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素卿



[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病科住院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情況,分析相關危險因素,并探討應對的干預策略。方法選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龍巖市第三醫院精神病科接受住院治療的134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回顧性分析,收集研究對象完整的臨床資料,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齡、所患疾病病程、住院時間、所患精神疾病類型、是否服用抗精神藥物或抗菌藥物、是否接受留置導尿管等侵入性操作、是否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統計1345例研究對象中出現獲得性醫院感染的例數以及感染部位,對其危險因素進行統計和分析。結果在1345例研究對象中有120例患者發生醫院獲得性感染,醫院獲得性感染的發生率為8.92%,經過單因素分析顯示精神病科住院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與患者的年齡、病程時間、住院時間、服用抗精神藥物、服用抗菌藥物以及是否有侵入性操作和合并基礎疾病的因素相關( P <0.05);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0歲( OR=1.836)、住院時間≥80 d( OR=1.673)、抗精神藥物的服用(OR=1.172)以及侵入性操作(OR=1.520)為影響精神病科住院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的危險因素( P <0.05)。結論在精神病科中患者的年齡較大、住院時間長、服用抗精神藥物以及接受侵入性操作均為影響住院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的危險因素,因此在臨床中對于具有相關因素的患者應多給予關注,改善相應的干預措施,預防獲得性醫院感染的發生。
[關鍵詞]精神疾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干預策略;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0616(2021)23-0227-04
Analysis on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in psychiatric inpatients and study of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DENG? Suqing
Depart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Third Hospital of Longyan, Fujian, Longy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HAIs) in psychiatric inpatients, analyze th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and investigate the targete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Methods A total of 1345 patients who received inpatient treat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of the Third Hospital of Longyan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omplete clinical data of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patients' age, disease duration, hospital stay, type of mental illness, whether they were taking antipsychotic or antibacterial drugs, whether they received invasive operations such as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s, and whether they had concomitant underlying diseases such as diabetes mellitus or hypertension. The number of cases that developed HAIs among 1345 study subjects and the site of infection were counted, and th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120 patients in 1345 study subjects developed HAIs, with an incidence of 8.92%.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HAIs was associated with patients' age, disease duration, hospital stay, administration of antipsychotic and antibacterial drugs, as well as the presence of invasive operations and concomitant underlying diseases (P <0.05). The single factor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urther adopted as variables for logistic 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e >60 years (OR=1.836), hospital stay ≥80 days (OR=1.673), administration of antipsychotic drugs (OR=1.172), and the presence of invasive operations (OR=1.520) were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ccurrence of HAIs in psychiatric inpatients (P <0.05). Conclusion Older age, long hospital stay, administration of antipsychotic drugs, and the presence of invasive operations ar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ccurrence of HAIs in psychiatric inpatients, so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atients with these factors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targeted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improved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HAIs.
[Key words] Mental illness;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logistic multivariate analysis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面對快節奏的生活發展趨勢,人們承受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因此我國在近幾年來的患有精神疾病患者越來越多,患病率呈現逐年遞增趨勢 [1]。由于精神病科住院患者本身患有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精神障礙 [2-3],同時又缺乏自知力,無法進行有效的自我防范行為,所以患者很容易發生醫院獲得性感染 [4-5]。精神病科的患者在發生醫院感染后,會加大其精神疾病病情加重的可能性,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 [6]。為了提出有效的干預措施來對其進行干預,來降低和預防精神病科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的發生情況,本研究對福建省龍巖市第三醫院精神病科住院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情況進行分析,探究了醫院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并探討了應對的干預策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 2017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于福建省龍巖市第三醫院精神病科接受住院治療的 1345 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并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 772 例,女 573 例,年齡 18 ~ 76 歲,平均(46.25±4.34)歲;病程為 5 個月至 17 年,平均(4.68±0.17)年;住院時間為 8 ~ 217 d,平均(63.42±6.36)d。疾病分類:情感性精神障礙 247 例,器質性精神障礙 190 例,精神分裂 488 例,神經癥 381 例,其他精神疾病 39 例。
納入標準:①經過相關檢查后均符合精神疾病診斷標準 [7];②住院時間均超過 48 h;③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 18 周歲者;②并發惡性腫瘤或患有重大器官性疾病者;③入院前就患有傳染性疾病者。
1.2方法
收集研究對象完整的臨床資料,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齡、病程、住院時間、精神疾病類型、是否服用抗精神藥物或抗菌藥物、是否接受留置導尿管等的侵入性操作等。統計 1345 例研究對象中出現獲得性醫院感染的例數以及感染部位,對其危險因素進行統計和分析。
1.3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 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用 [n(%)]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 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逐步回歸模型,P <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醫院獲得性感染情況
本研究 1345 例研究對象中,120 例患者發生醫院內獲得性感染,占 8.92%(120/1345),其中 8 例患者為皮膚軟組織感染,占 6.67%(8/120),16 例患者為胃腸感染,占 13.33%(16/120),14 例患者為泌尿道感染,占 11.67%(14/120),77 例患者為呼吸道感染,占 64.17%(77/120),5 例患者為其他感染,占 4.17%(5/120)。
2.2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的單因素分析
精神病科住院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與患者的年齡、住院時間、抗精神藥物的服用、抗菌藥物的服用、是否有侵入性操作相關(P < 0.05),見表 1。
2.3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 60 歲、住院時間 ≥ 80 d、服用抗精神藥物、服用抗菌藥物以及侵入性操作為影響精神病科住院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的危險因素(P < 0.05),見表 2 ~ 3。
3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面對快節奏的生活發展趨勢,人們承受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因此我國在近幾年來的精神疾病患者越來越多,患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8-9],給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由于精神病科住院患者本身患有不同程度的、不同類型的精神障礙,包括情感性精神障礙、器質性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神經癥等,同時又缺乏自知力,無法進行有效的自我防范行為,甚至有的患者存在自殘或傷害他人的行為[10-11],所以精神病科住院患者很容易發生醫院獲得性感染的情況。精神病科的患者在發生醫院感染后,會加大其精神疾病病情加重的可能性,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為了提出有效的干預措施來對其進行干預,來降低和預防精神病科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的發生情況,本文選取1345例患者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并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我院精神病科住院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情況進行分析,探究了醫院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并探討了應對的干預策略。
在1345例研究對象中有120例患者發生醫院獲得性感染,醫院感染的發生率為8.92%,其中77例患者為呼吸道感染,占所有醫院感染患者的64.17%,在楊長榮等[3]對600例精神科患者進行回顧性調查結果顯示,有62例患者發生了醫院感染的情況,感染的發生率為10.33%,同時查閱陳紅[12]、王瑜[13]等調查結果顯示,在發生醫院感染的精神科患者中,均有超過60%的患者為呼吸道感染,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在住院治療的過程中,一旦有以為患者發生了呼吸道感染,那么病毒或細菌就會在患者吃飯、說話、咳嗽,以飛沫傳播的形式傳染給其他的患者,形成了交叉感染,增加了感染的危險性[14-15]。
本研究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精神病科住院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與患者的年齡、住院時間、抗精神藥物的服用、抗菌藥物的服用以及是否有侵入性操作相關( P <0.05)。同時以具有顯著差異的單因素作為變量進行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0歲( OR=1.837)、住院時間≥80 d ( OR=1.674)、抗精神藥物的服用( OR=1.172)、服用抗菌藥物( OR=1.242)、侵入性操作( OR=1.520)為影響精神病科住院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的危險因素( P <0.05)。對于年齡較大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特別是超過60周歲的老年患者,其身體素質較差,免疫力低下,且生活不能夠自理,無法注意個人衛生情況,所以老年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可能性較大,是院獲得性感染中不可避免的危險因素之一[16-18]。由于精神病科的住院環境密閉且活動范圍小,患者的住院時間越久,呼吸道病毒或細菌在患者說話、咳嗽的過程中通過飛沫進行傳播,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19-20]。如若患者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物,在抗精神藥物的刺激下,會使患者發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呼吸道有一定的影響,出現唾液分泌增多的情況,在患者熟睡的過程中很容易將其誤入呼吸道,從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21]。同時,患者在接受侵入性操作后,也會增加醫院感染的可能性。有研究結果顯示,在精神病科中住院患者的年齡、住院時間、藥物不良反應、侵入性操作為醫院獲得性感染的關鍵危險因素[22-24],與本文結果基本一致。
根據影響精神病科住院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的關鍵危險因素,制訂相應的干預策略,對具有相關危險因素的患者進行干預,以達到預防醫院感染的發生[25]。具體操作如下:①對相關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專業的培訓與考核,對已發生的感染及時作出應對措施,提高醫護人員的自我責任感,強調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性,完善相關管理制度;②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尤其是>60歲的患者,需要對其加強營養支持,為其提供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多曬太陽,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同時加強對其的衛生護理;③改善患者住院環境,改善衛生狀態,盡量保持室內清潔,多通風,同時為其安排適當的戶外活動時間,有助于患者強身健體;④在醫護人員要注意患者在用藥后產生的不良反應,在患者入睡后使其側臥位,避免出現反流誤吸的現象發生,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藥物的服用劑量;⑤同時要加強對患者的基礎干預,叮囑患者要勤洗手,加強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健康宣傳教育,對其強調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性,對缺乏自知力和自理能力的患者,醫護人員要提高自我責任感,加強對其衛生干預;⑥要實行“早發現早處理”的原則,患者需要定期做一次相關檢驗來進行感染的篩查,對于已經發生感染的患者需要及時進行單獨隔離處理,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可能[26-27]。
綜上所述,在精神病科中患者的年齡較大、住院時間長、服用抗精神藥物以及接受侵入性操作均為影響住院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的關鍵因素,因此在臨床中對于具有相關因素的患者應該多給予關注,改善相應的干預措施,預防獲得性醫院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葉曉潔,季顯瓊.精神病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4):46-48.
[2]紀榮建,張嵐,王仁秀,等.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與危險因素及預防策略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1):62-67.
[3]楊長榮.精神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調查[J].當代醫學,2020,26(3):169-171.
[4]莫亞莉,金曼,胡晨玲,夏泳,陶云海.老年精神科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及病原菌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0):2248-2251.
[5]梁淑敏,甘靜文.強制醫療精神病患者醫院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調查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3):487-489.
[6]楊蕉,李天萍,賴成美,等.2015-2017年精神專科醫院感染與抗菌藥物使用現狀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9,29(03):158-161.
[7]楊德森.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與案例[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89:1-22.
[8]盧勝家,劉長靈,邵婷婷.醫院感染控制小組在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控制中的管理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9):141-142.
[9]趙婷婷,聶春蓮,江芳.精神疾病患者院內感染現狀調查分析[J].當代醫學,2020,26(2):37-40.
[10]盛永慧,李肖巖,高勇,等.精神科戒酒病房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J].中外醫療,2017,36(6):4-6,10.
[11]何亞楠,袁凌峰.骨科手術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相關危險因素及護理干預對策[J].醫學臨床研究,2019,36(11):2285-2287.
[12]陳紅,趙漢清,沈嘉懿,等.精神病患者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2):341-344.
[13]王瑜、褚菊菜、鮑文卿.精神科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調查與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17):30-32.
[14]劉艷菊,余明,趙曉川,等.精神科封閉病房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及病原學特點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9,29(5):792-795.
[15]葉曉潔,季顯瓊.精神病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4):46-48.
[16]劉小彩,馬遠東,韓露,等.精神科院內感染的臨床特點與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的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9,20(3):195-199.
[17]趙華昌,劉新,盧思佳,等.實施醫院感染防控措施對老年精神病患者院內肺部感染影響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21,37(2):255-260.
[18]馬乃群.精神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及干預措施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18,25(2):131-133.
[19]紀榮建,張嵐,王仁秀,等.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與危險因素及預防策略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1):62-67.
[20]寧夔.醫院精神科住院患者感染相關危險因素的分析及其對策[J].抗感染藥學,2018,15(3):110-112.
[21]陳明菊,李天萍,劉先群,等.精神科封閉病房醫院感染影響因素及防控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0(1):146-150.
[22]潘秀娟,劉林晶,劉家洪,等.精神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相關危險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5):1186-1188,1196.
[23]周雪芬,潘曉華.精神分裂癥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及綜合性規范化護理的管理效果研究[J].國際感染病學,2020,9(2):345-346.
[24]朱玉星,朱盼盼,崔喜云.細節護理管理在精神病住院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3):16-18.
[25]謝朝云,熊蕓,覃家露,等.醫院神經外科感染多重耐藥菌的臨床分布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9,45(4):24-28.
[26]馬春梅,王軍,張鴻祺,等.神經外科介入治療病人院內感染情況調查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20,25(3):15-17.
[27]李元葉,袁歡歡,王盟.某醫院重癥監護病房住院患者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病原菌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消毒學雜志,2020,37(2):34-36,39.
(收稿日期: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