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仙

摘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寵物飼養量逐年增加,動物診療行業隨之迅速發展,同時動物醫療廢棄物也相應地增加了疫病傳播的風險,對周圍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了威脅,動物醫療廢棄物的處置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主要闡述了太原市動物診療機構醫療廢物規范管理方案實施后,動物醫療廢棄物的集中處置工作取得的良好效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為動物醫療廢棄物處置工作更加完善提供參考。
關鍵詞:動物檢疫;診療機構;醫療廢物;公共衛生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寵物飼養量逐年增加,動物診療行業隨之迅速發展,同時動物醫療廢棄物也相應地增加了疫病傳播的風險,對周圍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了威脅。動物醫療廢棄物是一種危害極大的特殊物,這些廢棄物包括臨床廢物、廢藥品等各類廢棄物,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和其它有害物質。動物醫療廢棄物的處置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動物醫療廢棄物的收集處置工作對防控動物疫病、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類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原市目前共有102家動物診療機構,以前多數動物診療機構對日常診療中所產生的醫療廢棄物通常是在簡單消毒后混同生活垃圾一起倒掉,有的不但不消毒還亂扔亂放,因為沒有統一的動物醫療廢棄物處置標準,缺乏動物醫療廢棄物統一收集單位,大部分動物診療機構負責人缺乏對動物醫療廢棄物的管理常識,有一些動物診療機構知道動物醫療廢棄物的危害性,不敢隨意丟棄,又苦于無處回收,只好自行處理。為此,針對動物診療行業醫療廢棄物處置存在的問題,太原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太原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于2019年6月出臺了《太原市動物診療機構醫療廢物規范管理實施方案》,對動物醫療廢棄物實行了規范化管理,統一收集,統一運輸,集中處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具體做法
1.1 宣傳與培訓
市農業農村局和市環衛局聯合對動物診療機構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和培訓,規范動物醫療廢棄物處置程序,就動物醫療廢棄物如何進行分類、收集、運轉、登記以及專用包裝使用和專用存放容器等內容,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詳細講解。組織轄區內動物診療機構與具有資質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簽訂《動物診療機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協議》。
1.2 處置實行有償收費
市農業農村局和市環衛局積極溝通協調,本著治污為先,讓利于民,兼顧成本的原則,統一下調收費標準,具體收費標準為0.064元/m2·d。建筑面積120m2及以上的動物診療機構(寵物醫院),按使用面積(即建筑面積的75%)收取;建筑面積120m2以下的動物診療機構(寵物診所),均按40m2收取,計77元/月。
1.3 收集與處理
動物診療機構按照《動物診療機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協議》繳納費用后,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負責對所有動物診療機構醫療廢棄物進行上門收集、專業清運、集中處置等工作,嚴格做到每2d(48h以內)上門收集清運一次動物醫療廢棄物,當日清運的醫療廢棄物當日焚燒,確保動物醫療廢棄物及時收集、專業清運、環保處置(圖1)。
1.4 強化相互監督
一方面加大對動物診療機構的監督,市農業農村局、畜牧中心(局)、環衛局加強溝通協調,聯合對動物診療機構醫療廢棄物規范管理工作進行督導,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虛作假、隱瞞虛報的動物診療機構,各監督機構要依法堅決從嚴查處;另一方面加大對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的監督,如果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未按照約定在2d內上門收集,第一次發現給予警告,第二次發現減免半年處置費,第三次發現免除全年處置費用。
2 取得的效果
太原市動物診療機構醫療廢物規范管理方案實施之后,落實了動物診療機構的主體責任,強化了動物醫療廢棄物源頭化管理。建立了動物醫療廢棄物的全覆蓋的安全收集、貯存、運輸和處置過程的無害化、制度化、規范化管理。
太原市動物診療機構醫療廢物規范管理方案實施之后,通過培訓宣傳教育,動物診療機構人員對動物醫療廢棄物安全處置意識有明顯提高,減少了銳器劃傷發生的風險,更好地防范環境風險和動物疫病、人畜共患病的傳播流行,有效地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環境安全。
3 存在的問題
1)從業人員認識不到位。動物診療機構的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偏低,個別從業人員對于動物醫療廢棄物的危害認識不到位。有的動物診療機構只看眼前,貪圖小便宜,把一些用過的塑料輸液器、注射器、疫苗空瓶出售給小商小販,牟取不正當利益。
2)個別新設立的寵物診療機構未主動與醫療廢物處理中心簽訂動物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協議書,對于診療過程中所產生的醫療廢棄物自行處理,有的隨意丟棄混入生活垃圾,有的僅簡易消毒后丟棄,存在動物疫病傳播風險和環境安全隱患。
3)法律、法規不健全。我國動物診療行業是近年來才逐漸發展起來的,過去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尤其是動物診療機構醫療廢棄物的處置方面,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在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中只是規定動物診療機構應當參照《醫療廢棄物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
4 對策和建議
加大宣傳力度,有效推進動物診療機構醫療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進程,通過媒體等多種形式對動物診療場所負責人及從業人員進行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宣傳,強化動物診療行業醫療廢棄物處置的責任意識。
加強管理,對于一些新設立的動物診療機構未主動簽訂《動物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協議書》的行為,可以宣傳動員,責令改正,為使動物醫療廢棄物處置管理形成長效機制,建議將動物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作為審批新的動物診療機構的一項必要條件,或者將動物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情況作為動物診療機構年度報告事項的主要內容之一。
加強監督執法,為保證動物醫療廢棄物處置工作的高質量發展,要加強日常監管,開展不定期的監督檢查,以提高動物診療機構醫療廢棄物管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動物診療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規定,做好診療活動中的衛生安全防護、消毒、隔離和診療廢棄物處置等工作。第一百零五條規定,動物診療機構違反本法規定,未按照規定實施衛生安全防護、消毒、隔離和處置診療廢棄物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動物疫病擴散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動物診療許可證。上述規定各市、縣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加大行政執法力度,真正將動物診療廢棄物處置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