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當前我國市場經濟正面臨著轉型和升級的關鍵時期,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又推動了生產力的革新,在此背景下,我國的國有企業和各種中小型企業皆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只有不斷加強企業的管理,才能使企業肩負起新時代所賦予的重任,而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業務的核心尤為重要?;诖耍恼孪忍接懥诵聲r代背景下加強企業財務分析和管理的重要性,對當前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對如何解決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
企業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核心板塊,和企業的運營及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實施企業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企業利潤和價值的最大化,因此優化企業財務分析、管理目標與企業整體發展目標高度一致。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優化企業財務管理,把握發展機遇,在當前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企業管理者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一、企業財務分析的概念
企業財務分析是企業財務管理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以會計報表數據等相關數據為基礎,采用一整套專業的分析技術和方法來支持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的整個經營過程。一種評估、判斷和預測財務狀況、優勢和劣勢以及發展趨勢的商業活動。其目的是了解公司的過去,評估其現狀,并預測公司的未來,為利益相關者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或理由。
二、加強企業財務分析的重要性
(一)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當前我國經濟正面臨嚴重的供給過剩,結構調整出現缺口,即改革開放后支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因素作用減弱,而又尚未形成新的能夠有力帶動經濟增長的點,或者說已經出現的因素作用沒有完整發揮。對此我國所采取的調整辦法其中之一就是加快推動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是推動我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的重要力量,也都是結構調整的對象。只有企業往一個經營方向進行調整,創新金融體制,完善自身財務管理體制機制,從而有效提高企業經營效益,才能為國民經濟增長注入活力。
(二)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需要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現代企業制度已經基本建立,國有企業基于國家和政策支持發展較為穩定,各種民營中小型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使得當前的市場競爭尤為激烈。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就必須要改變以往的經營理念,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才能抓住發展機遇,面臨各種挑戰時勇往直前。因此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充分展現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關鍵作用,促使企業樹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規范企業各項財務行為,才能使得企業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三)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就企業自身而言,其維持社會穩定、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和自身的成長與發展息息相關,在市場經濟中秉持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原則,要使得企業保持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重視企業財務分析和管理是必要,健全相關制度,整合企業的各項資源,規范與財務相關的各種經營行為,強化內部監督和控制體系建設,提高自身防風險能力,才能兼顧企業效益的最大化和長遠穩定的發展,在復雜的經濟形勢下謀求一席之地,并以積極的態勢創建企業美好未來。
(四)財務分析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績效評價提供依據
企業發展風險和資本存在于市場中,在財務分析中,企業發展和經營績效實際上是企業市場競爭的重點方向,這兩個評價和激勵是企業財務分析的重點。財務分析是對企業經營情況和企業風險等方面的數據進行高效、合理的統計分析,使企業管理層能夠清楚地了解企業財務的發展趨勢,全面評價企業經營業績的發展情況,創造發展所必需的財務信息,企業評級系統處于待命狀態。
三、企業財務分析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意識淡薄,管理理念落后
伴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市場經濟的轉型和升級,大部分企業也進行了相應的轉變,相繼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但依然存在一部分國有企業因為深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其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較為落后,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意識淡薄。管理者的不重視直接導致了這些企業對財務部門及其工作難以提高重視,因此對負責企業財務管理的人員和技術缺乏必要的投入,逐漸落后于時代,依然遵循著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缺乏對現代信息技術資源的有效利用,使得企業財務管理難以適應當前市場需求,制約了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二)缺乏健全制度,執行力度不足
很多中小型企業自身缺乏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一些傳統的國有企業在日益規范化的市場經濟環境之下,其財務管理工作所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為了方便內部管理和應付上級檢查,這些企業逐步調整了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因為管理者本身不是出于主觀意愿所做出的制度調整,加上一些制度的執行者不具備責任意識,而使得企業關于財務管理的制度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執行力度有待提高,流程較隨意,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流于形式,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缺乏風險預警機制,管理技術難以支撐
多數企業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會面臨諸多的風險,不及時預防這些風險并采取有效舉措,必然會影響企業自身的運營和發展。而風險大多數都出現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之上,因此對企業財務管理建立風險預警機制非常有必要,能夠化解一些財務風險,防止企業資產流失。另外,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的各項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涉及的信息都是共享的,數據共享為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企業信息容易泄漏,那么有關財物的信息數據安全就難以得到保證,一旦財務信息泄露,就會讓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因此企業還需要注意信息化財務管理優勢與安全的協調問題。
(四)監督體系亟待完善,人才素質不高
對于企業財務管理的監督體制主要有內部和外部兩個部分,內部監督主要是依托于企業各項制度,外部監督主要包括上級主管部門、監察部門和審計部門的監督。有些企業自身并不具備健全的內部監督體系,或者監督職能并沒有落實到位,而外部各級政府部門所實施的監督存在滯后性,難以對企業的財務問題進行事前監管,有些損失一旦造成事后很難彌補,這樣的監管行為意義不大。很多企業對負責企業財務管理的人才儲備也不足,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有著明顯的區別,財務管理人員要具備更加專業的知識與能力,企業通常只是選用會計人員來負責相關事務,他們缺乏財務管理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因此難以真正掌握工作,加劇企業的經營和管理風險。