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月



籃球項目中,運動者的靈敏素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年齡階段是提升靈敏素質的關鍵時期,對于提升小學生籃球水平至關重要。我校采用實驗研究的方法分析籃球項目中敏捷梯訓練對提升小學女子籃球隊員靈敏素質的應用效果,結果表明,該方法對于小學女子籃球隊員靈敏素質具有積極的作用。小學年齡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靈敏素質提升的關鍵期,因此在這個時期加強培養靈敏素質至關重要。我校將敏捷梯訓練應用于小學女子籃球隊員靈敏素質的提升,效果明顯。
1.研究目的
籃球隊員具有良好的個人身體素質是發揮籃球運動技能的基礎條件,靈敏素質作為籃球運動訓練的重點,需要有科學的方法。籃球運動員的身體靈敏性在無球移動技能中是特別重要的參考指標。本研究對我校小學女子籃球隊員實施敏捷梯專項訓練,研究敏捷梯訓練對于運動員靈敏素質提升產生的效果。敏捷性體現為身體快速轉換、動作隨機改變體位的應變能力。傳統觀念認為,敏捷性是人天生具有的能力。但是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敏捷素質可以借助后天科學的訓練得以改善。美國體育運動專家霍斯金斯( Hoskins)的研究結果表明,籃球訓練的核心要素包括靈敏素質。提升小學籃球女球員的靈敏素質可以采用多種方法。我校的實踐表明,敏捷梯訓練簡單易行,效果可以保證。敏捷梯訓練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具有趣味性,適用于小學女生訓練等特點,訓練可以起到寓教于樂、事半功倍的效果。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采用實驗方法探究籃球項目中敏捷梯訓練對于提升學生靈敏素質具有的效果。選擇了我校9-10歲籃球訓練營的50名女學生,另外選擇了50名女學生作為對照組。在實驗前對兩組學生的素質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如表1
表1的統計數據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員基本素質存在的差異P> 0.05,滿足取樣原則與統計學要求。實驗前的基本情況的統計整理能排除基本素質的不同帶來的干擾。
2.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了“雙盲實驗法”,在實施過程中測試者與受試者對于訓練的目標均不知,以消除無關因素存在的干擾。在研究過程中,確保了對照組與研究組的訓練質量,以消除由于訓練負荷與強度差異帶來干擾。為了保證數據的公平性,兩組學生按照各自的方案參與訓練,在此過程中不進行與其他項目的訓練。實驗前測與后測由同樣的測試人員完成,以保證數據的準確與真實。
敏捷梯規格:15m長,25節,35cm間距。
敏捷梯訓練原則:運動后隊員的心率控制在150-170次/min范圍,動作完成保證快速有力、準確,在滑步時要注重身體重心低并且保持上下起伏。
2.3數據統計
借助統計學專業軟件spss25.o對調查數據加以統計分析,借助T檢驗,并實施方差分析。
3.研究結果
3.1運球繞桿測試結果
在實驗前后對比了兩組學生的運球繞桿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3.2指標結果對比對比了實驗后兩組學生的運球繞桿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
表2、表3可知:在實驗前后,兩種學生的運球繞桿測試成績均發生了變化,但是實驗組的變化更大( P
4.結果分析
敏捷梯訓練可以提高運動者的肌肉動作靈敏程度。借助多種方向的跳躍練習,可以提升下肢爆發力,保證了穩定的力量輸出。敏捷梯訓練通過提升軀干和下肢關節的肌肉力量來促進動作的靈敏性。運動者下肢肌肉收縮能力得以提升,增加了力的輸出。敏捷梯訓練通過快速跳躍,可以實現增加靈敏性的作用。不論是無球跳躍練習、運球中的持球跳躍、運球滑步練習都是結合了籃球項目的特點而設計的,借助持續多向滑步與跳躍練習,可以提升訓練者的下肢爆發力與全身肌肉的協調能力,可以為快速完成動創造身體基礎條件。
籃球運動項目還需要運動者具有快速橫移能力。腳步橫移速度與橫移質量是衡量運動者攻防能力的常用標準。在籃球對抗中,需要防守球員正面防守,當選擇突破進攻時,防守球員需主動橫向移動以保持更加有利的防守位置,防守對員如果橫移太慢,則難以跟上進攻者的步伐,讓進攻球者可以擺脫防守。因此在籃球對調中運動者良好的橫移能力能有效遏制對方發起的持球進攻,通過橫移還可以協助隊友補防協防,實現控制對手得分的目的。
籃球運動還要求運動者具有動作快速轉換的能力。持球人在無人防守時,要以最快的速度突破或投籃。在籃板球爭搶與搶占有利位置、快速掩護時,運動者要快速完成各類動作的轉換,運動者大腦獲得信息后要借助肌肉的快速收縮來完成動作。本次研究表明,結合小學生的生長發育特點與籃球項目的特點,實施敏捷梯訓練,學生的動作靈敏能力得以提升,借助通過富于變化的跑、跳、滑步動作的相互銜接與轉換,實驗組學生的動作靈敏能力得以提升,這也符合籃球運動要求動作快速完成的需要。
敏捷梯訓練是結合籃球項目的特點而實施的,敏捷梯訓練包括了不同方向的訓練,訓練中需要學生多次變向跑和加速跑。在訓練中,多向的跑與跳躍可以提升學生的下肢爆發力與空間感知覺能力,學生對于空間的判斷更加精準,學生在籃球運動中跑動加速更快,更加及時。
籃球運動需要運動員掌握變向技術,變向技術分為無球的移動變向與有球的移動變向。在進攻時,無球變向是指運動者在進行無球跑動時借助變換方向與速
度擺脫防守的進攻;防守中無球移動是指阻止對手而掩護配合時變換方向后重新占有防守位置的技術。籃球運動本身體現出移動方向多變的特點。運動者在場地空間內靈活多變的移動才可以更好適應比賽中的攻防轉換。移動靈敏性是保證技戰術得以發揮的基礎。運動者在進攻與防守中都要隨時向進行多種方式的移動與快速變向。小學生正處于發育中,可塑性強,此年齡階段的學生經過敏捷梯訓練后, 在籃球運動中會形成的快速變向的感性認識,增加了空間感與變向動作的主動意識。本研究表明,實驗組學生經過敏捷梯訓練具有了一定的快速變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