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強
摘要:在雞養殖的過程中,雞病是經常會出現的問題,如果沒有做好雞病的預防和治療,不僅會影響雞群的健康生長,甚至會對飼養人員、消費者的健康造成影響,進而導致雞養殖行業的發展出現阻礙。所以,要掌握雞病流行的特點,并且加強禽流感的防治工作,本文就此進行了相關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雞病;流行特點;禽流感
雞病預防是雞養殖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要結合雞病流行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尤其要加強禽流感的防治工作。禽流感不僅會影響雞養殖行業的正常發展,也會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如果出現禽流感疫病,會有很多人被傳染,甚至危害人的健康和生命。
1 雞病流行特點
1.1 種類增加
近幾年,雞養殖行業發展迅速,但雞病的發生率并沒有隨之下降,甚至出現了許多新增雞病種類,一些以前比較常見的雞病隨著抗體的產生也可能發生變異,給雞病的預防工作增加了很多難度。例如,常見的雞病包括禽流感、腎傳支等,防治技術的研發效率正在隨著雞病發生率的增高而不斷提升,但依舊無法完全防治雞病,每年還有大量的養殖雞因雞病死亡或被處理,給養殖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1.2 傳播加快
隨著經濟的發展,養殖規模在不斷擴大,從業人員的數量日益增加,雞養殖場也隨之增多。在行業發展的同時,也有許多隱患風險存在。如果養殖場的養殖密度較大,且具有一定的規模,一旦發生疾病就會快速傳播,增加了疫病防治工作的難度[1]。還有一些中小型養殖場并沒有采取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如果出現疫病,則會導致雞場中大部分活雞被傳染,嚴重時甚至會傳染給飼養人員。
2 禽流感的發現歷史和流行病學
2.1 發現歷史
禽流感最早在1878年從雞瘟中分離而來,到了1901年逐漸被定義為“過濾性因子”或雞瘟病毒。后來,新城疫病毒被發現,同樣會引發雞瘟樣疾病,在國內被稱為雞瘟。為了對二者進行區分,前者被稱為歐洲雞瘟病毒,后者被稱為亞洲雞瘟病毒。到了1955年,由于病毒顆粒核蛋白抗原特性存在差異,所以將雞瘟病毒(FPV)認定為甲型流感病毒。很多禽類并不會出現雞瘟,會呈現靜默感染、健康攜帶的狀態。在1997年,香港出現首例可以感染人類的N5H1亞型病毒。直到2013年3月,全球報告的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一共有622例,其中有接近一半的病例死亡。病例在15個國家中分散,我國有45例,死亡30例。由此可見該病毒的危害性和致死率,其中大部分為老年人,男性患者也多于女性。
2.2 流行病學
研究表明,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因為食用了攜帶病毒的禽類,但具體的傳播途徑還需要進一步明確。人感染H5N1的主要途徑就是和病死禽類密切接觸,尤其是宰殺、拔毛、加工三項工作的感染概率極高。在一些案例中,少數兒童在散養家禽出現的區域中暴露也會被感染,糞便也被認為是感染源之一。H7N9可以通過接觸禽類、排泄物、污染物品等被傳染,人感染該疾病后仍處于發散狀態,雖然存在家庭聚集病例,但并沒有病毒持續人傳人的情況。
2.3 臨床癥狀
潛伏期為3~5d。急性病例病程極短,常突然死亡,沒有任何臨床癥狀。一般病程1~2d,可見病雞精神萎靡,體溫升高(43.3~44.4℃),不食,衰弱,羽毛松亂,不愛走動,頭及翼下垂,閉目呆立,產蛋停止。冠髯和眼周圍呈黑紅色,頭部、頸部及聲門出現水腫。結膜發炎、充血、腫脹、分泌物增多,鼻腔有灰色或紅色滲出物,口腔黏膜有出血點,腳鱗出現紫色出血斑。有時見有腹瀉,糞便呈灰、綠或紅色。后期出現神經癥狀,頭、腿麻痹,抽搐,甚至出現眼盲,最后極度衰竭,呈昏迷狀態而死亡。
3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3.1 科學飼養管理
在雞養殖的過程中,為了降低雞病、禽流感的發生概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科學飼養、科學管理。尤其要加強雞的衛生管理工作,要定期進行養殖場的清潔工作,重點清潔雞舍、飼料槽等設施和工具,要制定詳細的衛生管理方案,確保各個設施、各項工具的衛生清潔。與此同時,做好雞舍通風工作也十分重要,確保雞舍內部保持空氣流通,降低病毒、細菌的滋生概率。在雞舍的規劃布局上,要采取科學的布局方案,要遠離交通要道和容易感染疫病的區域,不能采用混養的模式,堅持全進全出的原則。在引種方面,應該對引入種進行嚴格的檢疫,先進行隔離觀察,確認健康之后才能和其他雞一起飼養。在飼養的過程中,要對飼料進行合理的調配[2]。要確保水分的充足,因為水分是營養物質的溶劑,也是運輸營養物質的重要工具。
3.2 重視消毒殺菌
禽流感的致病率、致死率較高,但病毒并不具備很強的抵抗和生存能力,所以可以采用消毒劑殺滅病毒。不僅如此,也可以采用高溫殺毒的方式,在60℃的溫水中煮沸帶病毒器具也可以達到殺菌的效果,煮沸消毒的時間約為10min。紫外線殺菌也是一種常見的消毒方式,可以根據具體的需求選用不同的消毒方式。要定期進行養殖場的消毒工作,尤其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在疾病出現后,需要嚴格消毒場地、器具,避免疾病擴散[3]。
3.3 做好疫苗接種
在雞養殖的過程中,為了有效的預防疾病,應該做好防疫疫苗接種工作。目前,國內已經針對禽流感研發了很多防疫疫苗,包括H7N9、H5N1滅活苗等。養殖人員應該重視疫苗接種工作,并且安排專門的接種時間和接種人員,定期進行血清檢查,確保疫苗接種的安全有效。此外,健康雞群需要接種2次疫苗才能提升預防效果,應該按照獸醫的要求進行接種。
4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養殖戶來說,大規模的禽流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不僅很多雞會病死,還會影響雞的銷售,嚴重時會造成許多養雞場倒閉。對于人來說,禽流感會危害人體健康。所以,做好禽流感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只有禽流感防治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促進畜牧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雞病流行特點及禽流感的防治研究[J].今日畜牧獸醫,2020,36(6):99.
[2] 王昊.常見雞病流行特點與禽流感防治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8):81-82.
[3] 李磊.雞禽流感的流行特點與防治措施分析[J].獸醫導刊,2020(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