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陳秀
班級是學校管理的基本單位,是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主要組織形式。作為小學的班主任,在實際的教育管理工作實踐中,班主任通過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對學生開展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實現自主管理,推動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勞動實踐,致力于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
一、綜合實踐課程中加強《勞動教育的必要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實踐課程。基于學生平時的學習經驗與生活經驗,開展與生活和社會實際密切聯系的學習活動,并在活動中對知識綜合應用,從而體現出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學習能力。綜合實踐課程項目主題需要教師從多個方面進行思考,并不是一味依靠過往的教學觀念進行判斷。在選擇主題時,需要明確綜合實踐課程的學習目標,選擇的主體應該與教學目標相吻合。實踐活動也需要重視情境融合,教師應結合現實中的利用資源來選擇主題,從而保證學生能夠順利落實項目活動。另外,教師應該由學生實際情況,選擇相近的課程主題,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當前疫情還沒有全面消退,在這一特殊時期,教師應針對線上居家學習的現實和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利用家庭學習資源、網絡學習資源、社會學習資源等,統籌語文與生活教育、愛國教育、戰“疫”專題教育等課程學習,實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疫情期間,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需要利用家庭學習資源、網絡學習資源、社會學習資源等,著重于學生的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的勞動素質。
《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有關要求: “學校教育要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通用技術課程作為勞動教育的重要平臺”。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開展學生勞動教育的重要方式,正要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勞動素質。
二、結合實踐活動課程如何加強勞動教育
學生的勞動教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勞動技能和習慣的重要方式。而綜合實踐活動也是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主要載體。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如何加強勞動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勞動教育也屬于學校德育的一部分,那么綜合實踐活動也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共同合作。學校、家庭、社會要團結協作,一起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能提高勞動教育效果。
例如,端午節即將來臨,學校與家庭合作,邀請家長到學校參與勞動課程,以“粽葉飄香”為活動主題,組織學生在食堂練習包粽子,由家長來評比和打分,并舉行相關知識競賽。這樣的活動就提高了學生勞動參與積極性,同時加強了學校與家庭的教育互動。學校也可以與社會合作開展勞動教育,組織開展“下鄉勞動”等實踐教育活動,利用社會資源開展豐富的勞動教育活動。
2019年7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辦《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新聞發布會,鄭富芝鄭重指出: “勞動是措施、是載體,主要是通過勞動達到勞動教育的目的,培養孩子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是的,勞動教育不是一項簡略的活動,勞動教育課程建設更需要系統的、整體的精心設計。在學校開發實施勞動教育課程中,要在很好地梳理整合地方、學校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注意增強與學科課程,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聯系,發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優點與特點,使其為更好地促進國家對勞動教育要求的落實,實現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助力、護航。
以寧波北侖小港學達小學開展的“窗簾綁帶的設計與縫制”活動為例。活動起于有學生發現開窗上課時,窗簾隨風拂動,影響坐在靠窗位置的同學聽講。觀察之后發現全校所有教室的窗簾都沒有綁帶。于是,學生與班主任商量后,發起了“為全校窗簾做綁帶”活動。他們先是設計制作自己班級的窗簾綁帶,再統計了全校教室和教師辦公室所需的綁帶數量,制作完成后主動與其他班級聯系,將他們制作的綁帶安裝在了全校教室和教師辦公室。自己創造的勞動成果不僅為學校解決實際問題,還令窗簾看上去更加美觀,學生心里充滿了成就感。更為重要的是,在教師和同學的夸贊和感謝中,他們感受到了勞動的光榮和美麗。
社會發展勞動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不局限在教室,走出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個人的勞動可以滿足社會的需要,如公益教育、志愿者服務等。在社會服務活動中,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獻愛心活動、關愛特殊兒童和敬老院服務等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將個人活動、小組活動、班級活動結合起來。例如,在每年的三月“學雷鋒”志愿者活動月,各班級以小組或者中隊為單位,在教師和家長的帶領下,進入各種各樣的場所參與社會服務活動,有宣傳環保知識的社區環保活動,有傳承革命精神的“緬懷革命先烈”活動,還有全校范圍內的“獻愛心”活動。與傳統體驗式活動不同的是,學校社會服務活動經過深層次設計,避免形式化,讓學生能真正走進服務對象,去做一些深度的體驗,從而理解社會服務的價值,增強自身修養。
綜上所述,基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加強勞動教育很有必要。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共同合作,共同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切實提高勞動教育效果。以便在實踐中達到勞動教育的目標,致力于培養孩子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