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芹
“教育就是播種愛”,為潛能無窮的兒童賦能,為兒童一生的幸福奠基。
2020年8月,鼎太風華幼兒園由民辦幼兒園正式轉為公辦幼兒園,秉承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教育就是播種愛”的教育理念,以高起點、高標準、規范化、全面打造高質量幼兒園的辦園思路,全心全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轉型發展這一年,在深圳市南山區委區政府領導下,在區教育局支持下,鼎太風華幼兒園園長楊爽帶領全園教職工,通過優布局、拓內涵,在改善辦園條件、美化校園環境、加強后勤保障、優化幼兒膳食結構、構建辦園特色、提升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中不懈努力,使幼兒園短時間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浉郯拇鬄硡^前海灣畔,一顆璀璨的幼教明珠正冉冉升起。
環境育人:讓美潤物無聲
每個孩子,都值得被美環繞。幼兒園是孩子走出家庭踏進校園生活的開始,亦是看見“美”的第一步。鼎太風華幼兒園有獨具匠心的兩個標志:南山實驗教育集團統一風格的大LOGO,屬于鼎鼎之家的甜蜜“小”LOGO。大LOGO莊重大氣,凸顯“上善若水,學行天下”的校訓;“小”LOGO像小鳥,希望鼎鼎寶貝們像小鳥一樣,在充滿愛和美好的世界里,快樂、自然地探索、求知、成長,永遠具有自由飛翔的力量。它們是美的化身,出現在孩子們的園服、書包、帽子、方巾、接送卡包上和校園里,陪伴孩子快樂成長。看到它們,孩子就看到了“家”的方向。
在創設和美化園所大環境方面,鼎太風華幼兒園以陽光大氣、時尚靈動為基調,對陳舊、褪色破損的教學樓主體墻面和教室墻面、廁所進行了全面的修繕、翻新和美化,為幼兒創設了煥然一新、大氣和美、安全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為最大化拓展孩子們的游戲活動和戶外體育運動空間,鼎太風華幼兒園持續對園所和戶外區域進行整體規劃和設計,因地制宜創設了綜合運動器械區、主題游樂場等區域,并深挖每一寸土地資源,發揮教育功能,巧妙改造三樓平臺,開發創設出生態種植園、精致籃球場、綠茵游戲拓展區等,添置多種戶外大型玩具和豐富的運動器械,最大化地滿足幼兒日常戶外游戲和身體鍛煉的需求。幼兒園現已呈現出功能豐富多元、童趣創新、整潔美觀的園所環境。
堅強保障:讓愛無處不在
好的設施設備,是辦園的先決條件。鼎太風華幼兒園大力改善辦公條件,更新全園已經使用多年、故障頻發、安全隱患大的電腦、電視、空調、風扇、消毒燈等電器設備;配置班級消毒柜、餐具柜、幼兒毛巾杯子;添置了豐富適宜的教玩具、幼兒圖書等,使幼兒在園生活、學習質量顯著提升。實行“明廚亮灶”:更新了消毒柜、壓面機、絞肉機、冰箱、廚具刀具、幼兒餐具,添置了過濾直飲機,保障幼兒的飲食安全。食堂管理高要求高標準,廚房環境干凈整潔,食材新鮮質優、證件齊全,工作人員操作規范有序。聘請省級衛生保健督導專家為幼兒膳食質量顧問,著力全面優化提升幼兒膳食結構。每日向全園家長推送“美食小主播”精彩視頻,以開放的態度接受社會監督。幼兒膳食搭配豐富均衡、美味營養、安全優質,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和家長們的稱贊,也受到了社會的認可。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質量保障的根本,鼎太風華幼兒園為全面提升保教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不斷創造和挖掘多種學習資源和機會,組織各崗位人員多次參加園級、區級、市級等各類各層次的培訓學習,開展系列“好書共讀”活動,持續增強教職工隊伍科學保教實踐能力和工作創新意識,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認真踐行師德師風要求,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優化課程:讓成長隨時發生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鼎太風華幼兒園認真踐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推行幼兒素質教育,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籃球體適能”健康課程,強健兒童體魄,提高運動能力,培養有運動熱情的兒童。美育活動啟迪靈性,以美育人,創意美術、玩轉音樂教室、晨會展演,培養孩子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讓美向孩子的內心生長,往深處扎根。“鼎寶愛勞動”課程,讓孩子愛上勞動、學會勞動,收獲幸福感和滿足感。
依托南山實驗教育集團鼎太小學這一強大的平臺資源,開展幼小銜接課程,構建一個“有準備的兒童、有準備的學校、有準備的家庭、有準備的社區”完整、多層次的幼小銜接生態圈,形成小學、幼兒園互訪交流、家園同育、社區聯動的有意義有價值的“自然銜接”。讓孩子從幼兒園自然延伸與平穩過渡到小學的學習生活。
2020年10月,在南山區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中,鼎太風華幼兒園以高分順利通過,評估專家對這所幼兒園轉型后短短數月內大刀闊斧地實施園舍環境改造工程和提速優質發展舉措給予了充分的肯定。2021年5月,南山區政府、教育局領導到鼎太風華幼兒園調研,對其優質辦學的創新改革精神給予了高度的贊賞。鼎太風華幼兒園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牢記歷史使命,抓住發展機遇,篤志前行在提優提質發展的道路上,讓社區的孩子在家門口樂享優質普惠學前教育。
在這片熠熠生輝的幼兒教育沃土上,鼎太風華幼兒園50余名教職工用愛心澆灌一顆顆童心,用智慧擦亮一個個夢想,300多名兒童在這里享受著愛的雨露,采擷著成長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