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曉莉
戲劇是一項融文學、音樂、美術、表演、舞蹈等于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它以直觀有效的方式積極促進人的各方面發展。在幼兒園,戲劇主題活動是用戲劇的技術,以繪本為主題來源,根據幼兒年齡及學習特點,在創設情境、扮演角色等過程中促進幼兒思考,充分發揮其想象力與模仿力,推動他們不斷地解決問題、與同伴互動,從而達到教育目標的過程。
本文以繪本《漏》為載體,在分析理解繪本的基礎上,提取繪本中與藝術相關聯、與幼兒發展經驗相契合、與幼兒興趣相吻合的內容,進行整理與加工,形成一系列適宜、有趣的活動,從而探討出幼兒戲劇主題活動中幼兒藝術創造力的培養途徑。
一、角色扮演,激發藝術創造興趣
愛模仿是幼兒的天性,角色扮演不僅滿足了幼兒愛模仿、喜歡表演的天性與愿望,還能引發幼兒“肢體創作”與“戲劇想象”,進行即興的角色扮演,在感受與理解角色的特點與表現形式上,體驗自我身體表達與藝術創造的樂趣。
比如繪本《漏》中的角色,有老爺爺、老婆婆、小偷……我們會鼓勵幼兒嘗試進行角色扮演,一開始幼兒扮演的老爺爺無一例外都是彎著腰,邊走邊捶背的形象。教師通過語言引導幼兒調動已有知識經驗去表現更多樣的老爺爺和老婆婆形象。如:你見過的老爺爺都是彎著腰走路的嗎?我看見過騎單車的老爺爺、正在吃飯的老爺爺、看報紙的老爺爺、特別胖的老爺爺……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的思路逐漸打開,肢體動作也越來越放得開,表現出了不同的老爺爺形象。以此類推,不同的角色扮演不斷激發幼兒的創造興趣,他們的思維越發活躍,也更加積極地參與活動。如表現老虎形象時,有兇猛的老虎、饑餓的老虎、缺了一條腿的老虎等,表現小偷形象時,有正準備潛入家里的小偷、冷得發抖的小偷、喝醉酒的小偷……
二、構建情景,創造性進行物體表征
在構建情景時,我們通常將重點放在對生活中常見物體及空間的表征上。通過教師口述旁白的形式帶出戲劇的情境,幼兒自主選擇想要構建的物體,通過身體姿態、臉部表情表現出來,可以是個人構建,也可以多人合作構建。通過情景想象,用肢體將屋里的物品表現出來(空間建構),能夠有效提高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與理解能力,拓寬思維空間,培養創造能力。
以繪本《漏》為例,我們需要部分幼兒用自己的肢體呈現房屋中的擺設??上雀變汗餐接懳堇锩鏁惺裁磾[設,都是怎樣的。幼兒自主選擇要構建的物體,做好構建準備(單人或合作),教師根據幼兒的選擇,以講故事的方式逐漸交代房屋中都有些什么,教師說到什么物品,幼兒就需要來到教師指定的空間用肢體和表情呈現出物品。整個空間搭建完畢后,教師可以采訪的身份跟“物品”交流,讓幼兒描述自己構建的是什么。比如幼兒會說:“我是一把缺了腿的椅子。”“我是墻上的時鐘。”……
三、探索表現,提升藝術創造力
1.?加入樂器,模擬真實情景
在以繪本《漏》為載體的聲音交響樂中,我們首先調動幼兒已有經驗:暴風雨的夜晚會有什么聲音?可以用什么樂器來表現(如雨聲筒、海浪鼓、雷聲鼓等)?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嘗試進行表現。接著以旁白的方式引導幼兒疊加表現出狂風暴雨天氣可能聽到的聲音:打雷、暴雨、大風、瓦片摩擦、驢吃草……模擬真實情景,為接下來的主題劇表演打下基礎。
2.?自制道具,創編故事情境
和幼兒一起根據制作的手偶形象和面具形象,配上與角色形象一致的語言,在音樂背景的伴隨下表演故事情節。幼兒在此活動中進行探索體驗,不僅能在合作表現中提升自信、釋放情感,還能更好地感受美、欣賞美與創造美。
3.?增添服裝,激發創作欲望
形象的服裝能夠幫助幼兒代入情景,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與創作欲望,使之更加生動形象地表演,從而提升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以繪本《漏》為例的角色扮演,教師與幼兒共同商量,為老爺爺、老婆婆、小偷、老虎和小胖驢等角色增添適合的服裝(也可以提供半成品進行加工)。
4.?集體繪畫,培養合作能力
小組討論,將心目中的“漏”在大白紙上用筆描繪出來,如身體很胖,頭上長著兩只角,眼睛又大又紅……繪畫完成后,小組一起合作用語言和動作表現出來。
四、創作劇本,集體呈現藝術創造力
在引導幼兒創作劇本時,首先,需要運用多種形式幫助幼兒充分地感受、體驗和探索不同角色;接著,教師需要支持幼兒將想法轉變為行為;最后,教師要在幼兒想象的基礎上加以引導與梳理,逐漸完善形成多種表現形式下的具有完整情節的劇本。
幼兒創作的過程也是尋找問題解決方法的過程。他們需要跟同伴一起不斷思考如何推動劇情,因而在這過程中,我們要關注幼兒在表達基礎上進行的創造,最終通過戲劇主題表演的方式與同伴合作進行整體的呈現。
以繪本《漏》為例,經過之前幾種方式的參與,幼兒對整個主題有了初步的理解,這時可將幼兒分成三組,分別是器樂組、環境組和表演組。三組幼兒在之前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劇情,使之更適合表演。如:器樂組的配樂將隨著故事的進行給予一定的聲效支持,環境組通過肢體和部分輔助材料建構表演的環境,表演組進行角色形象的塑造,包括對話的設計。在這里,所有的幼兒既是觀眾,也是演員,幼兒的興趣已不僅僅停留于淺層,而是轉化為內部的動機。
實踐表明,將戲劇主題活動融入藝術創造中,在加深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與理解上,可逐步提升幼兒的藝術創造力。
注: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重點課題“幼兒園與社區教育實踐基地協同發展的實踐研究”(編號:2018ZQJK060)、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基于幼兒園教育實踐基地的‘社區研學課程建設研究”(編號:2019?ZJK026)成果之一。
責任編輯?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