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
污水處理行業在國民經濟中處于一種較為特殊的地位,首先是因為城市居民的生活離不開自來水的供應,每天所產生污水產量巨大;其次,一般城市公共供水企業所占市場份額十分巨大,在地方供水市場中處于壟斷地位。在新型經濟時代下,我國水務企業發展受到了深遠影響。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高新技術對供水企業發展起到大幅度推進作用,使供水企業市場化程度加強等,從而使污水處理企業難度不斷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會對企業經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是對新經濟環境下水務企業經營發展進行分析,對新經濟下水務企業成本管理進行思考,從而對我國水務企業的成本管理建設提出針對性策略。
企業成本管理對企業管理體系起著十分重要作用,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減少運營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以及企業的發展潛力、提高資本積累速度。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經濟全球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我國的經濟發展環境已經發生十分巨大的改變。在新經濟環境下,科學技術水平嚴重影響著企業發展,企業對于知識和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企業的制造環境已經發生轉變,科技技術、知識以及人才成為了重要的生產力要素,客戶的需求也逐漸多樣化起來。在新經濟時代下,傳統的成本節約管理已經很難促進企業不斷向前發展,因此,企業需要對企業成本管理進行創新。污水處理企業是公共服務企業,主要職責是為社會提供安全清潔的水源,凈化水資源,其發展應該適應新經濟環境。因此,水務企業需要對其成本管理體系進行改革完善,以適應新型經濟環境。
一、新經濟的定義與內涵
“新經濟”一詞第一次出現是在1983年5月30日的《時代》雜志上。新經濟可以從多個維度進行定義,從經濟增長動力維度看,新經濟主要是指有品牌信譽、人力資源等無形投資驅動,而不依靠有形投資拉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從經濟發展載體維度來看,新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獲取、創新創業、技術進步基礎上的經濟形態。如韓同影和孫時聯認為,新經濟內涵包括信息經濟、高科技經濟、知識經濟、人本經濟、創新經濟、風險經濟、創業經濟、共享經濟、注意力經濟、全球化經濟、數字經濟等。
二、新經濟時代對水務企業的影響
(一)新技術推動水務企業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水務行業未來必然會將互聯網等高新技術逐漸應用其生產銷售活動中,從水務行業整體發展趨勢來看,大部分的污水處理企業已經開始加強對技術研發的重視程度,加大了對于技術研發的投資力度。在新經濟時代下,通過不斷提升技術水平以及對于新技術運用,全面提高企業的發展潛力,使企業獲得持續的發展動力。
(二)提升企業的市場化程度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市場化改革程度日漸加深,政府對于水資源市場的監控力度正不斷加強,政府已經逐漸淪為監督者的角色。除此之外,“水十條”明確規定要對市場的機制作用進行充分發揮。政府要根據水資源市場環境對水價進行改革、健全稅收制度、對收費政策進行完善、促進多元投資、建立對于水環境治理有益的激勵機制。因此,要提升水務企業的市場化程度。
(三)加大市場競爭
隨著新經濟時代的來臨,水務企業逐漸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進而會導致水務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程度不斷加大,將會由宏觀層面的競爭向著細致化市場層面競爭發展。因此,水務企業需要通過對細致化市場的充分分析,對客戶進行高質量服務,進而滿足客戶的需求,以獲得細致化市場競爭的優勢,使水務企業獲得更加優質的發展空間。
三、新經濟時代下成本費用管理的特點
(一)管理目的發生改變
傳統的成本管理理念是將成本費用管理認為是降低成本。在新經濟環境下,客戶對企業的服務要求不斷提升,如果企業只是單一的追求降低成本必然會導致服務質量的降低,將無法滿足客戶的需要。隨著水務企業市場競爭程度的不斷加劇,這種傳統的成本管理理念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會對水務企業的發展造成嚴重的負面效果。因此,在當前新經濟環境下,水務企業要全面的思考問題,不能將水務管理僅僅只看做是降低成本,而是在保證企業效益以及市場份額的基礎上,盡可能的降低成本支出,其目的是在成本與效益之間找到平衡點,實現企業效益的同時可以盡可能的降低成本投入,保持企業競爭優勢,使企業可以長期穩定的發展。
(二)管理范圍有所拓展
長久以來,我國的成本管理歷來重視成本管理,往往會對銷售成本、供應成本以及其他企業活動成本有所忽視。企業往往不會從戰略布局的角度去思考企業的成本管理。企業的每一項生產經營活動都可以創造出經濟價值,這些活動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聯系,集中創造價值,并形成了一個動態過程,即為價值鏈。企業的價值鏈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生產-供應-生產”的內部價值鏈,另一個部分是“供應商-企業-顧客”的外部價值鏈。因此,為了使企業成本管理高度契合企業整體戰略,企業應該從戰略布局的角度上來對企業成本管理進行思考,思考范圍應該包含所有的價值鏈。
(三)管理動因明顯增多
成本動因是指影響成本發生的因素。在舊的成本管理中,企業成本管理主要關注材料費用、人工費用以及制造費用,成本動因是企業成本管理關注的重點。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新的經濟環境已經形成,科學技術不斷進步,進而導致企業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不斷加深,人工成本比例有所下降。因此,僅僅對有形成本動因進行分析已經無法適應新經濟環境下的企業成本管理要求。所以,未來的企業成本管理必須使有形成本動因與無形成本動因有機結合,全面綜合對其進行分析總結,進而建立一套適合新經濟時代的企業成本管理體系,從而幫助企業更好的進行成本管理,增加企業的競爭潛力。
(四)管理工作全員參與
傳統的成本管理過去常常是由單一部門或單一人員進行管理的。在新經濟環境下,水務企業的現代化管理制度已經逐漸完善,未來的成本管理將會向多元化和扁平化方向發展。當代企業推崇全員化參與企業管理活動,這就使企業成本管理不在是一個人或是單一部門的任務,而是每一位員工的責任,企業的各個部門、每一個人都應該對企業成本管理進行關注。從企業的發展全局來講,頂層的決策者在對企業進行規劃時,要將成本考慮其中,執行者在進行決策執行時,要選取最有利的執行手段,從而降低成本費用,員工應該自覺的樹立工作成本控制意識,在工作活動中降低公司成本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