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瑛琪
2021年1月,為規范預算管理、加強預算約束,促使公立醫院醫療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國家衛健委聯合中醫藥局正式發布《關于印發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實施辦法的通知》,為進入深水區的醫改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
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階段以來,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而其中醫療資源是社會主要矛盾的核心焦點,公立醫院在政策支持下開展了深入的改革活動,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有效緩解了醫療資源緊張的局面。然而研究發現,公立醫院組織架構龐大、內部關系復雜,在改革深化過程中面臨較大阻力,全面預算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為公立醫院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因此,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推動公立醫院的精細化管理,不僅是醫院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醫療資源充分共享、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
一、公立醫院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相關政策和制度的要求
2009年3月,《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9]6號)正式下發,明確要求加強財務管理和監督,完善會計制度,嚴格預算管理,這也是國家首次在宏觀層面提出預算管理手段,表明預算管理作為醫療改革工具受到國家的認可。
2012年,《醫院財務制度》經過修訂專門開辟一個章節用于介紹預算管理的概念、功能及其實施意義,并提出各大醫院要充分重視全面預算管理的改革內涵,加快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2015年12月,國家財政部、醫藥局和衛計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公立醫院財務和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將預算管理確立為公里醫院經濟改革的核心,同年《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任務》相繼發布,對公立醫院的改革重點任務提出具體要求。
(二)應對醫改醫院發展模式轉型的要求
第一,全面預算管理是精細化管理的關鍵抓手。2015年是公立醫院的改革元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多項關于公立醫院改革的政策文件,給公立醫院的運行工作帶來切實影響,如加大醫療市場的開放力度,允許社會資本參與醫療市場競爭;取消藥瓶加成,造成醫院收入銳減;醫保基金對醫療費用的分擔比例趨于穩定,醫院增收難度進一步加大。這些舉措增加了公立醫院的成本項目支出,城市三甲醫院承擔巨大的經濟運行的壓力,必須采取精細化管理手段開源節流、降本增效,而全面預算作為醫院精細化管理的關鍵抓手,在成本管控、項目支出、內部控制等方面發揮作用,為公立醫院的全面改革提供助力。
第二,全面預算是管理會計的重要工具。在大健康戰略背景下,國家層面對公立醫院的經濟運行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強調要大力推動公立醫院政策改革,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實現公共醫療資源的全面覆蓋。在上述背景下,公立醫院加速向管理會計模式轉型,以更科學的會計處理方式增強會計工作對業務工作的引導,其中全面預算作為管理會計的重要工具,對于貫徹落實公立醫院政策改革、加強醫院的內部管理具有關鍵作用,建立健全全面預算體系,加強對預算執行的組織保障,成為城市公立醫院應對改革需要的當務之急。
(三)全面預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醫院全部門、全科室管理的綜合質量
醫院全面預算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的項目,需要醫院的所有工作人員與部門參與其中,在進行整體目標分解的時候,所有相關科室的負責人員必須對其管理區域內的真實情況進行全方位、系統化地掌控,并做好相關預測工作,以此作為基礎,加大與醫院各級領導的交流與溝通力度。與此同時,醫院相關領導人員在進行指標分解的時候,也必須著重掌握每一個基層科室的相關狀況。通過上下級的充分溝通與互動,可確保醫院總體發展目標和各科室發展目標的統一性,讓所有工作人員都明白自身的工作職責與目標,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促進醫院內部工作的協調一致,進而使醫院全部門、全科室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得以顯著提升。
二、醫院全面預算體系的主要構成部分
對醫院管理來說,全面預算是一項涉及各方面內容的系統工程,其主要立足于醫院的年度收支,對醫院財務、資金籌集、投資等相關工作進行科學規劃和預見。整個預算管理過程,要求所有人員相互配合、共同參與,各個科室、部門必須加強聯系,做到信息的實時共享,這樣才能便于對醫院的所有經營與管理活動進行全面有效地管控。實施醫院全面預算最主要的環節就是把醫院的總目標劃分為每一個具體的小目標,并將這些小目標與每一個科室相對應,讓各科室在這些目標的指導下運行,進而確保醫院整體目標的實現,具體來說,醫院全面預算體系主要由以下幾個構成部分。
(一)預算編制部分
預算編制在醫院全面預算體系中具有基礎性地位。要求預算編制必須將醫院的整體目標作為基本立足點,以此為基礎開展每個科室的預算編制工作,編制人員必須注重對預算編制方法的選擇,盡量采用最為科學合理的方法,以確保預算編制的效率和質量。從預算編制的整個周期來看,它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其主要作用是實現醫院上下級之間的協調合作,并能有效兼顧每個科室的實際情況,對醫院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預算執行部分
預算的執行在全面預算體系中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簡單來說,預算執行就是對醫院預算編制計劃的付諸實施,在整個實施過程中,需要將每一個指標進行細化、分類,然后按照縱向與橫向兩個維度,把細化分解后的指標指派給每個科室,讓各科室及其相關工作人員都能明確自身的任務,將醫院各類資源進行科學合理地配置,在各科室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還必須進行實時跟進和監控,使工作人員與管理人員的責任感得以增強,這樣才能確保醫院全面預算整體目標的實現。
(三)預算調控部分
一般來說,醫院的預算調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層面:第一,在正式實施預算編制計劃之前,需要對本年度醫院的內部和外部環境進行預測,分析是否能繼續實施以前的預算計劃,如果繼續實施,是否會和醫院整體目標的實現發生矛盾以及能否客觀而真實地反映出醫院的綜合狀況,若經過分析之后發現原來的計劃存在偏差,則應當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第二,在正式實施預算編制計劃的時候,難免會由于一些非可抗力而致使預算計劃的實際執行效果和預期目標之間發生出入,這就要求安排專業人員對預算的執行進行實時監控,以便適時糾偏,為預算編制計劃的順利有效實施提供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