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馬強,沈善林,崔凱,孫丙華
武警山東省總隊醫院泌尿外科,山東濟南 250014
對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膀胱結石作為并發癥一種,對患者造成影響較顯著。就其形成原因進行分析,主要因為排尿不暢導致,表現過多殘余尿后,使尿中顆粒物呈現沉淀現象,因為感染等因素影響,所以會患有結石疾病。確定有效方式針對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展開有效治療意義顯著[1-5]。傳統開放取石術應用,對患者會造成一定程度損害,并且無法保證治療的有效性,需確定更為有效的方法展開疾病治療。該次研究將該院2017 年6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72 例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按照數字奇偶法分組;分別探析采用等離子電切術+鈥激光術以及采用等離子電切術+開放取石術完成合并癥治療可行性,以實現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有效預后,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72 例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按照數字奇偶法分組;治療組(36 例):年齡55~80 歲,平均(67.90±2.35)歲;病程5 個月~10 年,平均(3.29±1.03)年。參照組(36 例):年齡56~82 歲,平均(67.91±2.37)歲;病程6 個月~11 年,平均(3.33±1.05)年。納入標準:①前列腺增生及膀胱結石通過腹部影像學、臨床表現及直腸指診等系列檢查獲得確診;②均接受手術治療;③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與家屬完成知情同意書簽署。排除標準:①呈現出尿道擴張及尿路外傷等;②呈現出前列腺癌及神經源性膀胱等。就兩組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年齡及病程比較,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組:采用等離子電切術+鈥激光術完成合并癥治療,對患者膀胱結石位采取輔助完成,于結石位,通過患者尿道將等離子電切鏡外鞘合理置入,將電切鏡合理置入,伴隨生理鹽水持續沖洗,就患者膀胱內結石大小、數量與前列腺增大情況加以探查。就雙側輸尿管開口位置加以明確,順著電切通道將鈥激光光纖置入,如結石粉碎在5 mm 以下,合理展開吸出操作(利用艾力克沖洗球完成),觀察未表現出結石殘留后,將電切鏡以及鈥激光光纖退出。對于電切環進行安裝,將電切鏡重新置入,于患者膀胱頸5~7 點位置展開切割,于6點位置將鉤狀平面切除,對創面修正,將增生的兩側葉充分切除,合理完成止血操作,將切除前列腺組織吸出,觀察未表現出活動性出血現象后退鏡,準備三腔導尿管(F22)留置,合理完成手術治療。參照組:采用等離子電切術+開放取石術完成合并癥治療,首先對患者展開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完成后對患者展開開放取石術治療,患者平臥位,取恥骨上縱行小切口,對患者展開逐層切開操作,對腹直肌及錐狀肌實施分離,將膀胱顯露。對患者膀胱壁實施切開,將電切后前列腺組織及結石取出后,合理展開止血操作,對切口縫合,留置恥骨后引流管,尿管留置,完成手術。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手術系列指標(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間、置管時間、膀胱沖洗時間以及住院天數)以及隨訪指標[RUV(剩余尿量)、IPSS 評分(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以及Qmax(最大尿流量)]。
對于患者前列腺癥狀實施IPSS(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評分,即輕度癥狀為0~7 分,中度癥狀為8~19分,重度癥狀為20~35 分。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術中失血量明顯少于參照組,手術時間、置管時間、膀胱沖洗時間以及住院天數均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手術系列指標結果對比()

表1 兩組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手術系列指標結果對比()
治療前,治療組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RUV、IPSS 評分、Qmas 同參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RUV、IPSS 評分均低于參照組,Qmas 高于參照組Qmas,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隨訪情況結果對比()

表2 兩組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隨訪情況結果對比()
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作為一種老年男性常見病,呈現出復雜發病機制,分析同代謝因素、膀胱排空障礙及尿路感染等存在相關性,表現出較長病程[6-9]。其特征癥狀以疼痛及排尿困難為主,對患者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均會造成嚴重影響,治療期間需將膀胱結石清除,使結石病因去除,將增生腺體有效切除,使尿路梗阻獲得解除。等離子電切術+鈥激光術有效運用能夠獲得確切效果,可大幅度地縮短手術時間,顯著提升手術治療有效性[10-11]。
該次研究發現,治療組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術中失血量(65.21±17.69)mL 明顯少于參照組(97.75±14.61)mL,住院天數(6.99±2.25)d 短于參照組(11.71±1.95)d(P<0.05);治療前,治療組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IPSS 評分(25.39±4.42)分同參照組(25.46±4.33)分相近(P>0.05);治療后,治療組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IPSS 評分(7.29±1.11)分低于參照組(13.89±3.75)分(P<0.05),同陳運[12]在《用經尿道鈥激光碎石術聯合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的效果分析》一文中表現出一致研究結論,此文中B 組術中失血量(85.67±16.54)mL 少于A 組(109.83±17.39)mL 明顯,B 組住院天數(6.74±1.68)d 均短于A組(10.78±1.57)d 明顯,治療前,B 組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IPSS 評分(17.56±3.47)分同A 組(17.67±3.51)分相近(P>0.05);治療后,B 組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IPSS 評分(7.62±1.34)分低于A 組(11.41±1.56)分明顯,充分證明了采用等離子電切術+鈥激光術運用于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疾病治療中可行性[13-18]。
綜上所述,等離子電切術+鈥激光術有效運用,可使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患者手術系列指標以及隨訪指標得到有效改善,最終實現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結石有效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