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霞
自我管理能力是初中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養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對于初中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非常重要。在初中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通過家校合作的銜接性、互助性和關聯性,建立學生、學校、家庭三級聯動培養機制,家庭和學校緊密聯系,通力合作,是培養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溝通,增強家校合作的凝聚力
學校和家庭這兩個教育者,要行動一致,要志同道合,要有共同的目標和理念,要始終以相同的原則為出發點,無論是教育實踐的目的還是實踐過程中使用的手段,都要保持一致性。(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學校要通過家長會、家訪、電訪、給家長一封信等形式,針對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這一專項工作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通過充分的溝通達成共識,形成合力。
首先,通過家校溝通,轉變家長的觀念。目前,唯分數論的現象比較嚴重,大多數家長會認為,孩子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方面沒所謂。因此,轉變家長的育人觀念,是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要讓家長意識到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對孩子的學習和素質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具有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持續發展,自我管理能力是孩子終生發展所必須的。在家庭育人目標上,把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放在首位,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時時處處考慮如何從細節處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
其次,通過家校密切聯系和有效溝通,讓家長充分了解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有哪些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具體舉措,只有充分了解了才能做到密切配合。例如,學校層面制定了哪些與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相關的規章制度,孩子所在的班級又有哪些具體的管理制度、具體措施,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制度和舉措中,有哪些是需要家長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具體實施以及如何實施的,等等。
再次,通過家校溝通,互通有無,家長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具體表現,對不滿意之處在家庭教育中適當補充;教師也可以知道學生在家的真實情況,在加深了解的基礎上對每位學生的培養措施進行調整,做到有的放矢。
二、搭建平臺,促進家校合作的實效性
為了促進家校良好溝通和互動,需要搭建合適的平臺。又因為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時間而且連續性的工作,因此,家校合作互動的平臺應是長期性的和具有延續性的。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我們發現家校聯系本、微信群、釘釘群等是目前被廣泛應用而且效果良好的溝通平臺。
家校聯系本是對家校雙方技術要求不高的、操作簡便的溝通平臺。很多年紀稍大的班主任會以家校聯系本作為日常家校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教師、學生、家長養成每天都填寫家校聯系本的好習慣,將相關信息反饋給對方,對方及時給予回復和評價。具有學校特色、班級特色的家校聯系本還能彰顯學校(班級)文化。家校聯系本的填寫要注重真誠、及時、靈活。另外,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家校合作創建了良好的條件,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例如校訊通、公眾號、微信群、QQ群、釘釘群等,搭建有效的家校合作平臺。信息技術與家校合作之間的有機融合,使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家長與孩子之間形成一種動態的、高效的、立體的、多向的教育互動形式。借助信息技術,除了能夠實現傳統的家校互動交流,還可以讓家校溝通變得快捷、便利而且即時,在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方面,學生表現得好的地方,可以及時表揚和鞏固,有待加強之處,及時提醒,家校合作共同提升,從而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
三、優勢互補,保障家校合作的連續性
學校教育具有穩定性、全面性、系統性和嚴密性,但同時常常因為制度僵化而缺乏針對性;家庭教育具有鮮明的靈活性和針對性,但也常常因為感情因素和素質差異而具有局限性和不均衡性。初中生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缺乏穩定的自覺性,如果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方面教育割裂開,初中生就容易鉆空子。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優勢、局限性是相對的,為培養初中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學校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應當起到彌補家庭教育不足的作用,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并且是終身教師,應當利用家庭教育的獨特的感染性,彌補學校教育在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培養方面的不足。
學校教育利用其系統性,激發學生自我管理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只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終才有可能真正達成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目標。通過主題班會、班級活動等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讓學生從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自我管理的動機和內驅力。家庭教育中也應當創設一個自由開放的管理環境,在家長的細致引導下,由孩子自主設定自我管理的目標,包括學習和生活的管理、情緒的管理、時間的管理等。當然,目標的設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目標設定之后,由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商量,共同制定評價手冊,評價手冊中應包含學生自評、家長評價、教師評價,然后在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引導下,讓學生學會自我監督,自我評價,并且接受家長和教師的評價,審視自己,不斷提高。通過這種學生、家庭、學校三級聯動的自評、他評監督機制,能夠增強學生內心對目標的認同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發自內心的想要去達成家庭、學校和學生共同設立的目標,真正調動自我管理的積極性。目標和評價手冊制定好之后,學校和家庭應當共同提供足夠的實踐平臺,提供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環境,讓初中學生在實踐中養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總之,學校和家庭在教育目的上達成一致之后,家校合作才能促成教育內容互補,保證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正確方向,家校合作也才能使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活動具有銜接性、互助性和關聯性。家校合作,既是提高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質量的一種教育模式,也是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有助于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