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儉 高洪亮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對推進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了戰略部署和系統謀劃。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事關黨和國家及民族的未來,必須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明確思想政治工作的戰略定位,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治黨治國的重要方式;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呈現的邏輯圖景,深化對思想政治工作規律的認識;穩步推進和落實各項實踐要求,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關鍵詞: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功能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4.006
中圖分類號: 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749(2021)04-0020-06
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深刻指出了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戰略意義。《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措施,闡明了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總體要求、功能地位、內容深化、領域拓展、方法創新、格局構建等重大舉措,更好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傳家寶和生命線的作用,使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終保持生機活力。《意見》是開啟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新征程的戰略部署,明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與工作全局中的戰略定位,呈現出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鮮明邏輯,指明了新時代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要求,必將指引和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征程上發揮重要作用。
一、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戰略定位
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始終服務于黨的中心工作,密切配合黨的各項工作的開展和落實,圍繞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主動承擔相應的工作職能,“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積極履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與使命,處于生命線的特殊地位,發揮著傳家寶的重要功能。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既一脈相承形成了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又造就了黨領導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鮮明特色,彰顯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政治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想政治工作不斷獲得堅持與完善,持續得到加強和改進,在全黨全社會統一思想,特別是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優勢地位更加凸顯,“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轉變”。 《意見》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治黨治國的重要方式,從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出發審視和定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戰略地位。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戰略定位的確立,既源自中國共產黨百年思想政治工作光輝歷程的經驗總結,更是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啟示。
1.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重視運用和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發動人民群眾積極投身革命浪潮。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的綱領即指出,要組織工人、農民和士兵以社會革命為主要目的,并重視開展宣傳思想工作。“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如果這個任務不解決,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能完成的。”[1]此后,思想政治工作始終貫穿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全過程,為動員全黨全國人民積極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得到一以貫之的弘揚和傳承。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先鋒隊組織的性質,決定了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鮮明政黨屬性,與黨的事業緊密相關。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決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動員和團結最廣泛的力量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求幸福,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具有鮮明價值屬性,以黨的奮斗目標為價值旨歸。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秉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決定了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永遠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鮮明的主體屬性,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因此,黨的性質宗旨、奮斗目標及初心使命,標識了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鮮明特色。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2]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無論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黨始終能夠領導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發揮了統一思想基礎、鼓舞團結奮斗的重要作用,逐漸成為黨的一大突出政治優勢。正是因為思想政治工作而凝聚起億萬人民群眾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磅礴偉力,鞏固了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提供了不竭精神動力,親歷和見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政治優勢得到充分印證。
2.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生命線是維持事物生存、存在和發展的極端重要的因素,思想政治工作是統一思想、明確方向、鼓舞斗志、團結奮進的主線和中心線,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性質和根本任務決定的,必須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充分認識工作的基礎性和政治性,永葆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的旺盛活力。
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在黨的歷史上有著深厚的理論淵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創立之初,周恩來就指出:“紅軍中政治部工作及宣傳隊組織 ( 或如你們所稱‘宣傳兵) 是紅軍中政治命脈,其作用不減于戰斗兵”[3]。思想政治工作已作為軍隊政治工作的政治命脈,得到加強和重視。古田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紅軍黨內最迫切的問題,要算是教育的問題。”[4]決定實行政治委員制度,指出紅軍中的政治機關是進行黨性教育的專職工作機構,強調紅軍不僅承擔軍事任務,還肩負著宣傳、組織和教育群眾的任務,以擴大政治影響,爭取廣大群眾,初步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932年7月,中共中央在給蘇區中央局及蘇區閩贛兩省委的信中指出:“政治工作在紅軍中有決定的意義,每一個紅軍戰斗員不僅要能夠有充分的軍事技術,而且最重要的是腦子的武裝。必須充實現有軍隊中的政治工作,實現中央政治工作條例,政治工作不是附帶的,而是紅軍的生命線。”[5]第一次明確了生命線的重要概念,并逐漸成為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則。1934年2月,周恩來在紅軍第一次全國政治工作會議上也明確指出“政治工作是紅軍的生命線”,要用政治工作來提高紅軍戰斗力,更加清晰的確立了紅軍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地位和作用。
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愈加得到鞏固和提升。1956 年,毛澤東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在社會經濟制度發生根本變革的時期,尤其是這樣。”[6]將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結合起來,突出了政治工作之于經濟工作的特色地位。1981年《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明確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7]。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不僅僅體現在經濟領域,并且擴大至其他一切工作范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8],強調“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9]。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的理論體系,為新時代賡續發揮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行動指南。
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理論,起源于黨領導人民軍隊的思想政治工作實踐,漸次從縱向貫穿了黨領導人民革命、建設、改革的全過程,橫向鋪陳至黨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工作等各領域,說明了思想政治工作較之于一切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既反映了黨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認識發展,又確證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地位,生命線理論的形成發展歷程,反映了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的辯證統一。
3.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治黨治國的重要方式
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意見》明確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治黨治國的重要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應用上升到黨的建設和國家治理的高度,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第一,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建的基礎工作和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走過百年光輝歷程而永葆生機活力,就在于始終堅持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顧黨的奮斗歷程可以發現,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黨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10]
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的建設的基礎工作,就是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功能和政治功能,堅持思想建黨,加強理論武裝,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強大精神力量,以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同時,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一,把思想層面的問題與制度層面的落實結合起來,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準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貫徹到各項建設。第二,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要求。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必須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黨對國家和社會的全面領導,做到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有思想政治工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是一項系統工程,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深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過程,深入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積極調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方面的因素,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三,發揮思想政治工作治黨治國的重要功能。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種特殊的上層建筑,本身就兼具治理功能,承擔著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職責使命。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生命線,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在治黨治國中發揮理論武裝、價值引領、鼓舞力量、凝聚共識的重要功能。
二、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邏輯呈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思想政治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地位穩固提升,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動力支撐和思想保障。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既植根于百年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史的豐厚滋養,又能夠在理論與實踐的雙向互動中得以推進和完善,使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新成就、展現出新特點、開創了新局面,具有鮮明的價值導向。因此,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在形態分布上呈現出鮮明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和價值邏輯。
1.歷史邏輯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縱觀黨的百年思想政治工作史,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見證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極不平凡的光輝歷程,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功能、內容、領域、方法、機制等積淀了厚重的歷史基礎,思想政治工作既完成了自身的特殊使命,又不失時機地促進和幫助黨的其他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歷史經驗和現實啟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面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我們黨開始了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的波瀾壯闊的非凡歷程,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率先于軍隊中開展和實施,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拓展到其他工作領域。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成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思想政治工作要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而逐漸深入國家各項工作,從國家層面來定位和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邁進了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走向深度融合。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圍繞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貫徹落實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對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起到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推動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思想政治工作積極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治黨治國的重要方式得到明確。
2.理論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高度重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進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進到哪一步。”[11]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宣傳思想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尤其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為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和民族就有前途和希望。因此,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他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2]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論述,理論界逐漸形成了關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地位、原則、內涵、特征、功能、任務、意義、方法、管理機制、隊伍建設、評價保障等理論成果,對于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領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制度化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3.現實邏輯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想政治工作居于生命線的特殊地位,發揮了傳家寶的優勢作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轉變。同時,現階段思想政治工作仍存在不適應的地方,“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運用、機制構建仍存在欠缺,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基礎仍然薄弱,面對這些困難局面和現實難題,思想政治工作迎難而上積極作為,主動在思想引領、理論武裝、功能發揮、內容拓展、領域深化、方法創新、格局構建等方面實施改革創新,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守正創新。特別是在工作落實上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出臺了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系列文件,如《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優行動”工作方案》《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先行試點方案》等,分別有針對性地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體系、教師隊伍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課程思政建設等做出政策性指導,以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促進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體始終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4.價值邏輯
作為一種價值引領的手段,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就內含著鮮明的價值導向。在不同歷史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始終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的價值側重點,但均是系于黨的前途命運、國家的穩定發展、民族的振興與繁榮。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從精神上逐漸開始能夠真正掌握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在文化上也逐漸走向自立與自強。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著手啟迪民智、鼓舞民志,放手發動群眾、武裝群眾、感召群眾,開始激發民眾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創造條件。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徹底清算了封建剝削壓迫制度,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思想政治工作要為激勵和調動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滿懷信心的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重新恢復和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確定首要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體制和物質條件。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著眼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3]
三、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要求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和重要戰略機遇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14] “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前進不能停滯,只能積極作為不能被動應對。”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必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和作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1.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會其科學體系、精髓要義和實踐要求,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努力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同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圍繞自身的工作重點和根本任務,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充分運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功能,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完善黨的創新理論的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深刻的道理講清楚、說明白,使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解釋力、說服力、戰斗力,彰顯科學理論的引領力、感召力、生命力,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同時,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圍繞此任務而進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職責使命,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努力推動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確保黨和國家事業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勝利前進。
2.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黨的建設和國家治理始終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完善黨的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不斷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15]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首先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要確保黨的工作開展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落實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應當而且必須貫徹落實到黨領導的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各個地區,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在黨的全面領導下得到深入實施。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按照“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使黨中央決策部署能夠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貫穿黨的建設和國家治理始終。同時,各級黨委(黨組)承擔著落實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責任,要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責任清單,通過落實定期分析報告制度,經常性的研究、安排、實施思想政治工作。嚴格落實思想政治工作的責任制,黨委(黨組)書記是第一責任人,承擔第一責任,要經常性地注重黨員和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政治任務抓緊抓好,最大程度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黨的建設和國家治理工作全局。
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人民立場始終是黨的根本立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6]黨領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尊重和發揮人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時刻站穩人民立場,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動員引導和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凝聚起億萬人民群眾眾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依靠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偉業,服務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屬性,要求工作中必須樹立群眾觀點、踐行群眾路線,努力走進群眾、深入群眾、了解群眾,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運用潛移默化的工作方法,春風化雨般把工作落實到位,切實能夠組織群眾、動員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增強人民群眾的信心,凝聚人民群眾的赤子之心,暖化人民群眾的顆顆真心,構筑起人民群眾的共同思想基礎。同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建設和其他各項工作結合起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為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政治和思想保障。
4.堅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
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涉及諸多基本要素和基本環節,要科學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和規律,確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方針、原則、途徑、方法。《意見》要求遵循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廣泛覆蓋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因地、因人、因事、因時制宜開展工作,即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發揮顯性和隱性兩方面的作用,用解決問題的辦法來增強教育效果,同時強調把握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以客觀變化著的條件為轉移,完善調整工作策略。推進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順應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內部要求與外部環境的客觀變化,有利于解決現階段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理念革新、手段變更、基層工作水平不高的頑疾,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必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按照特定的方針原則,合理設計和穩步實施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領域、方法、機制。在深化內容方面的重點工作是要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形勢政策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教育,增強憂患意識、發揚斗爭精神。在拓展領域的重點工作是要提升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和水平,加強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社區、網絡及其他各類群體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創新方法方面要求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發展,包括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深化拓展群眾性主題實踐、更加注重以文化人與以文育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切實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機制構建上要求共同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打造專兼結合的工作隊伍,用好各級各類文化設施和陣地,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考核體系。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2][13][14][15][16]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2).
[3] 周恩來軍事文選(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85.
[4] 毛澤東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4.
[5]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32-1933)[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5:269.
[6] 毛澤東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9.
[7] 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31.
[8]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3.
[9]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10]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5(2).
[11]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強調:把握改革大局自覺服從服務改革大局 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做好[N].人民日報,2015-05-06(1).
[12]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責任編輯:張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