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林興 王金好
摘要:由于我國畜禽養殖量大、養殖情況復雜,加之我國動物衛生檢疫相關工作起步較晚,存在諸多不足與問題。因此加強和完善我國基礎動物衛生監督和執法工作,有助于提高我國基層動物疫病檢疫水平,保證畜禽及其產品質量,維護我國的畜牧業可持續發展,防止人獸共患病的傳播,維護公共衛生健康和人民的食品安全。本文主要通過介紹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基本概念、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過程中我國屠宰場檢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應的解決方法,以期能夠為屠宰場檢疫的建設提供指導與幫助。
關鍵詞: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
近年來由于我國動物衛生檢疫及監督執法工作的不足,加之部分不法商販為了謀取高額的利潤,
我國各類食品安全事件屢有發生,其中動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更為突出。如何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我國動物檢疫及衛生監督執法的相關工作,并與國際慣例相接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保障我國畜牧業發展、人民健康安全、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1]。
1 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中存在的問題
1.1 畜禽及其產品的檢疫未完全到位
我國畜牧業養殖量大、種類繁雜且養殖水平及規模參差不齊,養殖場大多散在城市郊區及農村地區,與檢疫部門距離較遠,導致產地檢疫效率不高。部分畜禽養殖人員常將畜禽及其產品運送到檢疫部門進行檢疫,該方法雖然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但卻沒有嚴格按照《動物檢疫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且存在傳播疫病的潛在隱患。
另外,我國農村地區長期存在家庭自養畜禽的情況,沒有規范化的家禽屠宰檢疫點,現有的家禽屠宰檢疫點大多分布于活禽市場中,分布較散且檢疫標準低、水平差。部分養殖人員對自家散養的家禽進行自養自殺,沒有進行屠宰檢疫的意識,都導致屠宰檢疫難以做到位。
1.2 畜禽及其產品的經營、運輸未得到有效的監督執法
我國《動物防疫法》規定,動物衛生監督部門應對畜禽的飼養、屠宰及其產品的加工、經營、運輸等環節進行嚴格的動物疫病防疫監督管理。但由于畜禽及其產品的經營、運輸等環節涉及多個部門的參與,且由于目前對部分工作未能進行明確的責任劃分和協調處理,導致部分有關部門相互推諉、各自為政,加大了動物衛生監督管理的難度。加之我國長期存在畜禽家庭散養的現象,而動物衛生監督部門很難對這部分畜禽及其產品進行有效的監督。因此,在畜禽及其產品流通和市場交易環節的監管存在明顯的不足。
1.3 未有效對檢疫不合格的畜禽及其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對疫病死亡或經檢疫不合格的畜禽及其產品進行規范化的無害化處理是有效預防及控制傳染病的大規律流行,減少人畜共患病的發生,保障公共衛生安全,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且我國農業部印發的《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中也明確規范了對畜禽及其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標準方法與流程。但由于病死畜禽分布較散,很難對其無害化處理進行有效的監督,加之大量畜禽飼養人員缺乏無害化處理病死畜禽的意識,導致我國對病死畜禽及其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比例不高。同時,由于動物衛生監督部門更多關注于生豬、牛、羊等大動物的無害化處理,而缺乏對家禽及犬貓等伴侶動物的有效監管,導致我國相關工作存在很大漏洞。
1.4 未對動物診療機構進行有效監督執法
我國《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中規定了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對本行政區域內負責的動物診療機構進行有效的監督執法工作,以規范動物診療過程中獸醫藥品的使用。但由于部分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輕視相關工作的重要性,導致部分動物診療機構存在人員管理不清、不按規定開具處方和使用處方箋、病例冊等問題。更有動物診療機構對醫療垃圾不按規定進行有效處理,不合理的使用獸用藥品,對我國的自然環境及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2]。
2 完善我國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建議
2.1 加強動物衛生監督管理體制建設
由于我國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有關部門應該充分借鑒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及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經驗與辦法,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動物衛生監督管理體制的建設,使各個部門職責清晰[3]。并加大對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投入,從而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管理體系。保證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人員的配比齊全,經費充足。同時在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相應的管理體制進行創新,將畜禽及其產品的檢疫工作及衛生監督工作進行分離,避免執法監督人員監督自己的情況發生。
2.2 完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相關的法律法規
由于我國的動物防疫及衛生監督工作起步較晚,雖然我國目前已有《動物疫病防疫法》《農產品安全質量法》等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相關的法律法規,但由于其不是專門針對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修訂的法律條文,其規定中存在可操作性不強、處理規定不明確、對官方獸醫的權利及義務的定義不清晰等諸多問題,阻礙了我國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有效進行。因此我國立法部門應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充分吸取相關專家、學者、從業人員及社會大眾的意見,建立和完善專門針對我國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法律體系。
2.3 建立高素質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隊伍
由于我國基層動物檢疫及監督執法工作工作量大、條件艱苦且薪資水平不高。導致人員配比不足,體制不健全,人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很難吸引到有技術的高水平人才。因此獸醫主管部門應對現有的工作人員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學習活動,提高每個執法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定期舉行相關的考核工作,做到競爭上崗,能者上、庸者下,提高相關人員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加大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引進和招聘工作,加大宣傳,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徑引進畜牧、法律相關專業的高校畢業生。
2.4 提高大眾和相關從業人員的動物衛生意識
做好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不僅需要獸醫主管部門的認真執法,還需要社會大眾的理解及相關企業及從業人員的配合。因此有關部門應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對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進行宣傳,引導每一個消費者參與到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工作中來。不斷加大對《動物防疫法》等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引導相關人員主動做到不銷售、不轉運、不收購、不販賣未經相關檢疫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產品。
3 總結
綜上所述,盡管目前我國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仍存在諸多不足,但對這些不足進行合理有效的整改,有助于整體提高我國基層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水平,進而保障我國畜牧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食品安全及人類健康。
參考文獻:
[1] 楊連蔣,張大志,許淞杰.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畜禽種業,2019,15(3):16.
[2] 趙麗花.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畜禽業,2020,31(7):41-42.
[3] 王曉敏.試析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困難及應對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19,15(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