅蛋白測定試劑盒檢測血漿游離血紅蛋白的濃度,結合Hct計算出溶血率。本研究去白細胞全血質量控制項目和要求如下:外觀肉眼觀察應無色澤異常、溶血、凝塊、氣泡及重度乳糜等情況,血袋完好,并保留注滿全血經熱合的導管至少35 cm,血紅蛋白含量≥18 g、白細胞殘留量≤2.5×106個,儲存期末溶血率<0.8%,無菌試驗為無細菌生長。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依據《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4]中去白細胞全血質量控制項目和要求:來源于200 ml 全血;觀察全血過濾白細胞過濾前后的血液容量、白細胞數量、血紅蛋白含量、儲存期末溶血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全血過濾白細胞時間長短對血液容量及白細胞計數的影響
隨著全血過濾白細胞時間的增加,過濾后血液容量無顯著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但血液當中白細胞數量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見表1。
2.2全血過濾白細胞時間長短對血紅蛋白及儲存期末溶血率的影響
隨著全血過濾白細胞時間的增加,過濾后血液當中的血紅蛋白含量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但儲存期末溶血率逐漸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過濾時間在5 min、10 min、15 min 的200 ml 去白細胞全血均符合質量要求,過濾時間達20 min 有出現儲存期末溶血率>0.8%、質量檢測不達標的情況。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肇慶市各臨床醫院對去白細胞血液的需求量不斷增長,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據統計2020年去白細胞懸浮紅細胞的臨床用血總量為17213 U,而2015年僅為7357.5 U,五年的增幅為134%。從增幅情況來看,分析原因可能為:一是肇慶市地中海貧血患者的用血量及地中海貧血患者的數量均增加,二是去白細胞懸浮紅細胞的臨床應用更為廣泛。肇慶市是廣東省地中海貧血防控項目重點地區之一,目前我市登記在冊的地中海貧血患兒已逾300多人,由于社會對地貧的防控措施和宣傳不到位,地中海貧血患兒還在增加,盡管目前有造血干細胞移植等先進的治療手段,但由于其治療費用昂貴以及術后的各種并發癥等,常使患者無法徹底得到根治,需要長期輸血,而輸注去白細胞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同種異體輸血反應及降低機體免疫功能的破壞等,對于有條件的地中海貧血患者是重要的輸血治療措施。同時人們對血液質量、輸血治療和輸血安全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在輸血中引起的不良反應逐漸被重視,超過90%的輸血不良反應與白細胞相關,如非溶血性發熱性輸血反應、HLA 同種異體免疫反應等[5-6],同時白細胞還是一些嗜白細胞病毒如巨細胞病毒的載體,輸注含白細胞的血液具有傳染這些病毒的危險,嚴重威脅醫療技術安全及患者的生命健康[7-8],臨床醫生也逐漸意識到輸注去白細胞血液是提高臨床用血安全和醫療質量的關鍵[9]。
實現安全輸血對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是每一位血液工作者追求的崇高目標。據文獻報道,全血在儲存過程中會發生白細胞死亡崩解,白細胞死亡崩解后能夠分泌一些生物活性分子(如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這些生物活性分子會導致輸血時發生過敏等不良反應,如果在血液保存前過濾白細胞不但可以讓紅細胞免受白細胞介導所致溶血的影響,提高血液保存過程中紅細胞的質量,還可以降低輸血過程中相關的不良反應[10-11],而且不同的保存溫度、濾材及放置時間等均會影響血液質量,但鮮有研究報道不同過濾白細胞時間對血液質量的影響[12-13]。本研究通過對全血過濾白細胞的時間實施監控,分析不同流速時間對血液質量的影響,以期找到最佳、最適宜的流速時間,及時采取干預措施,提高去白細胞血液的制備質量,減少全血過濾白細胞失敗或引起的溶血性報廢,避免血液資源的浪費。與本技術類似的是丁國良等研究表明,全血400 ml 白細胞濾除時間應不低于15 min。白細胞介素檢測結果顯示,第2天沒有太多白細胞死亡,采血當天濾除和第2天濾除效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只是不能得到新鮮冰凍血漿[14]。然而該研究僅針對“400 ml 血液濾除多長時間為最佳及新采集的血液什么時間濾除最好”進行了探討,但在目前肇慶市大多數獻血者的獻血量仍為200 ml 為主。本研究主要是根據200 ml 全血去除白細胞的不同過濾時間來檢測對血液質量的影響,采用的是上海輸血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去白細胞濾器血袋和當天濾除白細胞的制備方法,選擇的研究對象是濾前及濾后的血液樣本,盡量減少血液樣本受其他因素影響的差異性,并對其制備的血液成分進行質量抽檢,得出的數據更完整更具有說服力。雖然丁國良的方法相比本研究技術更節省時間,但對于濾前血液中的白細胞數量并沒有監測,濾除時間與效果仍有待進一步驗證。本研究通過400份血液樣本(含濾前全血及濾后全血樣本),按濾除時間為5 min、10 min、15 min、20 min 劃分成四組,分別檢測其濾前及濾后全血樣本,項目包括血液容量、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含量、儲存期末溶血率等,并進行數據比較分析,結果顯示使用同一材質濾器血袋和濾前溫度,四組濾后血液容量、血紅蛋白含量比較雖然無明顯變化,過濾時間在5 min、10 min、15 min 的200 ml 去白細胞全血均符合質量要求,但過濾時間達20 min 有出現儲存期末溶血率>0.8%、質量檢測不達標的情況。從表1、表2數據可以看出全血過濾時間長短對血液質量有顯著影響,過濾時間過短會影響過濾效果,容易造成白細胞殘留量過高、過濾效果差;過濾時間過長會影響儲存期末溶血率,容易引起血漿溶血性報廢,造成血液資源的浪費。研究認為200 ml 全血過濾時間最佳在10 min,最長不宜超過20 min,此時血液當中白細胞殘留量、血紅蛋白含量、儲存期末溶血率均能維持在較好的質量控制范圍,若超出20 min 應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因為流速過慢,可能會導致堵塞,亦有可能加大白細胞從濾網中漏出的風險,可能激活凝血系統,導致過濾后血液微小凝聚[15-16]。而在血液成分制備工作中發現,去白細胞全血經離心后肉眼觀察血漿呈紅色,再經二次離心后,血漿仍為紅色報廢的,往往全血過濾時間超過20 min。如果能發現過濾時間異常,血流過慢,及時查找原因,采取干預措施,可將損失降到最低。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全血過濾白細胞時間長短對血液質量的影響研究,找到最佳、最適宜的過濾時間,有利于提高去白細胞血液的制備質量,確保臨床用血安全、有效,更能較好地避免血液資源浪費。由于血液去除白細胞技術比較復雜,影響因素較多,本研究僅對過濾時間長短進行了探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續將進一步探討血液溫度、儲存時間等對血液質量的影響,以期為進一步提升血液制備質量奠定更為全面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陳紅霞,陳棟才.不同濾除白細胞的方法對懸浮紅細胞多項指標的影響分析[J].青島醫藥衛生,2020,52(4):271-274.
[2]丁慧慧,施琳穎,陳敏,等.血站型去白細胞過濾器最適應用條件的探究[J].中國輸血雜志,2020,33(5):462-465.
[3]尚玉,邵小寶,周琳,等.白細胞濾器去除血液腫瘤細胞的實驗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2021,34(5):452-455.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GB18469-2012[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12.
[5]王翠民,蘆珊珊,蘭烱采.輸血不良反應的研究進展[J].中國輸血雜志,2019,32(8):840-844.
[6]張光宏,李玲,張文昭,等.輸血患者不良反應的臨床特點分析及預防措施研究[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2017,30(10):802-804.
[7]洪纓.獻血人群中巨細胞病毒感染與輸血安全[J].中國輸血雜志,2019,32(9):975-980.
[8]黃楚雯,江華.地中海貧血治療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學,2020,41(23):2478-2482.
[9]周靜.全血冷藏儲存時間不同對制備去白懸浮紅細胞質量的影響[J].中國輸血雜志,2021,34(2):132-134.
[10]歐斐,鞏月英,張麗,等.不同全血過濾方法用于去白細胞血液制備的臨床對照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9,19(9):1774-1777.
[11]于志強,周靜,朱麗莉.過濾去除白細胞血液質量控制和臨床效果評價[J].臨床研究,2018,26(10):151-152.
[12]陳棟才,羅玫玲,李雪群.白細胞懸浮紅細胞與懸浮紅細胞儲存期內溶血率的比較[J].哈爾濱醫藥,2018,38(3):275-276.
[13]湯群.白細胞過濾對輸血反應及凝血指標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8,31(8):62-63.
[14]丁國良,朱琳,明文娟.不同過濾時間對血液去除白細胞效果的影響[J].中國輸血雜志,2006(6):475-477.
[15]王瑞含,彭娟,劉久波.白細胞過濾器減少輸血不良反應的效果觀察[J].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20,39(6):599-601.
[16]梁樹聰,黃燕娟.非傳染性輸血不良反應的臨床研究進展[J].微創醫學,2020,15(6):779-780.
(收稿日期: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