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麗,王希亮
乳山市中醫院腦病科,山東威海 264500
腦卒中(cerebral stroke)屬于臨床常見腦血管病,主要因機體腦血管破裂,或血管阻塞造成腦組織發生損傷,可分為出血性及缺血性卒中[1-2]。腦卒中臨床病死率、致殘率及復發率均比較高,發病原因非常復雜,表現為猝然昏倒,伴偏癱、語言不利、口角歪斜等癥狀,且容易出現抑郁等并發癥,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質量[3-4]。對腦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臨床通常采用西醫藥物治療,包括氟哌噻噸及美利曲辛等,但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近年來,中醫學理論開始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腦卒中后抑郁屬于中醫學“郁證”范疇,患者多表現為思慮、郁怒等負面情緒[5-6],為中風解郁湯的適應癥。方便選取該院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診治的腦卒中后抑郁70 例患者資料分析,現報道如下。
該研究經醫學倫理批準,方便選取該院診治的腦卒中后抑郁70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簽署知情相關同意書;確診為腦卒中后抑郁。排除標準:服用其他藥物;用藥禁忌證者;其他腦部疾病者;肝腎功能障礙;精神心理疾?。毁Y料不完整者。按隨機表分成兩組,每組為35 例。其中對照組女性15 例,男性20 例;年齡38~67 歲,平均(46.84±6.29)歲;病程0.5~5 年,平均(1.72±0.67)年。研究組男性19 例,女性16 例;年齡37~66 歲,平均(46.92±6.03)歲;病程0.5~6 年,平均(1.65±0.6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給予臨床常規檢查以及原發病對癥干預,對照組給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H20171104,規格:氟哌噻噸0.5 mg 及美利曲辛10 mg/片),1 片/次,早、中服。研究組給予中風解郁湯治療,方劑為:當歸、陳皮、枸杞子、遠志、川芎各10 g,熟地黃、石菖蒲、半夏、白芍各6 g,用水煎服取300 mL,分為早晚服用,兩組療程均為3 個月。
依據相關臨床診療標準評估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患者思維遲緩、情緒低落、失眠、幻覺、早醒等癥狀消失為顯效,患者癥狀明顯改善為有效,否則為無效,總有效=顯效例數+有效例數;以及兩組神經功能指標:依據NHISS(美國衛生研究院相關卒中表)評估,分值0~42 分,分值低表示神經功能好;兩組抑郁評分:依據SDS 量表及HAMD 量表評估患者抑郁狀態,分值低表示狀態好[7-8]。以及兩組生活質量依據SF-36 量表評估,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軀體健康及社會功能等指標,分值0~100 分,分值高表示質量好[9]。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顯效54.29%,對照組顯效40.00%,研究組臨床總有效是97.14%高于對照組的7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研究組神經功能(7.06±2.08) 分比對照組(9.48±2.13)分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指標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指標比較[(),分]
注:組內比較,aP<0.05
治療后,研究組SDS(33.98±3.81)分、HAMD(34.91±3.68)分均低于對照組(43.85±4.95)分、(42.72±4.5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抑郁評分指標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抑郁評分指標比較[(),分]
注:治療后與對照組比,aP<0.05
兩組患者治療前生活質量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心理功能(85.28±5.98)分、生理功能(84.36±5.61)分、軀體健康(85.34±5.31)分與社會功能(84.85±5.29)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指標比較[(),分]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指標比較[(),分]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腦卒中后抑郁疾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相關研究發現,其發病率占卒中患者的35%[10-12]。腦卒中后抑郁患者通常表現是興趣缺乏、語言減少、情緒低落、思維遲緩等,嚴重者會存在自殺、失眠、幻覺、早醒、絕望等癥狀,影響患者正常生活,還為患者治療及康復造成負面影響[13-15]。因此,臨床需要重視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早期及時診治,以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達到治療的目的。腦卒中后抑郁屬“郁證”的范疇,其發病原因主要是肝氣郁結、氣機不暢造成發病[16-17]。為探究腦卒中后抑郁患者應用中風解郁湯治療效果,該研究主要對腦卒中后抑郁70 例患者的抑郁癥狀與神經功能指標進行了分析。
該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顯效54.29%,對照組顯效的40.00%,研究組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為97.14%比對照組77.14%高(P<0.05);結果與邸紅巖[18]臨床研究結果[觀察組總有效93.75%比對照組的79.17%高(P<0.05)]相符合。該文研究組患者的神經功能(7.06±2.08)分比對照組(9.48±2.13)分高;且研究組SDS(33.98±3.81)分、HAMD(34.91±3.68)分均低于對照組(43.85±4.95)分、(42.72±4.52)分(P<0.05),表明腦卒中后抑郁患者應用中風解郁湯,可改善其心理狀態和神經功能情況,臨床用藥效果更為顯著。相關研究發現,腦卒中后抑郁發病和生物學、社會心理等有關,與性別、年齡、病變部位、抑郁病史等因素具相關性[19]。公認發病原因可分為兩種,一是卒中對神經系統直接損傷;二是卒中后相關強烈心理反應造成神經功能及認知功能的下降而造成發病[20]。因此,臨床需要對腦卒中后抑郁疾病采用及時、有效治療方案,該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其屬于抗抑郁藥物,可單獨用藥,快速改善機體抑郁癥狀,臨床治療的療程比較短,對于首發的腦卒中后抑郁臨床效果比較良好。中醫學內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主要治療原則是養心安神、疏肝解郁,因此,研究組腦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中風解郁湯治療,方劑為當歸、陳皮、枸杞子、遠志、川芎、熟地黃、石菖蒲、半夏及白芍等藥物,其中,當歸可養血合營、健脾調肝,陳皮可祛濕化痰,枸杞子可補肝腎、益精氣及明目安神,川芎可止痛祛風,散寒,熟地黃可填髓益精、補血滋潤,遠志具安神益智、消腫的功效,石菖蒲能醒神解郁,半夏能燥濕化痰,白芍能平抑肝陽、柔肝止痛,以上諸藥合用,從而能有效調神行氣、疏肝解郁、補中養心,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及心理狀態,臨床用藥效果更為顯著[21-22]。同時,該研究結果還發現,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心理功能(85.28±5.98)分、生理功能(84.36±5.61)分、軀體健康(85.34±5.31)分與社會功能(84.85±5.29)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進一步證實腦卒中后抑郁患者應用中風解郁湯治療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利于其預后快速康復。受時間、樣本等影響,腦卒中后抑郁患者應用中風解郁湯治療對遠期療效及不良事件的影響,有待臨床再研究分析。
綜上所述,腦卒中后抑郁患者應用中風解郁湯,可改善抑郁癥狀,提高患者神經功能情況,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提升,具有一定應用與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