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海皓
摘要:母豬養殖期間,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飼料、應激、疾病等,極易導致出現產后泌乳障礙現象,不僅會影響自身健康,同時也不利于仔豬成活,進而造成損失,因此養殖場戶積極做好母豬泌乳障礙防治工作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文著重對母豬泌乳障礙的中西獸醫防治對策展開探討。
關鍵詞: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病因;癥狀;中西獸醫防治
母豬泌乳障礙也被稱為母豬無乳綜合征,患病母豬會出現少乳、無乳、拒絕哺乳、乳房腫脹發熱等癥狀,尤其是高齡母豬,有著更高的發病率,多發于母豬產后2~3d,輕則影響仔豬生長發育,重則導致死亡。采用中西獸醫聯合防治母豬泌乳障礙,效果頗佳。
1 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病因
1.1 營養因素
喂養期間,飼料營養不均衡,營養過于充足或者不足,導致母豬過胖、過瘦,影響母豬乳房及卵巢發育,最終導致出現泌乳障礙。如:所喂食的飼料中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導致抵抗力、抗應激能力下降,增加該病發病幾率。
1.2 管理因素
母豬分娩前后,突然調整更換飼料、飼喂程序,喂食過量的精細料,母豬產后喂食量過多,或者母豬誤食胎衣,會導致其豬腸道壅滯或者出現便秘,進而食欲下降或者食欲廢絕,導致出現泌乳障礙。在生產期間,圈舍溫濕度不適宜,光照不足,圈舍環境差,亦可導致該病的發生[1]。
1.3 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①感染細菌,母豬產房清潔、消毒不到位,滋生大量細菌,分娩時母豬子宮受損導致細菌入侵,分娩后外陰和胎衣碎片消毒不及時,母豬乳房被劃傷等,均會導致細菌入侵誘發乳房炎、子宮內膜炎等多種疾病,最終導致出現泌乳障礙;②感染病毒性疾病,常見的有豬偽狂犬病、豬流感、豬附紅細胞體病等,均可繼發母豬泌乳障礙等疾病。
2 臨床癥狀
泌乳障礙的病豬,精神萎靡,無精打采,不愿進食,嚴重的食欲廢絕,缺乏母性,易于攻擊仔豬,大便干燥,乳房、陰門腫脹發熱,出現高燒,流惡露。繼發感染細菌、病毒的母豬,大多會出現乳房紅腫現象,觸摸發燙發硬,乳汁黏稠,顏色為黃色,拒絕哺乳。應激或者營養因素所誘發的泌乳障礙,病豬乳房會出現輕微萎縮現象,營養過于充足的病豬則乳房飽滿充盈,但無乳汁流出,精神過度緊張的會出現煩躁、攻擊仔豬等現象。
3 中西獸醫治療方法
3.1 西獸醫治療
針對感染性泌乳障礙的母豬,可分別肌注15mg地塞米松、320萬IU鏈霉素和600萬IU青霉素,早晚各1次,連續肌注3~5d。針對乳房部位腫脹有痛感的病豬,使用15%硫酸鎂溶液熱敷,溫度以40℃左右為宜,加快血液循環,起到良好的消腫止痛效果。
針對非感染性因素所引發的泌乳障礙的病豬,要進行對癥治療,應激導致發病的,可肌注8IU縮宮素,每間隔3h注射1次,連續注射5次;神經緊張導致發病的,可肌注鹽酸氯丙嗪,按照2mg/kg·bw劑量使用,早晚各1次。
3.2 中獸醫治療
針對感染性泌乳障礙的病豬,中獸醫治療應以解毒消腫為原則,可使用中草藥方“瓜蔞牛蒡湯”予以治療,取柴胡、陳皮、黃芩、生梔子、青皮、皂角刺各8g,木通、通草、漏蘆、王不留行、金銀花、天花粉、牛蒡子、連翹各10g,針對乳房腫脹的母豬,可再加入赤芍、當歸各10g,將上述中草藥加入適量水浸泡2h煎熬成藥液去渣溫服,1次/d,連續服用3~5d即可。
針對精神過度緊張導致發病的母豬,可使用“酸棗仁湯”治療,取柴胡、甘草、川芎各6g,茯苓10g,香附15g,知母、瓜蔞皮各20g,青皮、蒲公英、酸棗仁各30g,將上述中草藥煎熬藥液溫服,1次/d,連服3~5d;針對應激因素導致發病的母豬,應遵循活血通乳的原則予以治療,取木通、甘草、漏蘆、白芷各10g,青皮、天花粉、生地、柴胡、白芍各15g,當歸20g,王不留行30g,上述藥物煎熬藥液去渣溫服,1次/d,連服3~5d。
3.3 病例分析
2020年3月份,鐵嶺市郊王某家飼養的1頭母豬在產后2d出現不進食,拒絕哺乳的現象,隨即前來求診。對病豬進行實際檢查,發現病豬乳房部位有劃傷傷口,食欲下降,精神狀態不佳,無精打采,發燒,無法正常泌乳,陰門露出膿性分泌物,按摩病豬乳房發現發燙發硬,并發出疼痛感,結合病豬臨床癥狀表現,診斷為乳房炎誘發的泌乳障礙,隨即采用上述中西獸醫結合方法治療,分別肌注15mg地塞米松、320萬IU鏈霉素和600萬IU青霉素,并使用15%硫酸鎂溶液熱敷消腫,然后取柴胡、陳皮、黃芩、生梔子、青皮、皂角刺各8g,木通、通草、漏蘆、王不留行、金銀花、天花粉、牛蒡子、連翹、赤芍、當歸各10g,煎熬藥液去渣溫服,綜合治療3d,病豬癥狀明顯緩解,繼續治療2d,病豬完全康復。
4 預防對策
4.1 注重妊娠期母豬的營養調控
為降低母豬泌乳障礙發病率,養殖人員要認真做好對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工作,保證營養均衡,合理配置飼糧,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VC、VE、微量元素、礦物質,滿足母豬營養需求,促進胚胎發育,調控母豬體型,避免導致難產。所喂食的飼料,應保證易于消化,定期適量喂食青綠多汁飼料,如:南瓜、胡蘿卜等,降低母豬產后厭食、便秘等疾病的發生,確保正常泌乳。
4.2 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
養殖人員要認真做好圈舍衛生清潔工作,合理控制飼養密度,避免出現過度擁擠的現象,禁止使用棍棒驅趕母豬,保持環境安靜,減少應激。要及時做好滅蠅消毒工作,保證圈舍光照通風正常,及時防寒保暖、防暑降溫,避免造成應激。要定期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尤其是偽狂犬病、傳染性胃腸炎、大腸桿菌等,避免繼發感染引發泌乳障礙。要定期做好對圈舍的消毒工作,定期輪換使用消毒藥物,優選無刺激、高效消毒液,對圈舍及周邊環境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營造健康舒適的產房環境,減少細菌、病毒,降低發病率[2]。
4.3 突出母豬的產后保健
母豬在生產后,大多體質虛弱,因此要做好產后保健工作,可使用“益母生化散”保健,能夠起到補氣益血、活血化瘀的效果,在母豬生產后2d即可飼喂“益母生化散”,取炙甘草、炮干姜各5g,桃仁、川芎、紅花各10g,當歸、益母草各15g,上述藥物加水煎熬成藥液,再加入300g紅糖混合后溫服,每次服用100mL,藥渣拌入飼料食用,能夠促進母豬產后子宮復原,加快乳汁分泌,1次/d,連服3d即可。
5 結語
綜上所述,產后泌乳障礙,是母豬產后常見病,養殖場戶要高度重視起來。通過分析母乳產后泌乳障礙的病因、癥狀,并探討了該病的中西獸醫聯合防治對策,希望為該病的臨床防治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降低發病率,減少損失,助推生豬養殖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韋智敏.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診療體會[J].中國畜禽種業,2019(4):80.
[2] 孫峰.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綜合癥的預防治療效果[J].黑龍江動物繁殖,2019(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